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人教版五年级《热传导》一课时 ,按照书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实验花费的时间过长 ,火柴棍不易掉下 ,效果不够理想 ,现将自己重新设计的实验装置简介如下 :1 制作材料   18 7cm× 44 9cm木板 1块44 9cm× 3cm长木条 2根16cm× 3cm短木条 3根18 7cm× 44 9cm玻璃 1块红色液体温度计 3根口服液空瓶 3个橡皮塞 3个16 5cm铁丝 2根 ,17cm铁丝 1根粘得牢胶水 1小瓶泡沫一块 ,铁钉若干2 制作方法2 1 将木板木条用铁钉装钉好 ,制成槽状 ,在木槽一端EFG处钻孔 ,将焊接好的铁丝穿入 (见图 1)。图 12 2 将口服液空瓶…  相似文献   

2.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3.
1 实验改进优点1 1 设计新颖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1 2 半透膜可较长时间保存和使用。2 实验用品烧杯 (10 0ml) ,干燥管 ,普通漏斗 ,胶带纸 ,胶头滴管 ,镊子 ,小刀 ,试管 ,生鸡蛋 ,盐酸溶液 ,食盐和淀粉的混和溶液 ,硝酸银溶液 ,碘水。3 实验步骤3 1 取生鸡蛋 ,小心敲破尖端的外壳 ,剥去破损的外壳 ,用小刀刺破内膜 (即半透膜 ) ,露出分币大的洞孔 ,倒出蛋清蛋黄。3 2 将蛋壳 (内附半透膜 )置于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溶解。3 3 用镊子取出半透膜 ,用水漂洗干净。图 13 4 用胶带纸将半透膜固定在普通漏斗的下端 ,一并伸入干燥管内…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使用高中物理选修本第261页第5题的教具过程中感到有以下缺陷:若线圈正面对着学生时,学生不易看清线圈的运动情况;若线圈侧面对着学生时,教室两侧的学生还是不易看清运动情况,且使用两个线圈不易使学生信服。为此我做了以下改进:①用宽0.5cm、长15cm、厚0.2mm的薄铜片做一铜环,两端弯成挂钩状。如图1所示。②把环固定在中间有转轴的铁丝一端,另一端用橡皮泥配重。③把它套在铁丝支架的横梁上,利用杠杆原理,可使环面平衡于水平面(如图1所示)。图1 楞次实验演示仪教学中可分两种情况对比演示:①不闭合时,磁铁上下抽插,环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6.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演示实验 ,其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在教学中 ,为了巩固渗透原理 ,可采用以下五种尝试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通过渗析 ,纯化胶体如欲除去淀粉胶体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钠 ,可将不纯的胶体放进用半透膜制成的一个小袋中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 (如图 1所示 )。由于氯离子、钠离子小 ,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 ,而淀粉胶体的微粒大 ,不能透过半透膜 ,故通过透析 ,氯离子、钠离子便…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三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演示实验2-3(渗析)中,教材中是用细绳把半透膜扎起来,再从结口处注入淀粉胶体和NaCI溶液的混合液,用玻璃棒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图1).  相似文献   

8.
一、淀粉胶体往U形管中注入淀粉胶体50mL和食盐溶液50mL的混和液体,在两个管口分别包上肠衣,用胶圈扎紧,接着把U形管口朝下,一管插入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一管插入装有碘水的小烧杯.装置如图.五分钟后,见到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白色沉淀,装着碘水的小烧杯,不发生变化.整个实验操作简单、省时,易观察,有很强的对比性.证明了氯离子、钠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二、Fe(OH)_3胶体在烧杯里放入100mL水,加热使之沸腾,然后注入约3mL30%FeCl_3溶液,即生成红…  相似文献   

