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水葬、土葬、火葬和天葬等藏族丧葬习俗及功能的比较,阐述了与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藏族独有的丧葬文化特性,特别揭示了天葬对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协调共生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铁匠天葬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就出发了。太阳还没有升起,晨雾飘散在江孜的上空,空气中有股清新的味道。我来到了小山顶上。这里离天葬台200米,虽然征得死者家人的同意,我还是选择了在这么远的地方观看,就是为了不惊扰死者的灵魂,同时也表明我对死者以及当地习俗应有的尊重。天葬台高度适宜,我所在的地方则视野开阔,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小山。平措已经告诉过我,在这种地方  相似文献   

3.
天葬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其森林资源匮乏,缺乏火葬的燃料,土质又比较硬,难以掘地土葬。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西藏人最常见的“埋葬死者的方式之一便是天葬,也就是说,让秃鹰来吃掉尸体。在许多地方的人们心目中,让动物来分吃亲人的尸体是对死者的不敬,但西藏人对尸体的理解与众不同。他们认为,人的身体只是灵魂的一个载体,灵魂才是最重要的。西藏人死后,身体必须停放三天,好让灵魂从容离去。这期间,要为死者的灵魂不断地念诵经文,然后将尸体送去天葬。天葬要在寺庙外举行。为了找到一个吉祥的寺庙,人们会带着死者的尸体爬山涉水。而在整个西藏,只有三座寺庙被公认是特别吉祥的。天葬本身非常简单,没什么特别的仪式。首先,将尸体安置在圣石上,然后把它们分成小块,将骨头剁断,使尸体容易被消化。这一切做完了之后,僧侣们便开始为死者做祈祷,然后告退。这时秃鹰们开始聚集在尸体上,而且很快便吃得什么也不剩了。西藏人相信,这样他们的身体才能重归大山,而灵魂可以自由地飞翔。Tibet lies high in the mountains,wherethere are few trees for fuel and the ground isoften too hard...  相似文献   

4.
土葬     
……死者的家属只是静静地坐在四周,默祷兀鹰能吃尽所有的尸骨,以显示死者没有不可解的罪恶。让来于自然的,归于自然。让一生仰赖苍天生活的,归于苍天。不必留下什么……——《天葬》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民族的所处环境、宗教信仰、文化生态等的差异,各民族的丧葬方式也形式各异。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的丧葬文化具有其独特。本论文以鲜为人知的藏文资料及田野资料,对藏族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等丧葬方式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印象高原     
正高原行踏上高原,高度是一种诱惑。蓝天刷屏了我的双眼,朵朵白云触手可及。而远处,依然有群山矗立成亘古的疆域,展示着雄浑的身影。戈壁,有羚羊跑动,拖出一道道苍凉的底色。高寒缺氧的草地,山花依然开得灿烂,抚慰着正午的阳光。一只鹰,在天葬台上盘旋,如同神秘的图腾。它要用锋利的喙,去完成一个藏民最后的心愿。听  相似文献   

7.
廖雯 《当代学生》2011,(18):19-20
西藏有个叫"墨竹工卡"的地方。1996年,我在拉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朋友说,墨竹工卡有个著名的直贡提寺,还有更著名的直贡天葬台,他们准备明天出发。天赐良机,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去。第二天一早,我们开一辆破旧的2020吉普,上了去墨竹工卡的路。这段路的实际距离大约一百公里,但我们开了  相似文献   

8.
走进西藏     
距离之美的无与伦比,在于能轻而易举地征服每一颗向往的心灵。在当下这个地球变成越来越小的村庄之时,何处是人们渴望的远方?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布达拉宫、大昭寺,转经轮子、天葬仪式……它们在旅人的眼中是一幅幅自然、历史、宗教的自成一格而又相互融合交织的绝尘之美的画卷,那是人类仅存的香格里拉——圣洁而神奇的西藏! 习作叙述井然有序,语言优美而富有情致。  相似文献   

9.
印象高原     
<正>高原行踏上高原,高度是一种诱惑。蓝天刷屏了我的双眼,朵朵白云触手可及。而远处,依然有群山矗立成亘古的疆域,展示着雄浑的身影。戈壁,有羚羊跑动,拖出一道道苍凉的底色。高寒缺氧的草地,山花依然开得灿烂,抚慰着正午的阳光。一只鹰,在天葬台上盘旋,如同神秘的图腾。它要用锋利的喙,去完成一个藏民最后的心愿。听不见鹰的叫声,黑色的翅膀一次次扇  相似文献   

