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单元整体感知,走进《匆匆》师:同学们,从单元扉页上我们知道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生: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师:本单元有两篇课文——生:(齐)《匆匆》《那个星期天》。师:两篇习作例文——生:(齐)《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师:要求我们学会——生:让真情自然流露。师: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样抒发他的真情实感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生:(齐)《匆匆》。  相似文献   

2.
<正>一、复习旧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首先,复习一下单元页。谁来读一读人文主题?(生读)师:很自信的孩子!人文主题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和爱国有关。那怎么学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语文要素。(生读)师:第一条是阅读要求,第二条是习作要求。但都提到了动作、语言、神态、人物内心。(板书:神态、动作、语言、人物的内心)师:杜甫是如何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他的内心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启今天的古诗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谈话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今天我们要去观摩一场比赛,这场比赛可蕴含着智慧哦!(出示单元篇章页)看看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读!(生齐读)师:关键词是——生(齐):思维过程。师:什么叫思维过程?生:就是思考的过程。生:就是你是怎么想的。师:一个人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思维过程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今天却偏偏要去研究它,让它看得见、说得明。  相似文献   

4.
一、推荐新书,建构期待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暑假都读了哪些书?(生自由说)师:最近老师得到了一本好书《草房子》。为什么说它是本好书呢?我们先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评论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回忆单元主题,梳理单元内容(课前板书:表里的生物)1.聚焦单元主题师:孩子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一起读——(出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生齐读)师:大家觉得,这个单元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生:我觉得是“好奇”和“爱思考”。师:你找到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生:好奇。师:第二个是——生:爱思考。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生:我认为是“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6.
一、揭题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师:咱们准备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生:想。 师:别着急,咱们先得学点“采访”的本领。(板书:采访)你们知道“采访”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7.
<正>板块一:回顾复习,明确观点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生:井里。(黑板上贴着一口水井的画,师板贴青蛙到画中的井底。)师:小鸟飞来,落在——生:井沿上。(师板贴小鸟到画中的井沿上)2.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师:它们进行了三次对话(出示三次对话),它们主要在争论——生:天有多大。师:小鸟认为天——生:无边无际。(师板贴“天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8.
李静 《四川教育》2009,(6):40-41
一、谈话引入 1.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前不久,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的魔力使得我们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里,不仅有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更有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异域风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尽情地感受吧:请打开课本,迅速浏览本单元的导读提示,说说这个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生读、说:略)  相似文献   

9.
师:(板书:生存)这个单元的习作主题为“学会生存”。请大家想想,什么叫生存呢?生:生存就是生活。生:生存就是活下去。师:“生”就是生命,“存”就是存在。让你的生命延续,健康地存在,就是生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寻生存的密码。(板书:生存密码)生存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狼牙山五壮士》写字课。学习目标:我能把12个生字写正确、规范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预设导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写字大本营,你们高兴吗?齐读课题。我们写字大本营的121号是——(生齐:书写规范汉字,争做金笔少年。)师:写字课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呢?(生确立目标)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生齐读)  相似文献   

11.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生:(齐)《最大的“书”》。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生边书空边说笔顺)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生:最大的书。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相似文献   

12.
<正>任务一:了解单元内容,走进文言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先看单元导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什么?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年代少年的成长故事,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3.
课题:图书单元目标:培养使用图书的能力。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8分钟)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方方一块粑,粘满黑芝麻,粒粒嘴里过,不能嚼着它。生(齐):书。师:是的。关于书的格言很多,如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生:(七嘴八舌,说出了近10条格言)师:这节课学习《图书单元》,(板书)请同学们先快速阅读“单元提示”中的内容,指出能表明单元学习目标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时间:1999年5月19日年级:初一(1)课时:一课时师: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自能作文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今天,我们就以习作《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为例专门研讨一下如何评改一篇作文。请同学们拿出习作。(板书:《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作文评改)(生打开习作)师:如何评改一篇作文呢?(稍停顿,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答)可分三步走:一是审清题意,二是分析习作,三是写总评旁批。(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步。(手指题目)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审题么?生:因为题目的中心词是“烦恼”,修饰限制中心词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简单回顾,明确围读要求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说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走近鲁迅先生,还记得是什么吗?生:围读会。师:是的。为此我们还做了好多准备,一起来看一看。师:(出示准备课的图片)我们先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两篇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非常重视习作教学,在每个单元首页都会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所要达成的习作目标,在单元即将结束时安排一次习作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习作教学贯穿于整个单元学习的始终,因而需要统筹安排,整合单元中的各个内容,进行整体观照的习作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习作方法,在习作中运用所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的绮丽风光,感受它独特的魅力。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围绕着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老师先根据举手情况指名3人,请第3名同学推荐一人读书)师:你为什么推荐他呀?生:他平时读得好。师:看来你很懂得去欣赏别人。(请第4名学生再推荐一人读书)老师有个建议:平时由于性格等原因不爱发言的同学,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5位学生读全文)师:几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基本上做到了正确、流利,相信在深入学习之后会读得更好。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红 《语文知识》2016,(4):65-66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加上一块似乎从未接触过的骨头,那会是一道什么样的习作大餐呢?六下最后一单元(第五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编写一本作文集,这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单元习作练习。教材要求:先要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收集整理并誊抄(打印)出来;按照写人、写事等类型分类,或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学习峨眉山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伸;2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3有表情朗读课文。一、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层次师:向学们已经预习了第六课《峨眉道上》。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在登峨眉山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生: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作者的所见,第二至六自然段写作者的所闻,第七、八自然段写作者的所思所感。(教师板书:一、所见二、所闻三、所思所感)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不错,了解了课文大意,理清了文章层次。谁能说说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生:把…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过程】一、单元教学,直揭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新的单元“分数”。之前我们认识了很多整数1、2、3、4……也用得很好,看到“分数”这个课题,你认为我们今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生:我想知道什么是分数。生:分数与整数到底有什么区别?师:这些问题问得太好啦!本单元,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生:(齐读)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