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传播中,编码的过程就是将意义符号化的过程。传播符号可大致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报刊传播中,文字作为语言符号具有表述确定性、表意逻辑性的特点,长于进行推理和分析等思维活动,但是文字在信息传播中有时也陷入尴尬的境地:现实是动态的,而文字是静态的,文字很难表述所有事物运动的状态;现实是无限的,而文字是有限的,文字永远无法描绘事物的全貌和复杂的精神面貌;现实是具体的,而文字是抽象的,文字符号需要受众对其携带的信息进行还原;现实是客观的,而文字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而主要以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表达自已思维的过程中,文字表达不清的,要借助于语言;语言表达不清的,要借助于手势。手势,如同手语那样,是至今还活跃着的形象语言。我国古代已将画面形象称为无声的诗文,古希腊也有“绘画是哑诗,诗是能言的画”等论点。在现代的新闻传播渠道中,如何发挥图片形象自身的“传言”作用,让新闻照片上的形象自己说明自己,以形象的“独白”,向广大读者述说事实,这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据两年一届的荷兰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的我国评委撰文介绍,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是看不到的。评判新闻照片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3.
王福荣 《大观周刊》2011,(44):144-145
水彩画作为艺术的一个独立的画种,有它特有的风貌和语言特性,是其它画种难以取代的。水彩画是以水作媒介调和水性颜料作画,并通过有序的表意符号,体现主题的审美意象,从而产生透明、清晰、湿润、流畅的独特艺术效果的一个画种。  相似文献   

4.
闲读偶记     
《启功韵语》《启功韵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不厚,定价竟是9元。买时,颇心疼。买回一读,甚觉值得。单书前那17帧彩印书法,就够人品赏不尽,如享太牢。启功,以书画名世,也善诗。他的诗,别具一格。读多了新派的“朦胧诗”之后,再读读启功诗,当别是一种滋味。诗,并不只是要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孤独呀、寂寞呀等等,并不只是那种甜蜜蜜、酸溜溜、软绵绵、灰苍苍的调子。诗国的疆域大着呢,诗艺的招数多着呢。启功的诗,题材极广,题画之外,举凡患病、住院、失眠、吃饭、乘车、写字、作画、感怀、伤逝、论诗、论文等等,均可入诗。语言干净利索,义蕴深沉隽永,且常常透出令人想笑而笑不出的幽默。他的诗,绝不温柔敦厚,平和冲淡。诗中写世象,有他自己的爱恨褒贬;诗中含世味,有他自己品咂过的辛酸苦涩。他的诗,是真诗,虽然他自贱为“胡说”,自谦为“韵语”。  相似文献   

5.
画报,画报,以“画”为主,但又离不开文字。所谓“图文并茂”四字,正切中画报的本色特点。而且,纵观国内外的画报改革,画报中的文字还有日趋加重的迹向。文字不再是画报中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和图片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画报中的文字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6.
永求真梦     
龙丽芬 《报林求索》2012,(2):162-165
<正>先知道陈绶祥大名,而后才看他的画。看了他的画,就结识了这个人。才华横溢的陈绶祥有些"怪",他作画而不卖画,他名气大,却不愿张扬。发现自己造就自己淡然之中,暗埋巍峨。陈绶祥讲人只有努力,有目标,才能成就事业。但目标要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儿童向成人学作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如果相反呢?则会被人嗤笑。可是中外美术史上,许多艺术大师却每每以儿童为师,从孩子们的画中汲取营养。像中国的齐白石、李苦禅,还有丰子恺 ;欧洲赫赫有名的毕加索和米罗等等,莫不如此。甚至可以说,这些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在于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摄像机镜头应该是他思维的表现和延伸,就象文字记者的思维须借助手中的笔表达一洋,摄像机镜头是表现电视新闻记者思维的最好载体。用镜头表现思维,就是说,一  相似文献   

9.
隆富蓉 《大观周刊》2012,(7):175-175
记叙文是百文之母,是我们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文体。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但也常辅之以议论和抒情,以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文章主题。。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恰当的使用语言,让情感从笔端传达给读者。在写作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4,(10):30-31
“声画两张皮”是长期困扰电视界的问题,这样的节目无一例外存在一个通病,即在电视这种“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媒体中,视觉失去了主导地位,沦为文字解说的陪衬,无法起到应有的表意作用。培养以画面语言为主表述作品的习惯,努力提高视觉思维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用电视语言写诗抒情,是对电视提出的一种全新挑战.对以声光传播为主的电视来说,文字缺乏优势,所以要创作电视诗,必须首先完成从文字到电视语言语体上的根本转换.在电视诗中,诗对电视而言成了一种形式上的素材,正如一部小说可能搬上银幕已经面目全非了一样,电视对诗的真正继承可能只是诗的某些部分:主题,形象或情绪.  相似文献   

