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子 《良师》2002,(20)
整数王国里来了一位小数点阿姨,她为大伙儿做了许多好事,比如上次测量楼房的高度时,楼高34米多出67厘米,大家没有办法表示,小数点阿姨往34和67中间一站,成了34.67米,准确地把高度表示了出来。为此,大家可高兴啦!灵灵见小数点阿姨经常移动位置,搬来搬去,就奇怪地问:“阿姨,你为什么总是‘搬家’呀?”小数点阿姨说:“这是因为计算题要求我这样做呀。你看,12.56×10,12.56÷10,是要把12.56分别扩大10倍,缩小10倍,这就要靠我‘搬家’帮助他们解决啦。”“哦,那你怎么知道往哪儿搬呢?…  相似文献   

2.
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之后,我习惯性地进入下一环节,留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课文在‘法庭上’这一段中两次提到惊堂木,可第二次为什么称惊堂木为‘那块木板’呢?”当时,我的心头猛地一惊,呀!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怎么理解?我先赞扬学生学课文认真,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跟踪听了多节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点搬家”一课,其中有两节课出现了情境教学与知识点教学相冲突的困境.学生和听课教师都产生了这样的担忧:“小数点还能继续搬家吗?”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中年级的歌曲新授课——《童心是小鸟》,和往常一样,我先请学生们视唱歌谱。可是这一天我面对大家时,却发现学生们脸上没有唱歌的喜悦,就问为什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一个建议:这首歌谱似乎有些难,我们能不能先不唱谱?”我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方式呢?于是,我为《童心是小鸟》的第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看图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找出难点乐旬并唱唱谱一视唱歌谱。最后我请那位向我提建议的学生视唱歌谱,他唱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参加了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在会上我有幸听到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小数点搬家”一课,深受启发,觉得这是诠释和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学习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课伊始,朱老师利用讲述“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创设情境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什么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一处写到,小女孩坐在墙角里用火柴在墙上擦燃了,眼前就出现了一些美丽的幻景。读到这里,今天的小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火柴怎么能在墙上擦燃呢?以前,教学这一课时,我都是先向学生介绍火柴发展的历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非常顺利。最近的一次教学,我一改以前的做法。首先,我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个学生问:“我们知道的是火柴必须在火柴盒上使劲划一下才会燃起来,为什么小女孩将火柴在墙上一擦就会燃起来呢?”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对他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赵桂彬 《考试周刊》2009,(26):53-53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课堂上老师讲的全能听懂,而且看老师做起来也很简单,但问题到了自己手中却不能解决,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所学的知识充分理解其本质。而造成这一现象有时却是因为教师太勤劳了。  相似文献   

8.
刘翠红 《宁夏教育》2009,(10):62-62
有一次,我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我正;隹备带领学生学习下一个环节,有一名学生举手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圆明园是古代皇帝的私家园林,可为什么就能被英法联军轻易就毁灭呢?守园的那些士兵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不与英法联军战斗呢?”  相似文献   

9.
教完《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辞》这篇文章后,我布置学生做一次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批改这些作业时,我感觉学生写的内容令人很生气。有的学生写道:老师你最近老发火,一气就脸红脖子粗的,你伤身体,我们也不舒服,你为什么要这样呢?还有的学生写道:老师我有点不理解你了,  相似文献   

10.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11.
高兴利 《山东教育》2011,(12):20-21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的文章。文中谈到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时,问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什么是这一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也许你有不同看法,但对不起,你别的回答都错了。看到这里,  相似文献   

12.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初中学生吴秋实在2001年中考中以680的高分(满分700分)夺魁,语文考出125分(满分130分)的优异成绩。笔者最近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曹:你学习语文有什么“诀窍”吗?吴:我想首先要做到“博”,要博览群书,多读好书。如我学习《孔乙己》后,又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在比较迁移中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在学《变色龙》之前,我就读过《一个小官员之死》《套中人》《苦恼》,在这样的比较阅读中,我对契诃夫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理解得就深刻一些。平时我每天总要用上一小时浏览报刊,包括有关围棋知识的文章,我还是市围棋选手呢!这些都有助于我扩大知识面,积累库存信息,培养缜密严谨的思维习惯。靠这些,我还在南通市2000年中学生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曹:有些同学看的书报也不少,但效果不像你那么明显,这又是为什么呢?吴:我想除了“博”外,还得“精”,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我把所读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了解型的,另一类是品味型的。读到精彩之处,我总是静下心来,下工夫细嚼慢咽,甚至一句“嚼”上三四遍,直至品出味来才罢休,真正做到读有所得。总之,既要“博览”,又要“深思”。曹:你这番话充满着辩证法。你的中考作文得分遥遥领先,这又有什么“高招”呢?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从寓言故事对人生及生活的启示层面解读文本,这样的教法符合寓言故事教学的体裁要求,这固然没有错。却解决不了学生对于"愚公为什么大费周折地移山而不搬家"的疑问。其实,从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宗法观念等文化分析角度来看,"愚公移山不搬家"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用“记念”一词,长期以来,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我在校内许多次讲授这两篇佳作,常有一些学生向我提出疑问:“为什么鲁迅用‘记念’不用‘纪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校外作鲁迅作品教学辅导讲座,有位前来听讲的中学语文教师对我轻声说:“鲁迅将  相似文献   

15.
“何施之为”注释究竟何意新疆/乔正明《之战》里有这么一个注释:[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这个注释对“何施之为”的说法实在令人不可理解。“为,表示疑问语气”,这是说,...  相似文献   

16.
上《游褒禅山记》,当我讲到作者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悔恨自己跟随别人出来而没有尽情享受游览的快乐时,一学生说:“再重新进去就是了!”课间,我把这事对同事们说后,他们都认为可笑:“你问他现在再从一年级重读,行吗?”“下一次再半途而废呢,那还不是不能穷尽后洞吗?”我当时没有像这样扫学生的兴,反而认为这样吸取教训,重新再来未尝不可。一个人做错了事没有在那儿埋怨后悔,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来一次,这比一味后悔要高明得多。学生讲这话并不是无知的表现,相反是他积极思考、反弹琵琶的结果,是求…  相似文献   

17.
“杨不管”事件发生后,社会议论纷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一事件使笔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和他的《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18.
李之春 《科学课》2010,(1):38-4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07,(8):13-14
《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品读(春夜喜雨)》《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诗意的生活》《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季节》……面对这些“富有诗意”的作文题目,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在鼓励学生做诗呢,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呢?  相似文献   

20.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课堂气氛会比刚才更热烈,却没想到无一人举手。可能是因为怕我下不了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画蝈蝈总比拿一只现成的有意义吧,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呢?一位听课的教师说:“画、做多麻烦,拿只现成的多好。这年头,哪个孩子还乐意自己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