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梦幻文学社 梦幻文学社于2000年秋季诞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新姚小学。 金色的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喜欢做文学梦的孩子走 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梦幻"文学社。定期的写作培训、阅读竞赛、心得交流,让孩子们不亦乐乎,蹒跚地步入文学的殿堂。文学社社长严宇飞老师一直从事小学作文教学,善于钻研,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陆续在《学习方法报》、《新作文》等报刊上发表了40多篇作品。初露锋芒,使孩子们更坚定了信心,梦幻文学社在寻梦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我应邀到很多小学做过讲座。我做的讲座大概有两类:一是给孩子们讲讲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成长的体会和感悟;二是给孩子们讲读书和写作。说实在话,起初我不太愿意出去讲座,因为现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在出版社和书店的安排下到小学做签名售书,每次都会先做一场讲座。  相似文献   

3.
正悦来文学社创建于2009年,为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学生提供专业的阅读与写作辅导。文学社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体验式情景教学,使孩子们在实情、实景、实物下感受写作的乐趣。多样化的课堂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使社员的学习兴趣、表达能力、写作水平都大大提高。社员的作文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在大赛中获奖,悦来文学社深受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的高中生写作现状令人担忧。表现为:一是很多高中生不愿意写作,对写作充满恐惧甚至厌恶。笔者现担任我校文学社团的指导老师,经过调查发现每一届很多参加文学社团的学生是"被报名"的,即由班主任指定并强制参加;二是如今学校的写作教学呼声虽高但效率低下。写作教学往往与课文阅读掺杂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语文教材学习的附属品,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作文训练安排在每个专题之后,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5,(4)
梦幻文学社诞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新姚小学。金色的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近百个特别喜欢做文学梦的孩子便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梦幻"文学社。定期的写作培训、阅读竞赛、心得交流,让孩子们不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扬州中学树人学校树人文学社成立于2003年,文学社以"我思如风"为口号,倡导"个性作文",主张性灵的抒发,主张"我手写我口",并逐步形成了以"读书、采风、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四步九系列"写作教学体系。文学社社员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400余篇,200多人次在各种全国性作文大赛中获奖,有三十余家报刊为文学社进行专栏或专版介绍。文学社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百佳文学社"。社刊《树人苑》  相似文献   

7.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黄离 本期特约主编:黄点击文学社 三峡石文学社简介 水湄深浅,秀丽的长江之滨,其貌不扬的一颗裸露之石,走过风栉雨淋的严酷,描绘着层林尽染的辉煌。这是一颗神奇的“三峡石”,它凝聚着数百名少年的文学梦,孕育出17期《三峡石文学杂志》(获省优秀社刊一等奖),在省级以上语文类报刊杂志亮出习作精品300多篇,各级征文比赛中推出写作新秀200多人。它收获了《拾穗集》和《作文训练步步高》;它酿造出了美好的人文三峡石文学社 曾经,我感冒了,父亲用他宽阔的肩膀,在隆冬的夜晚,背我到医院。那时,我感到父爱像冬日温暖的阳光。 曾经,我把邻居家的花给折断了,父亲诚恳地向别人道歉,并告诉我做人要诚实。那时,我感到父爱如水,滋润着我如花的青春。 曾经,在一次次考试中落榜了,父亲用温和的语气告诫我,失败不可怕,可怕  相似文献   

8.
"套餐"作文,就是围绕一个专题,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写作文.如"我和我的小种子",孩子们写了播种、发芽、成长、比美等系列作文;又如"运动会",孩子们写了挑战信、精心备战、精彩瞬间等系列作文."套餐"作文有境、有情、有趣,内容丰富,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夏荷文学社     
安徽砀山魏庙中学夏荷文学社由滕星晨老师创办于2004年。文学社秉承大语文教学理念,高举先做人后作文的大旗,以读书协会、社会实践、写作指导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成为孩子们的一方乐土。文学社出版社报《求索》40期,社刊《夏荷》25期。文学社社员在《农村孩子报》《作文评点报》《作文周刊》  相似文献   

10.
树人文学社     
江苏扬州中学树人学校树人文学社成立于2003年,文学社以"我思如风"为口号,倡导"个性作文",主张性灵的抒发,主张"我手写我口",并逐步形成了以"读书、采风、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四步九系列"写作教学体系。社刊《树人苑》是"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社报刊""样板社报刊"。多家报刊为树人文学社作了专栏或专版介绍,数十家报刊转载文学社员作品700篇以上。文学社员在"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1.
幼苗文学社简介幼苗文学社成立于1994年,社刊《幼苗集》。在校长与全体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幼苗文学社不断发展壮大,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激发社员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苗文学社为学校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苗文学社为学校红领巾广播电台提供鲜活、准确、及时的报道内容,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展示才华的舞台。社校长寄语:作文就是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江苏兴化戴南实验小学校长季庚广童年是令人向往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一起玩游戏,捉迷藏,玩得…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追风文学社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为走马初级中学新芽文学社。文学社以"我晒我的芳华嘉年,我秀我的文学风采,为学校带来一缕馨香"为宗旨,通过开展写作讲座、社员采风等活动,激发社员写作兴趣,开发写作潜力。文学社现有社员300余人,先后在《语文报》《学习报》《作文》《新作文》《作文成功之路》等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100多篇,200余人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征文比  相似文献   

13.
<正>我长期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写作文也一直是大部分孩子不太愿意面对的作业。他们怕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作文时,或挖空心思,七拼八凑;或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写出来的文章似老太太的脸——干巴巴,又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孩子们看着伤心,老师看着揪心。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无话可说、无句可写的局面,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呢?我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点击文学社燕子坞文学社简介浙江上虞华维文澜小学燕子坞文学社自创办以来,一直深受学生喜爱。文学社活动频繁,主要开展了探究民俗器物、去竹林采风等活动,举办了“畅游童话王国”课本剧表演、“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新概念”网络作文大赛、睹物遐思比赛,并且通过做游戏、搞实验写作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大激发了社员们的写作潜能!社员们的作文多次获奖,有一百余篇发表在各级报刊,指导教师任春燕多次获优秀辅导奖。  相似文献   

15.
贫血的乡村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梅林文学社是位于楚南名山——浮邱山下的梅林中学的文学社,是梅林中学文学爱好者的摇篮,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主阵地。梅林文学社的名字寓意于梅能傲风霜之意,最初的取名者希望学生能如梅树一样不畏艰难,希望文学社能如梅林一样茁壮成长,《梅林》能像梅花一样清香迷人。梅林文学社的办社宗旨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感受生活,寻找写作素材。梅林中学有  相似文献   

17.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选票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奔跑的妈妈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及其他     
本期“校园写作刊中刊”刊发的是来自湖南省桃江县鸬鹚渡镇中心学校淘金文学社的作品。许是桃花江的水给了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淘金文学社的同学们时刻敏锐地捕捉着生活中撞击心灵的悸动。这三篇作品都有些小小说的味道,以少年人特有的锐利笔锋直面现实,与时下少年创作中流行的精致的忧郁分庭抗礼。就像他们的社刊封面上醒目写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闪亮的金子就这样经历淘漉,从灰涩暗哑的尘砂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