9.
陈文龙 《物理教师》2001,(12):11-11
新编高一物理教材中 ,反冲运动的演示实验要求必做 .本文介绍悬浮式反冲运动装置 ,不仅能连续平稳地旋转 ,还能改变转向 ;不仅可见度高 ,还具有趣味性 .制作也很容易 .1 制作及组装( 1)两个磁环 ( 3)铜管转轴( 2 ) ( 4 ) ( 5 )三通喷管图 1如图 1所示 ,1根粗铁丝下部侧折 ,固定在底座的一端 ;上部横折为臂 ,臂前部弯成圆环 ,上端横臂与底座相距约 4 0cm .将两个滴管尖嘴端放酒精灯上烧至弯曲 ,锉去另一端的唇边 .用胶管将两喷管与三通管套连 [(图 1中 ( 2 ) ( 4 ) ( 5 ) ],三通的竖管穿插入橡皮塞 .截取一段拉杆天线作铜管转轴 [图 1中 (…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中渗透作用演示实验,要在课堂上边讲课边演示,往往比较困难。本人通过多次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可确保实验成功且效果明显。a.选膜。即半透膜的选择,最好选蛋的卵壳膜,而且鸭蛋优于鸡蛋,因为鸭蛋卵壳膜稍厚且面积大,易于包扎在长颈漏斗口,且膜没有鸡蛋卵壳膜那么容易破。而其它的半透膜(如肠膜、膀胱膜、鱼鳔等)膜太厚,短时间内很难看到长颈漏斗内蔗糖溶液液面上升的现象,实验效果不明显,不易拿到课堂上演示。而选用蛋的卵壳膜,蔗糖溶液液面在2min内可上升2~3cm,现象很明显,学生易…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生物学教学》第 11期 ,黄青同志撰写的“光合作用产生氧实验装置的再改进” ,所用器材有烧杯、玻璃导管、乳胶管、止水夹 ,装置还不够简便。在教学中我对它进行了改进。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下。1 材料12 5 0mL和 5 0 0mL无色透明塑料饮料瓶各一个 ,药店售碳酸氢钠片 2片 (1.0 g) ,小刀一把。2 方法用小刀切去大瓶瓶口到瓶颈共 9cm长的部分 ,保留下部分 (如图 1所示 ) ;用小刀切去小瓶瓶底到瓶身共 5cm高的部分 ,保留上半部分 (如图 2所示 )。  使用时将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放入小瓶内 ,再将小瓶放入大瓶内 ,并注入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器材:一条铁丝弯成如图一所示形状的铁丝钩;一条直径10毫米,长70厘米的铁条也弯成如图形状的铁钩,火柴枝若干;短木棒一条;扁担一条;有耳玻璃杯一只.表演:甲演员拿出铁丝钩,把玻璃杯钩着,向观众说:“有一根火柴枝,我用手指托住它的一端,则它的另一端可以吊起这只玻璃杯.你们相信不相信?” 说着,他把火柴枝的一端放在手指上,个料,火柴枝掉了下来,引得哄堂大笑.他不慌不忙,把火柴枝如图一那样插进铁丝钩,再用手指托住火柴枝的另一端,哩!成功了.观众有的赞叹,有的叫“看不清”.  相似文献   

13.
一.原料大白菜叶柄、洋葱、大葱白均可。二.制做方法把大白菜叶柄、洋葱、大葱白内表皮剥下来,用水洗净内表皮的菜汁,再用蒸馏水洗,即可得到半透膜。把上述洗净的蔬菜半透膜蒙在洁净无底的试管口上(或用截取的一段粗玻璃管,把管口烧至圆滑).用棉线包扎好。把蒙有半透膜的一端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装置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胶体和溶液的混合液,即可进行胶体渗析实验。四.说明1.用蔬菜半透膜代替动物半透膜,原料易得、随手可取.制做简单,学生自己都可以动手制做,很适合农村中学采用。2.若用比较老的大白菜叶柄、洋葱…  相似文献   

