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9年国庆节实行七天长假制度以来,每逢假日,旅游、餐馆和零售业都会出现异常的消费热潮,学界和商界都惊呼“假日经济”来临了。然而,作为现代社会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的报纸在为“假日经济”这一大好形势欢呼的同时,大多数却没有抓好自己的“假日经济”。我国从1995年起实行双休日制度,双休日加上国庆节、春节、五一节三节各有7天的长假,占了全年近1/3的时间。对于逐步走向市场的报业来说,忽视假日,无疑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6)
2015年"十一"长假中,国内26家都市报宣布假日休刊,并在长假期间继续通过新媒体手段播报新闻。这一态势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种种争论,甚至过度解读。在我国,报纸出现不久就已出现节假日休刊,外部环境和报业自身因素共同作用使这一现象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特点。通过对这一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对照今日情形,可以看出,没必要对假日停刊现象过度解读。都市报走出发展困局绝非假日不停刊、极力维持全年出版就可以实现,并且,认真研究报纸假日停刊后的媒介市场,将有助于寻求报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随笔     
在假日里,把经济搞上去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对于假日经济最初的印象,是几年前北京一些公交车上的一句广告词:周末哪里去,到仟村赶集去。后来听说这家商场倒了。当然这也不能说明假日经济就有什么问题了。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假日经济,对此,有人欢迎有人不欢迎,这很正常。去年10月1号那天,刚好我没什么事儿,就陪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个“五一”七天大假,报社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记者,说心里话,都希望歇歇腿,喘喘气,借机休整一下。但是,报业竞争发展到今天,哪家报纸都是如履薄冰,生怕因稍有疏忽陷于被动。由此,假日新闻又成为新一轮报业竞争的焦点。那么,假日新闻究竟怎么做?假日新闻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 翻翻目前国内外的各类报纸,关于假日的报道渐呈多元化的趋势。前些年,南京日报曾率先推出《周末》,以纪实、特别报道为特色,不强调时效性,而是强化可读性、贴近性。这是城市报纸最初的假日报道模式。近几年,虽然节日出现了长假,但很多报纸都是…  相似文献   

5.
节日长假带来了假日经济的兴起。假日经济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新闻媒体在假日期间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课题。显然,过去那种节日稿荒和凑版面现象,已不能适应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同时也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在节假日期间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于是,媒体间激烈的假日新闻战悄然兴起。毋庸质疑,如何做好并强化节假日的新闻报道,目前已成为新闻媒体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本期特发表一组这方面的文章予以探讨,文章有理论、有实践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传媒竞争中的"三四律"及对报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勋  韩隽 《编辑之友》2006,(6):68-70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的深入,传媒业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竞争性行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有效参与竞争的报纸?这些报纸之间将形成什么样的竞争格局?我们注意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便是市场演化的"三四律".随着报业市场不断成熟,这一规律将对今后的报业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业的2008——报纸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起伏的岁月。这一年里,有报纸衰退期带来的丝丝寒意,有向数字报业进军奔涌的热流,有热流中关于报纸战略转型的冷静思考,有冷热之间激荡着的美于体制创新的呼唤,有彷徨也有跃动,有争论也有共识,有顿悟也有追寻,媒体和报业市场的变局与报人跌宕的职业情感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之凝聚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近三分之一个世纪,时间不算短,中国报业也在这三十年里起飞,由报业小国变为报业大国。可以说,三十年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报纸能比中国的报纸更像"历史记录者"。三十年来,我们没有产生伟大的小说,却有伟大的报纸。"伟大"之所在,是因为报纸比其他任何媒体都更好地记载了古老中国数千年来最伟大的变革,记载了这个民族迄今最丰富、最复杂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报道中,近期媒体上出现了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那便是“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的出现起因于全国公共假期的延长。去年9月底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在国庆假日市场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商场门前人潮涌动,酒楼餐位频频告急,旅行社人满为患,景点景区游人如织。经济学界有人提示:“假日经济”来了。 经济学家认为:“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在假日里休闲消费活动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它有其运行的条件,从宏观层面看,它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需要各种调控手段引导才能形成。从微观层面看,假日消…  相似文献   

10.
假日经济旺了假日新闻去年“五一”、国庆和今年春节、“五一”四个长假期间 ,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空前火爆。据报载 ,仅去年国庆节7天期间 ,云南旅游日进亿元 ;12万人涌进韶山冲 ;300万人在京城涌动。今年“五一”更是有7376万人出游。这种场面 ,着实让人感到假日经济的魅力 ,有学者更是断言 :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从此汇入休闲消费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假日经济一路利好 ,这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闻媒体当然不可能置若罔闻。假日新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假日新闻 ,顾名思义 ,是由假日经济这个概念延伸…  相似文献   

