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互相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结合北京主办第29届奥运会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教学重点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快到几时”的钟面上的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具准备实…  相似文献   

2.
王延航  陈萍 《辽宁教育》2006,(7):103-10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听一位青年教师上“时、分的认识”,课上出现了这样一道填空题:钟面上有( )个数。当时,学生的回答很合老师的意:“钟面上有12个数。”可是,仔细一想,钟面上真是都有12个数吗?好像并非如此。课后,我问学生:“你们见过的钟面上都有几个数?”这下同学们讨论开了。有的说,我家的挂钟上一个数也没有;有的说妈妈的手表上有6个数,是一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聚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教学,笔者安排了学生动手画钟面这一教学环节,研讨时老师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让学生画钟面,只要看看认识认识钟面就行了;而另一种认为通过画钟面,能让学生更具体、更精细、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钟面。究竟要不要动手画钟面?请看一段教学实录。实录回放认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后。师:同学们,你们除了见过圆形的钟面,还见过其他形状的钟面吗?  相似文献   

5.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问题聚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教学,笔者安排了学生动手画钟面这一教学环节,研讨时老师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让学生画钟面,只要看看认识认识钟面就行了;而另一种认为通过画钟面,能让学生更具体、更精细、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钟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钟表的认识在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已经出现,学生们知道了钟面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共分12个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共60格。1时=60分,1分=60秒;分针和时针一快一慢,朝着同一方向不停地运动着,就像两个人在环形跑道上不停地跑,由于两针速度不同,一会儿分针追上了时针,一会儿分针又超过了时针,一会儿两针之间形成直角,一会儿两针在一条直线上,一会儿又重叠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独特而有趣的“钟面上的数学”。这类问题在小学阶段不断出现,下面就“钟面上的数学问题”的特点、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84的内容。从单元要求来看,使学生在初步了解钟面(或表面)基本构成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不过,对一年级学生而言,钟表是一种复杂的度量工具,钟面构成也比较复杂,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关于钟表学生又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比如,学生知道钟表是一种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钟面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时、分的认识”时,为了更直观地教学,我决定让学生们课前自制一个钟面。于是快放学的时候我拿着自己做的钟面教具走进教室,刚举起来,有的学生就大喊:“3点了!3点了!”我一惊:“没有学就都认识钟表了?”我把钟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并对作息时间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要求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呈现远程网上一幅学生熟悉的故事画面,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使其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认识钟面、了解时间,让学生体会认识时间的现实意义。教材分两个层次让学生认识时分。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再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仔细观察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从而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小时-60分钟。  相似文献   

11.
笔者观摩一节数学课《认识时、分》.在教学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以及是如何数出来的.学生1:钟面上 有60个小格,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学生2:钟面上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五个五个地数,钟面上有60个小格.学生3:从钟面上的数字12到 1有5个小格,从1到2也有5个小格,那么,从 12到2就有10个小格.像这样的10还有5个,就是60小格.学生的上述三种数法,各有特点.第 一个学生耐心、认真、准确,一个一个地数了60次;第二个学生善于发现规律,数得又快又准;第 三个学生思维独特,表达清晰、准确,让听课教师 感叹.这几个学生有的细致,有的有耐心,有的思维独特.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值得教师学习.实际上,教师的教,也应当是一个教师向学生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年、月、日”等有关时间知识的基础。与原通用教材相比较,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先讲学生在钟面上最容易发现的12个大格,再讲每大格分5个小格,最后讲钟面上一共分了60个小格。 2.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1时、1分、1秒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在学习“1分”时,让学生数自己的脉博1分跳几次;学习“1时”时,让学生用平时接触最多的上课和下课的时间来了解1时  相似文献   

13.
吕美荣 《辽宁教育》2006,(7):100-1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能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犤教学内容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认钟表”部分。犤教材简析犦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钟)面上的整时数。在此基础上,认识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犤教学目标犦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3.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教材的编排是“认识钟面--学会1时=60分--读时刻--记时刻”。我们在进行该课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中两位教师改组教材的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材的实践者和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两次执教了《认识钟面》这一内容,对关注学生、开发教材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教学1.认识钟面(1)情境创设。出示“龟兔赛跑”情境图。问:小朋友,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谁赢了?小白兔为什么会输?(2)认识钟面。请学生看主题图上的钟面,问:你们知道乌龟和小白兔是什么时候开始比赛的吗?钟面上有些什么呢?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以及1至12的数字。在自己的小钟上找一找时针、分针。2.认识整时(1)继续看主题图。问:乌龟和小白兔是几时开始…  相似文献   

17.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此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时间单位抽象、进率难理解”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我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材分析《认钟表》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直观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画一画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是大约几时。最后,学生能初步了解一天中钟面上时针转两圈,有上午8时和晚上8时之分。二、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大  相似文献   

19.
一、观察、制作、观察——创设发现的情境要使学生能很好的认识钟表,熟悉钟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课前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形状制作一个钟面模型,这样,学生就得仔细地观察和制作。上课前,每个人都准备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学具——小钟面。虽然形状各异,有的精致,有的粗糙,但钟面上的主要内容都画出来了,有的还做了三枚指针。这样,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 认识整时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地学习“钟表”与了解时间,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每天起床、吃饭、上下课都要按照一定时间进行,有多次认读时刻的机会。通过调研。我们知道,学生对“钟面”有比较丰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