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教师的热点问题。试以《少年王冕》(苏教版五上24课)为例,诠释基于儿童又适合语文课程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探寻历程。一、基于课文:表面热闹,学习活动华而不实根据"教师用书"提示,初教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解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两件事,认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的形象,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分三板块实施:  相似文献   

2.
《少年王冕》一课,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家用,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仍不忘孝敬母亲的故事。回顾2009~2011年间两次教学《少年王冕》,颇有几分感触,于是,笔者欣然提笔,记录下教学《少年王冕》一课的行与思。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文本细读应赋予它更广泛的概念,语言文字是它丰富的内涵,时代背景、作品原著、各家研读成果以及评论等是它的广阔的外延。笔者以《少年王冕》为例,撑起文本细读的长篙,感受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围绕"小学写人记叙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活动。活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员代表执教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的一篇写人记叙文《少年王冕》,第二步:全体研讨。以下是《少年王冕》(第二课时)这堂课主要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5.
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少年王冕》一课时,我们常常对文本第5自然段中“自然景色的描写”的处理存在疑惑。轻描淡写吧,显得对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因为课文后就有背诵积累这段文字的要求;浓墨重彩吧,又显得和少年王冕形象的习得格格不入,使这段景色描写成了“鸡肋”。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施教和讨论,使笔者产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于是重拾课文,由景人情感悟少年王冕。  相似文献   

6.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改编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一回,这篇故事文字相当浅白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解说,非常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师教学时往往围绕王冕这个人物的两个品质--“勤奋与孝顺”展开,而这两点在文本语言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教学起来总有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觉,无法聚焦、聚力,课堂就感觉不到清清爽爽,教学情趣自然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高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一是教学目标制定恰当;二是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语文教师需要练就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准确定位核心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否则耗时低效,对学生贻害无穷。曾前后两次教学《少年王冕》一课中七泖湖雨后美景的内容,使我意识到教师对文本把握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少年王冕》是一篇小说。教学这篇文章,既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文体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人物形象和揣摩环境描写等途径,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小说类文本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指师生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用生命与文本的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对话,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面对一个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进行文本细读呢?下面以《少年王冕》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赵云洪 《成才之路》2013,(32):68-68
学习苏教版7年级下册《爱莲说》时,我联系了苏教版小学9册一篇课文《少年王冕》,一个写物,一个写人,我作了比较教学,效果较好,把我的教学思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校开放周期间,一位年轻教师精彩演绎了《少年王冕》一课。评课时.干国祥等老师却质疑:课堂上虽然学生小手如林,表现精彩,但没有智力挑战。学生课前已经读懂课文.经过40分钟教学,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发生变化,课堂效果是什么?话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争论,大家强烈要求干老师借班重上。一天后.干老师用示范课对自己的观点作了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听了组内教研课《少年王冕》,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对我深有启发。片段回放师:读了课文《少年王冕》,文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王冕是个学习很用功的孩子。生2:王冕是个学习刻苦、认真的孩子。生3:王冕是个体谅、理解母亲的好孩子。生4:王冕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师:对王冕的学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生5:“勤奋好学”。(师板书)师:对王冕体谅、理解母亲方面,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生6:“孝顺母亲”。(师板书)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回顾,感知全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交流,你觉得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十年中,我曾多次执教《少年王冕》一文,其中三次比较能够代表我行与思的变化. 本课改编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改编后的课文共7个自然段,980余字,介绍了少年王冕从七岁丧父到十七八岁独立养家十来年间的成长经历,重点通过少年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和十四五岁时自学画荷两件事,表现了他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区级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骨干教师执教了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文的第二课时。整节课是这样展开的:课始,教师引导学生来找一找文中王冕是在哪些地方读书的。学生进行交流,相机进行语句的练读,感受环境的美。接着,引导学生把视线聚焦在课文第五自然段对七泖湖景色描写的语句上:“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王冕》第二自然段。母子二人的对话感人肺腑,但学生读时语气平淡,情味寡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再仔细读读这部分内容,想象母亲和王冕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语气、语调等。  相似文献   

19.
<正>听了组内教研课《少年王冕》,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对我深有启发。片段回放师:读了课文《少年王冕》,文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王冕是个学习很用功的孩子。生2:王冕是个学习刻苦、认真的孩子。生3:王冕是个体谅、理解母亲的好孩子。生4:王冕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师:对王冕的学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生5:"勤奋好学"。(师板书)师:对王冕体谅、理解母亲方面,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抓住《少年王冕》一课中的精彩词句,引领学生赏析、咀嚼,在深入领悟中,引导学生习得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