11.
白冰  黄立 《新闻界》2003,(6):24-25
一、成都报业市场的现状——同质产品市场在成都,人们常说:只要读一份报纸就可以知道其他报纸的内容。这是对国内传媒市场发达的成都报业市场的真实写照。研究表明,成都报业市场产品同质现象十分严重。换言之,成都报业中占市场份额较大的报纸,内容与栏目的设计大同小异,刊载内容雷同、版式风格相似、营销手段单一、价格竞争激烈。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受成都休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报业经济发展中的某些规律性的现象,有必要认真地解读。二、成都报业博弈中同质化现象的经济学分析1郾报业博弈中的“海滩占位”所谓“海滩占位”,是指…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和法定节日假期的延长,现在全国职工的全年假日达114天,已占全年时间的31%略多。春节、“五一”、“十一”3个节日成为长假,适应这一假期的变化,出现了“黄金周”经济消费热点。新闻媒体也与之相适应,推出了“假日经济报道”。在“假日经济报道”的基础上,有识见的新闻媒体与新闻学者更提出了“假日报道”的新概念,并予以深入研究。我很赞成“假日报道”这一提法。“假日经济报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许多积极的成果,亦存在一些问题,很需要总结,以求改进。假日经济及其新闻报道的出现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3.
孙清岩 《传媒》2014,(8):35-37
正在我国的报业市场上,有一类报纸很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市场定位不清,名不副实。很多地方都有这类报纸,大多数地方的这类报纸处境都十分尴尬,它们既不是地方党报,也不同于地方的都市报,更不像专业类报纸,这种"四不像"的报纸就是冠以某某"商报"字样的报纸。这类报纸虽然有"商报"之名,但大都无"商报"之实,更多地方把这类报纸定位为都市报,好一点的定位为"经济生活类日报",很少有把其定位为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报业之间竞争的火药味也愈加浓烈,这场竞争的结果可以预料得到,胜则执市场之牛耳,败必将淘汰出局。但这场竞争至少会提醒和警示报业同人,报纸本身就是一件商品,应还更多的商品属性给报纸。应当看到,经营策划一份报纸,就是在提供生产一种产品,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有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业传媒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品牌意识与知识 对品牌的认识模糊不清:有人误以为报纸的品牌就是指报纸的“名气”。实际上,有些有名气的报纸发行量始终上不去,读者知道报纸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就从内心认可这一媒体品牌。也有人认为,报纸发行量不错,报纸的品牌就不错了。发行量固然是报纸媒体品牌价值的一个市场反映,但也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打造出了好的品牌,就可以因此而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16.
怎样办好星期日和假日的报纸,这是一个新问题.有人认为星期日和假日读报的人不多,这不是事实.问题是星期日和假日的报纸应该有特点,更适合读者假日的需要,它的内容应该和平日不同,有些变化,这样就更能吸引读者.在苏联,办好星期日或假日的报纸已提到报纸编辑部的工作日程上来了,希望我们的报纸也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9,(9)
"恶人"在云南话中,既有能人的意思,也有不近情面之人之意. "报业恶人"之绰号和"防火防盗防老孙"之调侃的孙学敏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以"铁腕"改变"温吞"的报社气质,并勇于在报业大战中"亮剑";有"报业斗士"之称谓和"这人是为报纸而生"之评价的孙学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报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之精神,对报纸事业孜孜不倦.在其带领下,<都市时报>过关斩将、一报倾城,<昆明日报>也在向"中国西部最好的党报"前进.  相似文献   

18.
统计表明,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报纸在“分割”和抢占北京报业市场,这个数字比素有报业之都“密不透风”之称的香港还要高出三倍之多。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北京报业市场又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容期,数家新面孔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已十分激烈的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19.
在报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一张报纸的经营能否获得成功,一个决定性的前提条件是,这张报纸是否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并且这种定位是否正确,是否切合实际。在读拥有多种选择的报纸市场上,任何一家报纸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意欲将所有的读一网打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99年9月开始实行“十一”、“五一”长假制度以来,每年的公休假日达到114天,为居民消费、休闲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并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与火热的假日经济相比,我们的媒体市场这些年来却始终不温不火,不冷不热,演绎着冰火两重天。忽视长假市场和长假期间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沿袭以往假日报纸拼凑版面的简单化处理方式,是我们必须面对并正视的问题。今年国庆期间,新华日报通过精心策划报道主题,在引导、服务、监督上很下功夫,以和谐发展的理念策划报道主题,报道长假新闻,以新颖独特的版面元素表现假日报道,在赢得读、争得市场的竞争中争取了主动权,为党报假日新闻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国庆长假已成过去,但新闻媒体对假日报道的探索仍会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