10.
在藏族丧葬习俗中,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是藏族地区使用最多的一种葬仪,丧葬文化十分贴近人民的生活,颇受藏族人民的关切。因此,藏族丧葬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令人注目、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从这个角度讲藏族丧葬文化与其它藏族文化的形式相比,更能直接地反映藏族这一高原民族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情态,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藏族的丧葬习俗是民俗文化与藏传佛教生死观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既古老又不断实践的文化体系。随着藏族原本生死观、苯教灵魂观、佛教传入等因素的融合,藏族的丧葬习俗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变迁,天葬、塔葬、火葬、土葬、水葬构成了安多热贡地区丧葬文化的主要形式,通过对安多热贡地区的丧葬习俗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宗教信仰、殡葬改革对安多地区丧葬习俗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据说烟草是这样被发现的:很久很久以前,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有一个大首领的公主死了,当时那儿的风俗是人死了要实行天葬,于是公主被抬到野外去,让鸟兽啄食,吃光了,就算升天了。奇怪的是,过了三天,公主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活着回来了。查究其原因,原来是公主受了一种植物辛辣气味的刺激而苏醒了,这种植物就是烟草。从此,它就以"还魂草"的美名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蒙古人的风俗,没有陵基,即便是王公贵族;草原从来都是“天葬”——人赤条条从天而米,死后也要赤条条升天归去;大草原是蒙古人的家,他们不愿用死去的尸体去破坏污染这片美丽而脆弱的土地,所以,他们选择让世代崇拜的狼和鹰作为带走灵魂的使者,鹰,是大草原的眼;狼,是大草原的魂;蒙古人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天地间……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陈阵终于如愿以偿地跟着毕利格阿爸来到额伦草原牧民的备用山地草场。观察狼的捕猎来了。此时的他,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毕竟他和阿爸处在让汉人间之色变的“狼”的捕猎地区。虽然他已到牧区两年,可他还是惧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更何况他和阿爸的手上没有防身的武器,如果让狼嗅出了他们的人气,那他俩可就要提前天葬了。可是害怕还是抵挡不住陈阵心中对狼的好奇和痴迷,这可是他等了好久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相似文献   

17.
姜戎 《大中专文苑》2004,(10):18-20
当陈阵在雪窝里用单筒望远镜镜头,套住了一头大狼的时候,他看到了蒙古草原狼钢锥一样的目光.陈阵全身的汗毛又像豪猪的豪刺一般竖了起来,几乎将衬衫撑离了皮肉.毕利格老人就在他的身边,陈阵这次已没有灵魂出窍的感觉,但是,身上的冷汗还是顺着竖起的汗毛孔渗了出来.虽然陈阵来到草原已经两年,可他还是惧怕蒙古草原上的巨狼和狼群.在这远离营盘的深山,面对这么大的一群狼,他嘴里呼出的霜气都颤抖起来.陈阵和毕利格老人,这会儿手上没有枪,没有长刀,没有套马杆,甚至连一副马镫这样的铁家伙也没有.他们只有两根马棒,万一狼群嗅出他们的气味,那他俩可能就要提前天葬了.  相似文献   

18.
一,由名副裤成关系形容祠与性臀形容祠的后掇。 一。:一,一。e:一,一:,:一,一aeT一,一e二一,(一ee‘一,一oBc:一,一。、eeK一,一叹eeK一)一。一, (一eoH一,一。,H一,一a:、。一,一。:只一,一aH一,一,,一)一。。益。立、由名祠裤成物主形容祠的后辍。 一。卜,(一e:一),一二H一,(一二H一),一。。LI放,一。放。三、由动祠裤成关系形容祠与性臀形容祠的后掇。 ~几从习一,一任11习一,一K一,一JI卜H一,一re几石H一,一月一,一兀一,一双cr一,一M一。四、由形容洞裤成形容制的后掇。(郎性臂形容洞加强、表爱等后掇) ‘O.aT·-一e石aT,一eH‘…  相似文献   

19.
1 拿出一张纸。 拿起你的铅笔。 画一幅图画。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画一棵树…… 5 拿出一张纸。 拿起一支蜡笔。 画一幅图画。 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画一朵云在树的后面……  相似文献   

20.
~复习旧知识 1。口算 (1)口算加以内的退位减法:14一7‘11‘3,13一5,15一6,12一4,18一9,10一4,16一8。 (2)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41一2,50一8,51一4,66一9一83一7, 80一1 5 91一6,30一5,70一3,43一8. (3)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56一30一77一60,97一90,38一30,43一20。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