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党史观、厚植崇高理想信念,要有机融入伟大建党实践故事、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牢记党的理想信念,成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担当者和历史使命的继承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体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三方面,探讨伟大建党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100多年前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岁月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将这一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是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包括应以坚定“四个自信”为基点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以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为抓手引领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帮助学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媒体永续承载和弘扬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从而不断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是新时代思政课的鲜活教材,有助于高校师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把课程教学作为融汇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切入点,把课外生活作为融汇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切入点,把社会实践作为融汇伟大建党精神的实际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源头,生发于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生动实践,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内蕴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人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需要,是激励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的有效路径。从党史学习教育的角度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需要以深化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网络教学为重要补充,以第二课堂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实践为落脚点,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渗透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凝结。载人航天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核心元素的载人航天精神内涵丰富,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需要,也是鼓舞和激励青年大学生立志奋进成长的需要。从思政课理论主课堂、思政课实践大课堂、思政课网络云课堂、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角度将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然后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育人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徐坚 《广西教育》2022,(9):30-33
本文论述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广西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意义,提出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广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融”路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专业课”全课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多重的育人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应然选择。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能,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路径体系,找准着力点,筑牢理想信仰之基,强化使命担当意识,锤炼坚强品格意志,厚植爱国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凝结而成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育人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对提升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丰盈思政课教学资源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意义深远。为此,须在厘清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和明确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现实可能的基础上,从抓好关键、强化实践、营造氛围和规范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切实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价值,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助力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和时代新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的基因密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作用的必然要求,是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必然要求,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困惑、实践教学方式的作用发挥、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育提升、网络思政课堂的探索开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材,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弘扬红色文化。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此,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研究教材内容为基础,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的精准性;以丰富教学内容为推进重点,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的吸引力;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关注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闫姝羽 《科教导刊》2023,(18):98-100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精神基石,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教育资源。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显著的思想政治价值,文章简要分析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旨在为后续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伟大征程中,淬炼锻造了无数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西路军精神就是甘肃大地上独特丰厚、不可磨灭的红色精神之一.文章简述了红西路军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将红西路军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本领高强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基本内涵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探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创造实践,指导着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和高度凝练。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从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多元方式等路径入手,实现育人目标与精神传承同向同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同时,伟大建党精神对高校大学生具有筑牢其理想信念、提升其道德情操、强化其扎实学识及培育其仁爱之心等价值功能。因此,要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融入模式,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杨红英 《湘南学院学报》2024,(1):98-101+119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精神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思想精神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培育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感;二是涵养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用真理伟力开创美好未来;三是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建党精神,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文章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涵、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党在百年峥嵘岁月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科学内涵,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理论资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生动素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厚植爱党为民情怀、培育敢于斗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着力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效果,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和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