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这几年在高校担任新闻实务课的教学,我以新闻编辑课为例兼及新闻评论来谈谈我这几年来的创新实践和一些设想. 务实课的特点在于操作性很强,新闻专业培养的是新闻职业者,无论是作为一个报社的总编辑还是普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选题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素质,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需要敏锐的判断和尝试的,这就不仅仅需要新闻学理论的知识,还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积演,因为我们新闻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在某一领域有一定专长的编辑、记者,这样才在媒介人才市场具有竞争力,而不仅是只能给都市报写社会新闻的记者.  相似文献   

2.
策划被誉为“科学基础上的智业产业”,是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新闻实践中,选题策划只不过是每天必须的“功课”,是每一个版面的脉络,是每一篇文章的思路。 从今年起,北京晚报科教部延续了多年的科教新闻面临新的变革,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科教新闻要在早上九点清样。当日新闻九点清样,这在北京晚报的历史上还是没有过的。 我们办报纸的人可能都能深刻地体会这样一句话“──截稿时间不等待灵感”。既然截稿时间是铁的纪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寄希望于在早上两个来钟头的时间里,在其他单位还没有上班的情况下来临时拼凑版面,出路…  相似文献   

3.
袁佩芬 《新闻界》2006,(4):70-70,67
当今社会,灾难事件成为电视新闻选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发生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灾难事件都会迅速登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在拍摄灾难事件或者编辑灾难新闻时,如何处理好灾难类事件的电视镜头,从而使灾难新闻既能体现出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又能兼顾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记者和编辑的道义责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准则》的出台给我们记者编辑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每个记者编辑都铭记:新闻的真实性高于一切,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则是记者编辑的神圣使命。任何的炒作都是有悖职业操守的违规行为。《准则》对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媒体的公信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6,(1):43-43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为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做大做强重大新闻题材的宣传报道,去年11月29日,重庆市成立了重大新闻报道选题与协调小组。小组的工作职责包括:围绕一个时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策划重大新闻报道选题;对新闻宣传进行总体部署;安排市属新闻单位集中或分别承担重大新闻报道选题的宣传任务;研究一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宣传报道提出明确要求;对市属各新闻单位自主策划的重大新闻报道选题进行审核和总体把握;策划和协调在中央新闻单位推出对重庆重大新闻选题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首都建设报共同举办的“走名企、逛名店、看名牌、会明星”(东线)活动举行.来自北京日报、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千龙新闻网、《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等新闻单位的30名编辑和记者们参加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8.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北京晚报》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相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1.第一时间发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北京晚报》第一时间传达动员,将此活动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编辑记者.同时,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领导小组,总编辑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总编辑和各主要新闻部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制订了《北京晚报》"走转改"报道工作方案,把"走转改"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个人.不仅一线采访部门的编辑记者要"走转改",二线副刊周刊的编辑记者都要有自己的"走转改"联系点和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常认为,新闻稿件或报道的把关是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台长)们的事。对记者较少或不作把关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萨空了同志的一生是献身于革命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事业的一生。他1907年3月26日出生于成都,蒙族。五岁时随父迁回北京。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先后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编辑、记者,《世界画报》总编辑,其后在民国学院新闻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课程。1935年赴上海参加《立报》编辑工作,后任该报总编辑兼经理。  相似文献   

11.
正对一名长期在党报从事新闻采编的媒体人来说,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出版流程虽早已烂熟于心,但可能没有一位媒体记者、编辑敢保证从不出现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报道无小事,采编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极有可能产生新闻失实;如果产生较大的新闻失实,则完全有可能将我们通过漫长时间建构的传媒公信力一下子给摧毁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总编辑的水平也就是这家报纸的水平,足见一个总编辑(副总编辑)对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之大。而总编辑的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取决于如何给自己的角色定位。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在一次新闻业务的座谈会上认为:总编辑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关,二是策划。这无疑道出了总编辑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信阳晚报》的总编辑,其实更是一名普通编辑和记者。工作20余年来,我当过编辑、干过记者,如今又走上管理岗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我钟爱的新闻工作一线,我在新闻一线体验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甘苦,也收获了新闻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4.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15.
张志宏 《新闻知识》2005,(9):60-60,69
选择新闻角度,不仅是对记者业务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编辑编发稿件的功力所在。选择好的新闻角度,是编辑为了寻求更好的宣传效果所做的刨造性劳动。我们经常说,选择新闻角度要刁、要新鲜、要扣人心弦……,凡此种种,都是对编辑如何选择新闻角度提出的要求。同时,这也是衡量编辑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体验式新闻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新闻,是记者转换角色走入生活,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所见所闻的报道,带给读者真切、自然、鲜活的感觉,引领读者进入不熟悉的生活领域。这类报道确实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但是如何把握体验式新闻的“度”,这就要我们的编辑有极强的新闻策划能力。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周平 《新闻知识》2000,(9):19-20
新闻素质的大检阅 2000年6月22日清晨6点30分左右,四川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段的长江上发生一起特大沉船事故,当场造成17人死亡,131人失踪。当天晚上。这则消息通过媒体传播到全国以后,引起了国人震惊,在22日至23日两天的时间里,全国大批新闻单位相继派出记者奔赴合江采访。于是,小小的榕山镇,到处都可以看见记者活跃的身影。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天华宾馆,当天就宣告爆满,许多工作人员和司机只能睡在汽车上。几天来,随着合江沉船事件的不断深入报道,沉船事件的最新进展和内幕正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全国各…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25日,宁夏电视台报道了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汽车越野赛途经宁夏的新闻后,播音员用凝重的声音又继续播出了一段话: “为了充分报道这次拉力赛经过宁夏的盛况,我们曾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区大赛组委会并没有给各新闻单位采访提供基本条件。虽然在这之前,有的记者曾在组委会上代表我区新闻界就保证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必要条件提出过要求,但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参加采访的记者及其车辆都没有我区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的通行证,记者要进入大赛野营点采访难上加难……后来,在经过大赛中方组委会负责人同意采访的情况下,没料到又遭到我区大赛组委会人员的阻止。经宁夏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以及我区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多次的强烈要求,记者们才艰难而匆匆地进行了短  相似文献   

19.
做了近5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特约记者,最深的体会就是,抓不出有价值的新闻,就上不了稿。我们区县记者站的主要任务是将自己所在地的政府要闻、经济大事、社会新闻等报道出去。我们的稿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工作性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改版前都为区县留有一块阵地,用来反映各区县政府的工作。两报改版后,强调稿件的新闻性时效性。纯工作性的稿件越来越难见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唯一的出路只有报社变,我们自己也得变,总结起来就是在日常采写中注意用新闻的思路找新闻、用新闻的思路写新闻。 第一、用新闻的思路找新闻。…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有挖掘深度的新闻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记者的整个调查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事实证据和展示角度,去探究原因。”2000年春天,沈阳的沙尘暴刮得异常猛烈,一副“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势头,我和当时同是实习记者的张丰在接连播出几期关于沙尘暴下市民的生活状态和沙尘暴的危害后,总感觉这组报道缺少了些什么东西,经过认真的思索和几番讨论,我俩认为,如果少了对沙尘暴来源的调查,那么,这组报道就是不成功的,因为对于这种几乎成为灾难的天气现象,不应该仅仅去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要探悉其产生的背后原因,从而警示人们对加强生态环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