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年级学生习作侧重于段落,精准选取文本的切入点,就能将读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切入点的选择可以在学生有感而发处,可以在文本拓展处、留白处,可以在技能迁移处,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修辞手法、大胆想象以及典型写法等。这些精准的切入点都是学生随文练笔的绝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窥视到文本的奥妙,能引爆学生的探究热情,能结构脉络清晰的课堂,更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选择切入点一般要综合考虑文本、教材编者、学生等课堂教学诸要素,关注课堂现场的生成,动态、适时、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阅读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于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理解阅读文本,需要教师帮助找到切入点,因为切入点是文本解读的核心,也是学生突破阅读障碍的关键。语文教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领学生走向深层次阅读,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教学突破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解读的"切入点",即文本解读的角度。要想切中肯綮、纲举目张地深入解读文本,通常依据单元教学要求、文本特质和学情,或借助教学凭借确定"切入点",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欢 《英语广场》2023,(22):98-102
大学英语思辨性读写教学以微观文本分析为切入点,对文本内容进行深挖与辨析,培养学生预测、分析、推理、判断、归纳、创作等思辨性思维技能。本文利用语料库进行微观文本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文本,解读内涵并表达见解,在关注文本深层次内涵的同时学会模仿、创新运用语言,最终达到培养思辨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巧妙地找到阅读的切入口,促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不管是文本的情节、题目还是文本中的各种细节,都是阅读的切入点,只要找对切入点,就能找到探究文本的突破口。一、复述情节,整体感悟对于情节丰富多彩,人物生动多姿的小说来说,用复述小说故事情节的方法作为切入点,促进  相似文献   

8.
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入文本,自主探究,陶冶情操,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反之则会使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让学生厌恶阅读,甚至讨厌语文课,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兴趣,文本的切入途径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多元对话。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挖掘课文的潜在因素和学生的内在潜力,引领学生从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切入点.纵横想象、进行拓展小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夏燕 《考试周刊》2011,(53):51-52
作者通过对小说《在桥边》的教学设计形成过程的反思,探讨文本阅读教学切入点问题。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有效环节,帮助学生积极走向文本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11.
小说教学的切入点就如文章的开头,要新颖、独到,有感染力,有吸引力,这样才能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切入点选取要依据小说文本的特点,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并把切入点转化与生成情境化的课堂问题,让小说教学的知识点以新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春水,促进个性化体验的生成,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小说,养成小说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挖掘文本价值点、寻求生本共鸣点、构建文本生长点等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教学文本、领悟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中,语言表达是重要的切入点。揣摩文本,关注表达的形式;品味文本,关注表达的方法;赏析文本,关注表达的运用。在教学时要注意表达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有序性,让学生静心听,大胆说,潜心思,将学习表达和训练表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意识,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选取合适的文本切入点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教师可通过线索梳理、主旨挖掘、分析提炼、语言鉴赏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构建多视角文本阅读认知,以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就是让语文学习回归本质,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为此,教师应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找到语用训练的切入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文本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课例先分析阅读文本选好切入点的三个 好处“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热情”“低效变高效”,谈谈如何从 “从文本的体裁切入、文本题目、从文本的关键(词语句子)切 入、拓展延伸”四个方面选好一篇文章的切入点,从而追求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7.
文本是学生探微知识世界的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解读文本,找准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文本中心线、标题、插图、词句、情感因素切入,带领学生深挖文本,分析文本的内涵信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心、文本疑难、文本重点、思想内涵等角度剖析文本,达到深层理解、灵活运用语言和体会知识内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本是文道质的和谐统一体。《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如何对文本进行正确地解读,笔者认为一定要找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是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切入点是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入手处,是老师探究文本的工具,当然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抓手。一个好的切入点的选定是语文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也是需要不断探究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教学切入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能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文本、领悟文章主旨。好的切入点紧抓文本、关注学生、突出生成、讲究个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切标题、切手法、切矛盾、切视角、切词句、切文体等有效教学切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