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寨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67年12月到1980年11月,我在大寨工作、生活十三年之久。 1994年春天我重返大寨采访,凤莲见我时不说“去大寨”、“来大寨”,她说:“老段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深入基础,深入采访,这是个有关采访久而又久的话题,其重要性,必要性毋庸置疑。一位老报人曾著文归纳:“采访的深度决定了写作的厚度。你赋予新闻作品多少辛苦,她就回报你多少欣慰。”记得我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听前辈讲他们当年如何步行、骑自行车下乡,如何住在农家小院,如何盘腿坐在农家土炕上,卷着农民自家种的烟叶,采写一篇篇的稿件。虽时过境迁,但他们那种深入基层的采访作风,却奠定了我采访工作的基本准则,成为我采访作风的坐标。有几件事使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3.
黄乃传奇     
传奇采访 无意间,不是采访而成了间断二十余年的采访。 笔者作为黄兴镇人,曾为凉塘黄兴故居的恢复和陈列,从家乡背了根大竹笋,上京登门拜访过黄乃,也在故居接待过他,不曾想又在十年后,一度在北京西山毛岸青邵华处工作,因与张文秋老人住在一起,她也把我当做她的秘书,闲暇时,我也乐于做使两位老革命都非常快乐的事,就是将电话拨通,于是,这头“黄乃同志”,那头“张大姐”的,就会十分亲热地聊了起来,有时,一聊就是老半天。从中了解到,他们曾作为中国盲福会的领导,长期合作共事。  相似文献   

4.
赵凡 《新闻与写作》2001,(11):23-24
“徐院士,请给我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也行,再不就十分钟,我要采访你关于大陆科学钻探的问题”(采访提纲我前两个小时就已经传真过去了)。 她肯定地说,不行。她的口吻强硬得让人难以容忍,“如果想让我出洋相,你就来吧!”。 我想了想还是去了。最后,这次采访写出的文章《相约第一井》系列之二受到了行业读者的广泛好评。但是,并不是采访的结果,而是采访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人演出的戏,戏能否演下去,要看双方是否真正被调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互动” 法拉奇曾经说过:“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  相似文献   

5.
吴万里 《新闻三昧》2006,(10):38-38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360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夺目、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妇女半边天”访谈类节目,甚至上海的“可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8月31日晚11点多,打开上海电视“纪实”频道,正在播放“鲁豫有约”。陈鲁豫正在采访一位农民发明家,他能自制机器人。这个题材绝对新…  相似文献   

6.
武里 《今传媒》2006,(10X):6-6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总部在香港)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很中看。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天下女人”访谈类节目(湖南卫视),甚至上海的“可 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  相似文献   

7.
印象中,上个世纪80年代,“明星”不比现在少。那时他们都叫“文艺工作者”,还没有自称是甚么“家”的。采访他们的记者不多,他们也不跟记者吵架、耍大牌,更没有动不动就跟记者打官司的。采访他们,跟采访别的人物,感觉上没啥区别。那时我在记者站,整天往县里跑。就在县里,我还“碰”上并采访过几个影视“大明星”。我采访方舒,是在一个县剧院经理的单身宿舍里。那时方舒正跟一个歌舞团在这家剧院演出,我想采访她,就跟剧院经理说了,经理去问方舒,方舒一口就答应了。在那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我们一共谈了两个多小时。那时方舒已经很红了,刚拍了…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11月,千辛万苦地从北京医院老干部管理处,获得一条重要信息,曾担任过宋庆龄保健医生的顾承敏医生还健在!多年来,担任过中央首长几十年保健医生的她,始终恪守着保密纪律,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采访,就是《人民日报》和《北京晚报》、《人物》杂志等媒体曾拟向她采访,她也一概谢绝了。但是,这位虽未谋面的宋庆龄的保健医生,是绕不过的一个重要人物,大量史料都提及她,尤其在宋庆龄病危时,更是提到了她。为了及时整理出她知道的珍贵历史资料,我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紧张的采访工作开始了。为使顾医生信任我,向我敞开胸腑,我向她寄送上了已出版的四部宋庆龄系列长  相似文献   