14.
本仪器主体部分用有机玻璃制成。使用中实验人员及教师不再用手直接接触水银就可方便地灌注水银 ,节约很多时间 ;可见度大增 ,水银柱宽度达 2 .5cm ,教室后排学生也可清楚看见水银柱情况 ;有机玻璃韧性大 ,不易拆断 ,灌注水银后可方便地搬动。制作方法如下 :将厚2mm左右的透明有机玻璃板用三氯甲烷等粘接制成 90cm长 ,一端封闭的方管 (如图 1 -a)。下部水银槽也用有机玻璃粘成 ,其容积应大于管的容积。将管与槽制成连接如图 1 -b所示整体。水银槽角上制成带有丝口的水银注入口 ,此口也是槽内与大气连通之处。再配以图 1 -c所示的口…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材料:纸杯或塑料杯一只、弯曲的饮料管一根、水、锥(zhuī)子(或钉子)、胶带。二、实验步骤:⒈用锥子(或钉子)把杯子的底部扎一个与饮料管一样大小的孔,把饮料管的一端扎入孔中,并用胶带封严不漏(lòu)水,另一端位于杯中,距杯底有一小段距离,如下图一。⒉向杯中慢慢地加水,即使水超过了杯中的饮料管口,水也没有从杯底的管孔中流出来。⒊继续加水,观察当水加到饮管弯曲部位(最高处)时,杯中的水会从杯底的管孔中流出来,如图二①②。⒋当水位降到饮料管最高弯曲部后,水仍往下流,直到流到杯内管口下,管中进入空气后,方不再往下流,如图二…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材料5号胶塞1个、12号铁丝28cm2根、易拉罐2个、三通管2个、木板2.5cm×2cm×1.5cm2块、801胶、橡皮膜2块、1m长的粗、细玻璃管、粗细胶管、木板50cm×30cm、硬塑管长1.5cm(直径与细胶管同)。2 制作方法2.1 制探头a.把易拉罐距底部2cm处剪断,在底的正中打孔,并将塑料管涂胶后固定在孔中,在罐的上口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见图1-a。b.将胶塞横切三段,用刀削成凹槽做2个滑轮。图1 探头c.把易拉罐顶剪成2.8cm×1cm长条形,做成图1-b的形状,带孔的一侧…  相似文献   

17.
基本原理蛋膜是一种半透膜材料 ,具有取材方便 ,适应面广的特点 ,特别适应于学生实验操作。材料器具鸡蛋、浓盐酸、铁架台、小烧杯、2ml的移液管、镊子、小玻璃棒、细线、4 0 %蔗糖溶液、清水。方法步骤1 用镊子在鸡蛋小头正上方凿成Φ 5mm大的孔 ,用小玻璃棒搅拦蛋白和蛋黄 ,然后全部倒出 ,用清水冲洗干净。搅拌时玻璃棒不宜插得太深 ,且用力要均匀 ,以免损坏蛋膜。2 将鸡蛋大头的一端朝下 ,放在盛有浓盐酸的小烧杯中 ,去除蛋壳的 70 %~80 %。清水冲洗 ,去除浓盐酸。3 从孔内将 4 0 %的蔗糖溶液倒入蛋膜内 ,插入移液管 ,沿着剩余蛋壳…  相似文献   

18.
把盛有含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的容器放在溶剂里,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做渗析。盛这种混和液体的容器可以用玻璃纸、肠衣、鸡鸭蛋内膜作为半透膜。从价值观念及实验操作方便与否考虑用鸡鸭蛋壳作这种容器最佳。制作时,先在生蛋的尖端,轻轻地敲一个直径为1.5cm的圆形小孔,将蛋白和蛋黄倾出用水冲洗蛋壳内外,再将先拴好的两根2cm长的小木棒,小心地放进蛋壳的孔里,并将小木棒错开,用一根细绳固定使错开后的两根木棒成对顶角形,线绳另一端拴在一根长12cm玻璃棒的中点处,将蛋壳悬挂起来(如图1…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自然》第10册“空气”教学单元中有三个实验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实验一: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材中的方法是把铁丝烧红后放入氧气中,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情况,照这样的方法进行,铁丝常常不能燃烧,实验不能取得成功。建议老师们按如下方法进行:将细铁丝绕在一根火柴上,用镊子夹住铁丝的一端,放在火上去烧一会儿后迅速放入氧气中,效果则比较理想。如图1:实验二:朝燃有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使蜡烛依次熄灭做这个实验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倒的速度快,LessonScience(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两…  相似文献   

20.
巧制半透膜     
在研究胶体的性质时,为了证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常用到半透膜来完成该类实验的检测。而现实条件是,现成的半透膜不易得到。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呢?对此,笔者介绍一种制作半透膜的简易方法。一、制作材料生鸡蛋1个、稀盐酸、小烧杯2个。二、制作方法先把生鸡蛋椭圆形的一端敲破1个小口,小心地倒出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再向该空蛋壳内注入自来水,使水的体积接近蛋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