12.
语调的性质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手段。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手段与文字语言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文字语言是用文字来塑造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自然景物的思维过程。而有声语言不仅具有文字语言的功能,而且可以用语调这一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态度。语调是有声语言艺术最主要的表达手段之一。为什么有的诗人念自己写出来的诗竟是那样的平平淡淡,索然无味?而语言表演艺术家朗诵别人写出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开国典礼筹委会。筹委会决定在天安门城楼悬挂毛泽东主席画像。因经风吹日晒,若干年后画像总有些褪色,所以每年国庆节前,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都要更换新的。画像长6米,宽5米,是典型的大画,作画时看不到作品全貌,只能看到人物肖像的某个局部,一个鼻孔有脸盘大小,整个鼻子要两手伸展才能抱拢。因此,作画过程中,画家要不断从梯子上下来,跑到20米外看效果,画一幅画要跑成百上千次。画师们有一件特别的“宝贝”———德国制造的8倍望远镜,别人是大头朝外看,他…  相似文献   

14.
宋徽宗赵佶自己喜爱作画,把考画家也列为科举制度中。一次画家考试,主考官出的作画题是“深山藏古寺”。应考者,根据题意,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山间丛林深处,有的把古寺庙画在崇山峻岭中一山腰处;古寺庙本身,或画出一角,以表其“藏”意,或画一段残墙断壁,以示其“古”意。只有一幅画,根本就没画古寺庙,画面上,崇山之中,清泉飞流直下,泉水边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在用瓢往桶里舀水。主考官看了连声  相似文献   

15.
自北宋始,评论王维诗歌审美价值最精当者,莫过于大文豪苏轼,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中的画",是静穆心灵里物我相亲的"画"  相似文献   

16.
《庄子》以文学形式表现哲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决定了其文学创作特点:首先,庄子采用了独到的寓论体,塑造了众多怪诞的人物形象,以奇谲幻怪的艺术特色增加了整个哲学体系的诡怪性与复杂性;其次,庄子散文采用了诗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哲学思想,是哲学的诗或诗的哲学,奇特的文风与细腻夸张的语言描写更显示了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学价值超过了他的哲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南朝画家宗炳一生好游历,并在游历中作画无数。年老时,他只能赏墙画"卧游"。对画的执着热爱,深刻反映出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就蕴含了诸多儒释道精神与他对绘画本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报刊是发表漫画的最佳国地,而漫画则是可以使这个国地大为增色的、今人赏心悦目的花卉。漫画有三种性能:讽刺性、谐趣性和灵活性。而这三种特性也正是新闻传播所需要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讽刺,即通常说的“挖苦、嘲笑”,是进行批评和论战的一种语言方式—…·漫画是以艺术形象来表现生活的讽刺幽默性语言,很适合于用作评论。因为它通俗易懂,逗人喜爱,具有直观的勉力,在评论上能取得比一般文字语言更强烈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还画的评论方式是用艺术形象未表现的,它既说理,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既能打通读者的思路,又能给…  相似文献   

19.
在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读物中,文字语言和图片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它们共同构成了报刊的基本语言,其次还有美术语言、图表语言等。本文着重想谈谈图片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异同及互补性。一、文字语言和图片语言的不同特征。1、“线性”和“主体”之分。线性结构,是文字语言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文字语言揭示事物表达思想的过程如同蚕吐丝一样,要顺着一条线来进行,文字语言的结构方式是“音位——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最后才出现完整的思想。线性语言的好处是可以有不断的补充性。问题如果没交待清楚,可以一直交待下去。从而就能确保把要传递的信息全面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这篇散文,无论从结构、从意境、从语言和从韵律方面看,作者是以诗的心境来写的。泰戈尔是印度的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他的诗精短美妙又富有哲理。《库帕伊河》体现了他的诗的风格。 我们着重探讨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语言的亲切感。作者所描写的是一条自己熟悉的而又极其普通的河流,既没有可介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可穿插于文中的神话传说,更没有如江海一般的磅礴气势。所以写起来就要避免平淡无味。作者在描写时,把浓厚的感情灌注于朴素的语言,创造出艺术气氛,增强艺术效果,让读者始终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