9.
也许人们还记得,在《正大综艺》第200期时,杨澜热泪盈眶地唱起了《在生命中的每一天》:“我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幸运。”歌罢告别中央电视台激流勇退,踏上了赴美留学的人生旅途。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青春美丽的倩影。杨澜说:“我是属猴的,不安分,总是追求有所创新。”去年10月,我在绿城郑州见到了已经加盟凤凰卫视的杨澜。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几年前《正大综艺》上那副清纯可人、机智善辩的模样;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0.
所谓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隐性采访是十几年前开始兴起,发展历史并不长的一种采访方式。但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各种媒体中普及极快。发展的高速度带来的问题就是:许多方面的新制度来不及健全,新规范来不及完善,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旧的法律规章又多有与之冲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刘爽 《声屏世界》2011,(10):55-55
行前有准备 找好契合点 著名主持人倪萍说过:“无论谁作嘉宾,只要在我的节目中出现,我都会提前到他们的住处进行采访,了解一些资料,体验对方那一份感情”。在她的节目中出现的人物访谈。虽然时间很短,但都抓住了人物的闪光点,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都缘于充分的前期准备。之所以要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找到一个契合点,使对方愿意接受采访,使话题容易打开。否则话不投机,容易吃闭门羹。  相似文献   

12.
张婴 《视听纵横》2002,(5):83-84
我是浙江电视台社教部《帮助》栏目的一名编导,从《帮助》栏目开播之日起就一直和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困难群众打交道,以前曾做过农村栏目——《田野的风》,主要也是侧重于人物类的节目。我觉得在这类节目中,人物采访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其实在一般的电视节目中,都离不开人物采访,尤其是以人物命运为主线的节目中,更要进行大量的人物采访。因为从知情人物或新闻人物那里获取的新闻材料最直接,最具体。但是我们平时也会发现有些人物采访空洞、套话,缺乏深度,似乎说不说都没什么太大关系。这样的人物采访不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到底怎么样的人物采访才能吸引人呢?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能揭示人物内心真实情感和想法的采访,以及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采访是最有魅力的。在形式上,电  相似文献   

13.
何遐 《新闻世界》2009,(11):15-16
我生长在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乡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有幸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乡村来到省城上大学,留在省城做自己热爱的新闻工作。 在我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生涯中。采访过许多人。这其中有一个特别的人,跟踪采访她,和她对话的大半年,不仅见证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而且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耕耘于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师欣 《新闻三昧》2005,(10):11-13
曾经在一本美国新闻专业类书籍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过着完全平淡无味的生活。”甚为感触。我个人一直对人物类采访情有独钟,也有心积累留意不同类型人物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6.
当我得知自己被评为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时,欣喜中又有几分莫名的惶惑。屈指一箅,参加工作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就这样如风如烟般过去了。十年!我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呢……十年前,我装着一脑门子“无冕之王”的浪漫想法离开大学校门,踏进了大众日报社的门槛。一纸令下,接着又奔赴驻菏泽记者站工作。令我大失所望的是,刚刚开始的新闻生涯与我想象的关于记者种种潇洒浪漫的传奇生活整个地不合拍。枯燥的采访,艰苦的写作,单调的生活,使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王”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7.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冷峻拒绝的采访对象 许鹿希,初见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如果我说“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大家就明白了:但是,这却是许鹿希最不愿意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19.
《杨澜访谈录之为政》记录的都是政界要员,透过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杨澜一身素色的西装在镜头前温和的微笑点头。"绵里藏针"是杨澜对自己主持风格的概括,她所主持的《杨澜访谈录》自2001年开播以来秉承着"记录一个人和他的时代"的宗旨,采访了来自各界的几百位精英人士。杨澜是如何带领观众走进这些顶级精英的心灵世界?本文就试图解构杨澜在主持时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应中国乒乓球协会的邀请,几位美国朋友——当年首次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又一次在春天里访问了北京,使我又获得了与他们交谈和采访的机会,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乒乓外交”见证中国微笑》,5月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屈指算来,我采访“乒乓外交”已经有20年了,是《乒乓外交幕后》一书的作者,参与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的“乒乓外交”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