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快地让学生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并感受歌曲的情感呢?几年来,我坚持采用五步法教歌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洪亮 《文教资料》2008,(24):57-58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歌曲唱活.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但是,如何把纸面上的谱子唱活呢?这就要求歌唱者应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只有这样唱出的歌曲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教唱四环节     
小学生天真活泼很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上,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起歌来情绪饱满,歌声嘹亮;有的同学害怕唱错,声音较小,但是你可看到他们边唱歌边点头;有的虽然没出声而嘴里却在不断歌唱;有的调子唱得不够准,但歌声高昂,情绪热烈.根据学生这种学歌心情,我在教唱中,主要抓住以下四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范唱 这是引起学生学歌兴趣的重要方法.在教歌之前,必须范唱.因此,我们教师在示范演唱之前,应该熟悉歌曲,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对歌曲进行反复体会,在范唱时应该像你钟爱的独唱演员那样,情绪要饱满,认真细致,以便引人入胜,把歌曲的思想感情尽可能完善地唱出来,力争能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使学唱者对要学唱的歌曲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帮助大家学好歌曲.范唱之后,紧紧抓住学生迫切的学唱心理,用简单、概括、通俗的谈话,介绍歌词的中心思想和解释词意.  相似文献   

4.
张庆庆 《现代语文》2007,(2):110-110
"高调"和"低调"这两个词在现今媒体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别为:"高调:高的调门儿,比喻脱离实际的议论或说了而不去实践的漂亮话:唱高调.""低调:低的调门儿,比喻缓和的或比较消沉的论调."很显然,"高调"和"低调"是两个含有贬义色彩的名词.  相似文献   

5.
歌曲演唱方法包括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对于歌者的歌唱技巧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最佳的歌唱表达就是融合声音和情感。美术唱法要求声情并茂,但是这也是美声唱法的难点不仅需要把握美声歌唱技巧,还要深入的理解歌曲内容和歌曲情感,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歌曲演唱,实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6.
女儿对父亲抱怨生活的艰难,做厨师的父亲一句话没说就把女儿带进厨房;父亲把胡萝卜、鸡蛋、咖啡豆分别放到三只锅中去煮,并让女儿“观察”三者的变化,女儿却对父亲的做法难以理解;但是等到父亲把那个简单而浅显的比喻(道理)“说破”之后,不仅是女儿,就连我们这些读者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好父亲。他以他的经历,以他的智慧,以他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了女儿,也教育了世人。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那貌似强硬的胡萝卜,那非常容易破碎的鸡蛋,还有那粉状的咖啡豆,在沸水——逆境——面前真的就有了不同的“表现”!它们有的变软…  相似文献   

7.
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解决难点?笔者的体会是: 一、重点要"着重" 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相似文献   

8.
歌唱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群众,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是歌唱艺术的本质,它不仅要求歌唱者能准确地理解歌曲的内容,还要求歌唱者能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并把这种歌唱技巧巧妙的运用到歌曲的情感处理中,做好歌曲的感情调控,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它集发声歌唱与艺术表演等方面技能 ,用综合表现的形式来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的任务。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发现 ,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声音条件 ,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及技巧 ,但唱出的歌却显得呆板苍白 ,缺乏动人的魅力。这是因为他没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没有领会歌曲的意境 ,即使嗓音条件好 ,也难以做到动人的歌唱。相反 ,一些优秀的歌唱家之所以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了…  相似文献   

11.
歌唱者在歌曲演唱中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对是否能够演唱好歌曲起到至关观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如何保持正确歌唱状态的几个重要方面,证明了歌唱状态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人生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 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奈.生在朱门与草户,由得人选择吗?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的人一辈子之奋斗所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童年的比较是无法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歌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怀、表达思想、鼓舞士气的一种手段.演唱者如果要表现歌曲的关,就要从声音的运用着手,把握歌词的内涵与意境,掌握歌曲的风格与韵味,体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并且在歌唱中加入二度创作,这样才能把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展现给观众,唱出关的效果,引起听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歌曲的创作以感情为创作的源头,通过作品表达其创作的主题思想。感情支持在歌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感情使歌唱的呼吸动力更强;感情对歌唱的咬字、吐字有强化和渲染的作用;感情丰富了歌唱的旋律色彩;感情对歌曲主题思想具有精神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歌唱让感情得以释放并转化为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 教学中,有的教师将让幼儿学 会唱一定数量的歌曲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有的则将很多的精力花在提高幼儿的演唱技能上,如反复训练幼儿发音、发声,很少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歌唱教学的整体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歌唱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歌唱时,表情呆板,目光无神,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如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演唱中,去感知、理解、体验、想象、表现歌曲内容情绪的起伏变化和思想内涵,在音乐美的感染中动情地歌唱,把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把观众带进歌曲的意境中,达到自然、贴切、丰富、投入的演唱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歌唱的音乐表现力,是需要音乐教师长期重视引导并付诸实践的教学内容,也是和新课标理念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7.
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比喻”被常常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正确地表述和理解这些比喻,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解释歌唱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比喻入手,为声乐教学提供较准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段文辉 《儿童音乐》2013,(11):76-78
在歌曲《小螺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学唱歌曲,拓展歌曲。伴随着悠长的螺号声,启发学生感受与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通过“聆听法、寻找感觉法、以情带声法、比喻法、手势引导法”等方法,把握歌唱的音准,分段学唱歌曲,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根据对歌曲意境的感受与理解来控制声音的方法去唱,唱出一幅“茫茫的海滩,蓝蓝的海水”的美丽画面。  相似文献   

19.
歌曲表现情感。再创作的倾刻间歌唱把歌曲化为己有,这是歌唱的精神。情乃歌之魂。歌有真情,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20.
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解决难点?笔者的体会是:一、重点要"着重"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