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万众瞩目的2016年高考结束了.今年,有多家纸媒不约而同地挖掘起报纸刊发内容与高考试题的联系. 6月7日中午,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公布:50分大作文,其中一个题目是根据材料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而10分的微写作中给出的一份材料是就班级“家长群”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2.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一些报纸评论较少,在地市报纸上,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不久前,我翻阅了三家地市报,较好的一家日报,一个月里一版发了10篇评论(含各种言论),另一家日报一个月只发了5篇,一家周三刊的地报一个月竟不见一篇。评论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市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3.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一些报纸评论较少,在地市报纸上,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不久前,我翻阅了三家地市报,较好的一家日报,一个月里一版发了10篇评论(含各种言论),另一家日报一个月只发了5篇,一家周三刊的地报一个月竟不见一篇。评论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市报的同志认为,地市范围小,上头精神来得又迟,大问题抓不到,小问题没抓头。这个理由不完全正确。大和小,  相似文献   

4.
美国年轻记者心目中的理想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岩 《新闻记者》2003,(2):43-44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读报?《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03年1-2月号发表了里兹·考克斯撰写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多变的世界     
评论看涨评论,历来被称为报纸的灵魂,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评论一直处在低谷,作者少、读者少、反响少,处在不死不活的状态。一家报纸没有评论,就没有自己的声音,《北京青年报》已开始练嗓子了,该报开设了“每日社评”栏目,让读者每天都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另外,一家评论网站“中国评论网”已开通,其卓然脱俗的页面值得网友们点击一看。  相似文献   

6.
前年以来,我在20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100余篇评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明友问我:“你的这些评沦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评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评论来。那么,评论  相似文献   

7.
我很赞赏《经济日报》扩大版开辟以个人命名的评论专栏。国内报纸上,专人执笔的评论专栏并不罕见,如《新民晚报》上林放(赵超构)的《未晚谈》,《羊城晚报》上微音(许实)的《街谈巷议》等等;但是将作者真名实姓作为栏名,《经济日报》可能是第一家。从这一点来说,《经济日报》是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想,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专栏作家。早在50年代,乔木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专栏作家。几十年来,名记者,名评论员倒是出了一些,名专栏作家却出得太少了。依我看,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舞台”。比如梅兰芳,天赋再高,如果不给他舞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而党报的新闻评论特别是头版的新闻评论文章,则不仅仅要体现出灵魂的作用,它还是报纸的旗帜,是人民的传声筒,肩负着“向群众解读党的精神,反映人民心声”,即“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任。本文主要调查了2004年东南西北八家报纸头版评论文章,这八家媒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27日,各报都发表了云南政府设立“诤言奖”(最高奖励5万元),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的消息.与此同时,多数设有评论版的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比较我手里的几家报纸的评论,颇有意思.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也许都知道,根据编辑部拟定的宣传方针和报道计划写稿,质量有保证,命中率高,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或无效劳动。几年来,我从三个方面了解报纸编辑的意图,并按照这些意图提示的点子采写新闻。从评论中抓点子。报纸的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无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还是署名评论,可以说都是“编辑意图”的直接反映。有不少评论,直接传达了中央、省、地委的指示精神。这是比一般性的“报道要点”更重要的提示。今年8月上旬,《湖北日报》二版刊登评论员文章《端正思想维护出口商  相似文献   

11.
点睛     
我喜欢读报纸上的评论,尤其喜欢读配合新闻和通讯的编后、编者的话一类的“小评论”。最近两三个月以来,各地报纸上这类“小评论”日渐增多、日渐活跃起来了。有些一二百字、三四百字的“小评论”,往往词约而义丰,能针对新闻和通讯作出生动而又扼要的理论上的说明,这就增加了报纸的理论气氛和革命气氛,使报纸对读者发挥更多教育作用。试举两例,以概其余。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因为各自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其说不一,答案多彩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对高考作文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我认为,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3+X”考试改革的目的,我认为“三个有助”原则,是评价高考试题的惟一标准。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也是调整读者思想的“启辉器”。因此,各级党报都把撰写新闻评论作为办报的“重头戏”来演。 然而,有些地方小报却认为自身“人微言轻”,怕说话无人听,写评论无人看,除了转载大报一些“通用”言论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土特产品”。在这些报纸中,由于有自卑感,新闻评论竟成了一块“撂荒地”。 近几年来,作为县市级的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份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李保欣 《新闻界》2005,(6):148-148,111
新闻评论是新闻性和政论性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新闻文体,它往往代表了新闻媒体的观点或方向,因而在新闻宣传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中外著名政治家和报人对新闻评论的地位素来有各种各样的称誉,诸如“评论是报纸的灵魂”,“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评论是报纸最主要的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不完全的报纸”等等。  相似文献   

15.
陈力丹 《新闻记者》2006,(11):29-30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9月12日对记者谈到,“媒体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审判结果,发表评论或结论性意见”。此事在新闻界引起了波澜,发表了一些批评性评论。不同意见能够得以发表,这令人欣慰,因为言论自由得到尊重。当然,我再提出反对意见,同样体现了言论自由。读了这些评论,我感到惊讶,因为传媒对于报道庭审的新闻职业规范显然很陌生,同时,对于他们由于无知者无畏而产生的“理直气壮”,也感到悲哀。这里通过对北京两家报纸的评论,谈一下这方面国际公认的报道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难岂能成媒体狂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九江2005年11月26日发生5.7级地震,然而,就是这样一起灾难却成了一些媒体难得的新闻“盛宴”和“狂欢”。地震发生的次日,我正在湖北某地,当地的几家都市类报纸都拿出优势质量和数量的版面来“迎接”这场也许对他们看来是难得的报道“机遇”。有一份24版(其中尚有1个整版的  相似文献   

17.
有家报纸推出一组20多岁的年轻人写的散文、小品,读之不乏清新,也很显稚嫩。然而,在对作者的介绍中,编者却一概地封他们为“作家”,查《辞海》,“作家”,乃指“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可看遍对这些“作家”的介绍,除有一人是发表过几篇作品并有一篇散文曾获得过某刊物的奖励外,未发现其他人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也未发现他们是任何一级(哪怕是县市一级)的作协会员,多效不过是刚涉足文学领域的习作者而已。  相似文献   

18.
地方报纸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本来是很明白的事情,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极力抹煞地方报纸的特点,要各种报纸从内容到标题都使用“全国性语言”,其结果是“一个腔,一个调,千家报纸一个貌”。在林彪、“四人帮”这种精神枷锁束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广播事业比较发达的今天,一场大型球赛的进行,人们通过电视广播早就尽收眼底,在此情况下,如何搞好报纸上的文字体育报道,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不久以前围绕世界足球锦标赛的文字报道,搞得很出色,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学习和总结。一、重分析、重评论。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作为体育比赛过程来说,人们通过电视都已收看到了,但是否看出味来,这就有个欣赏力的问题了。报纸上的文宇宣传,就有义务通过报道、分析,通过行家评球来加深人们对这些重大比赛的欣赏力。这次足球大赛,各报都请了一些知名的行家里手来参加评球,最吸引人的独家新闻就是体育报的  相似文献   

20.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读者需要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