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里有三个词语,谁来读?(出示:京剧、旦角、梅兰芳.生读) 师:你能说一说京剧、旦角、梅兰芳之间的关系吗?(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梅兰芳蓄须》.(板书课题)注意"蓄"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畜"字."蓄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
<正>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中称,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1]。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伟大而复杂的作品,管中窥豹,一览风采。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经历“人物猜一猜”“目录读一读”“判词赏一赏”“读法探一探”四个环节,我们也将从对人物、目录、判词、读法四个方面的探究走进这部作品。下面,立刻进入第一个环节“人物猜一猜”。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如何顺应时代需要,引导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开展整本书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袁露 《小学语文》2007,(3):28-3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第44课《惊弓之鸟》,(出示课题)打开课本翻到142页,这一课你们已经预习过了,在预习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5.
【课例回放】(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雅舍》一文。谁知道梁实秋?生: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他好像考入了清华,后来在清华教书。师:还有吗?生:他好像还有作品《白猫王子及其他》。师:知道他的散文集了,很好,这已经不错了。有没有人读过梁实秋的《雅舍》?有吗?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篇新课文——《大铁椎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自己课前朗读一遍。不知大家是否都做到了?(学生纷纷点头。)师:那我想请五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一个自然段.谁来试一试?其他同学请注意他们有没有读音和停顿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宋庆龄&#183;故居&#183;樟树师: 今天,林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题目中有2个生字,谁来读题?  相似文献   

8.
<正>【课题】乡村“善治”路在何方——以《秋菊打官司》为例说法【联读文本】《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等【设计意图】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什么是“善治”?如何实施?我们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去探寻智慧。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背景近期,笔者观摩了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一位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以下以A表示)。巧合的是,在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刘敏瑜老师同样执教了这一课(以下以B表示)。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军神》一课。下面请大家听写几个词语:微微一笑、平静、一声不吭、勉强一笑。 (生默写) 师:这一组词语是描写谁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见下表)二、学习任务设计(一)名著导读课:走一走汤姆·索亚的历险途任务情境:同学们,你们想继续跟随汤姆·索亚的脚步再次开启历险之旅吗?这节课我们将回到故事的开端,跟汤姆·索亚一起走他的历险地图。1.跟着汤姆·索亚一起去历险。(1)出示几种不同版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图片,提问:猜猜图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高二册第七单元:文言文[单元课文]《鸿门宴》《五人墓碑记》《谭嗣同》《与妻书》。(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前三课都是传记,但作传对象不同,《鸿》和《谭》是为个人作传;《五》是为群体作传;《与》是书信式抒情散文,同样具有...  相似文献   

13.
<正>课前谈话师:同学们,陆老师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新本领,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不仅会上语文课,还会画画。请睁大眼睛仔细瞧。(师画简笔画大象)师:看出来了吗,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请大家伸出手,跟陆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曹”字真有趣,不是横就是竖,间隔要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习主题《小英雄雨来》是统编教材六上“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依据教材要求,我们将阅读本书的主题定为“成长之旅”。二、设计理念从教材出发:四下第六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从这一“篇”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会读红色故事,感受革命英雄的魅力,而后让学生运用“篇”中学到的方法,在“本”中开展一系列自主阅读活动,再自主读好2022年版课标中推荐的《小兵张嘎》《可爱的中国》《闪闪的红星》等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即“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下、S版三上、沪教版二上、教科版二上。一、开门见山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节小古文课,你知道学什么吗?生:《狐假虎威》师:(板书课题)读过这个故事吗?讲什么啊?  相似文献   

16.
在课题学习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惑:课题学习教学有哪些特殊性?怎样的课题学习教学才是合理而有效的?一些教师甚至将课题学习课上成数学知识技能课或者简单的数学应用课,以降低对学生的计划决策能力的要求、缩小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代价,来换取问题解决的“顺利”。  相似文献   

17.
课前欣赏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一直奔课题以疑激趣 师:同学们,刚才一首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的确令人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指出“乎”在这里读轻声)读了课题你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  相似文献   

18.
马刚  李萍 《湖南教育》2006,(3):27-2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唱过一首儿歌《小白兔》,今天咱们再唱一次,好吗?(师生拍手齐唱儿歌)今天,不但可爱的小白兔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可爱的小灰兔也要来呢!大家欢迎吗?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20.
王林 《语文学习》2020,(4):10-14
“整本书阅读”是近来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词,但细究起来,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九十七年前就已形成。1923年叶绍钧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里就提出:“略读整部的名著(由教师指定数种),参用笔记,求得其大意;大半由学生自修,一部分在上课时讨论”,并开列了《西游记》《三国志演义》《天方夜谭》等书目;同年,由胡适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中也提到:“读书分精读与略读两种,都用已经整理过的名著,学生自己研究;略读的书,但求了解欣赏书中大体;精读的书,则须有详细的了解,并应注重文学的技术。上课时,由教员与学生讨论答问”,他也开列了《水浒传》《儒林外史》《镜花缘》等阅读书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