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总督制是清代地方行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传统研究对于总督制度的讨论视角往往局限于乾隆朝以来所确定的“八大总督”的格局,以此为基础进行宏观、线性的梳理,未能将讨论代入到制度的关系与过程之中,因而忽略了这一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有机与动态。本文所讨论的川陕总督,在清朝初期发挥着巨大功用,几乎贯穿了清前期总督定位调整变动的全部历程。在乾隆朝定格总督部署格局之后,川陕总督这一职务遭到拆分,因而通常被既往的总督研究所忽略,将其简化为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形成过程中的临时形态,从而忽略这一职务在清前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职务的设置、调整、变动进行还原梳理,以期深化学界对总督制度的形成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清代河东河道总督是管理山东、河南段黄运两河,以及附属河流、湖泊、闸座、泉源等水利设施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不仅担负着黄运两河的防洪、修缮、挑挖等任务,而且还负责附近区域的治安、巡防、催攒漕粮等责任,是一种行政与军事职能并举的部门.通过对河东河道总督的研究,对我们了解清代东河的河道、漕运、水利设施都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总督是清代政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联系清廷中央政府与各省地方政府的中间环节.常设定制八总督虽无明确的任期限制,但却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与科举制度及考绩制度有着内在联系,反映了清代政治演化的基本规律.咸同光宣时期与雍乾嘉道时期相比,总督人选上的满汉比例及总督的任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受湘淮系督抚势力坐大的影响,总督们的任期较大幅度地延长.  相似文献   

5.
袁继咸是明末文天祥式的民族英雄,然而其生平事迹却鲜为人知。他性格刚直,以敢于抨击权宦而闻名朝野;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干,是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尤其是他抗清而被俘,表现出忠贞爱国、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6.
有清一代,河道总督在死后受到祠祭的现象相当普遍。清代一百三十二位。河道总督中,死后受到祠祭的就有近三分之一。其祠祭类型更是复杂多样,大体有五种:河神;贤良祠;名宦祠;专祠;地方报功祠。厘清河道总督在后世受到祠祭的各种类型,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河道总督这一行政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河道总督是清代河政实施的中心枢纽,也是清代治河行政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政府环节。清代河道总督一职的设置变更频繁,因此,对其历史沿革进行详细梳理非常必要。同时,频繁的制度变更状况说明清政府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即河道总督的设置面临着通筹全河与分区治理的两难。  相似文献   

8.
台湾学者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督抚的人事嬗递》一文对从嘉庆以迄光绪的各朝督抚数量作了精细的考察,其结论广为学术界所引用。然而经重新统计,其中道光朝总督人数应为51人,并非魏秀梅所论43人。因之,总督任期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于晚清著名遗老陈夔龙,从其生平、得意的宦海生涯以及其思想作一分析,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夔龙。  相似文献   

10.
于成龙由于其一贯坚持洁己廉政的处世态度而因政绩卓越身居两江总督之要职. 在这段时期内,于成龙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对两江腐败吏治的规范与建设,对两江奢靡风气的整治与变易以及重视两江地区的文化教育三个方面.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的突出贡献,是其践行儒家 "三不朽"的人生理想的写照.  相似文献   

11.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成为晚清各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晚清直隶总督在探索解决财政问题的同时,理财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他们从“讳言理财”到“为言利辩护”;从主张“赋出于田”到“赋出于商”;从“着眼国内”到“放眼世界”,不仅首先尝试发行直隶公债,而且大 胆引进外资,为直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晚清同治、光绪间几任直隶总督相接续,与直隶练军密切相关。刘长佑创建练军制度,曾国藩整顿练军,李鸿章扩充练军并推进其近代化,直隶练军被推广到全国,成为各省练军的楷模,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沈葆桢任两江总督时的经济思想。这一时期,沈葆桢的经济思想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指导,集中体现在盐务、漕运、外债等方面。笔者认为,两江总督沈葆桢的经济思想代表了当时的发展水平,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4.
清代历任直隶总督对保定莲池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任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的院长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莲池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建设、学院经费、课程管理、考课、讲学等多方面,直隶总督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在任职期内对书院在嬗变中所做的调整及改革的努力尤为突出。政府与社会的合力是莲池书院兴盛与转型结局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拜占庭莫里斯皇帝实行行政与军事改革,颇有成效,为早期拜占庭向中期拜占庭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项改革措施中尤以总督制改革为重,它作为军区制的先导为帝国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总督制实际上是军政权力从"分权"到"合权",是帝国根据当时特殊的形势所采取的应然举措,经由伊拉克略改良之后从边疆深入到腹地,蔚为大观。总督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符合罗马帝国以来行政治理传统,解决了国家的边患问题,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自"新大陆"被发现之后,西班牙便开始了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文化领域,西班牙大学模式被移植到了这片土地上。本文着重对秘鲁总督区域的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简单论述。主要包括教育概况、教育特点、教育层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袁守侗为清前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清代关于直隶总督袁守侗的史料记载与考证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料。目前,就袁守侗的资料整理与研究来看,相关研究著作与论文相当有限,这些研究与袁守侗政治成就本身相比仍显薄弱。通过对比分析袁守侗的传记资料、《清高宗实录》及奏折,可知对袁守侗奏折的利用还不充分甚至说是无人开启,因此今后的袁守侗研究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8.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一生中颇有建树。本仅就其在两江总督任内的政绩作评述。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小字部分有“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一句,其中“两江总督”应为“署两江总督”,即代理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应为刘坤一。  相似文献   

20.
清代被视为“四大政”的盐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长芦盐场毗邻京畿,同时长芦盐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的赋税来源,所以长芦盐务受到了清代统治者的重视。有清一代,清廷不断对长芦盐务的管理因时因地的进行调整,从最初制度的探索,到直隶总督长芦盐政双轨管理模式的形成,到最后直隶总督总管盐务,直隶总督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屡次多变背后的原因是及其复杂的。咸丰十年为管理模式变化的重要分水岭,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清廷主观的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