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学目的】1.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2.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3.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4.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2.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3.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4.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与研…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思路】 运用板块式教学结构教学《雷雨》。整个教学分为三个大的板块(三课时完成),以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戏剧内容为切人点,帮助学生了解戏剧梗概和人物关系;以品析戏剧中富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为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认识人物性格特点;再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情还是假意”这一主问题,展开课堂辩论,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把握人物形象.揭示戏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班级对象】 小学四年级 【预设时间】 50分钟 【应用课文】 《去年的树》(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用即兴戏剧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已有知识】 学生已具有课文的基本知识,本课是作为课后延伸。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和丰富内涵。2.揣摩潜台词的含义。3.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重难点】:分析戏剧语言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释疑”的意识。2.以戏剧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帮助学生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3.从品味个性化的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探讨式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和释疑1.真实记录自己第一遍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2.从已经自我释疑的问题中筛选出你认为对阅读理解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莉 《学语文》2010,(5):12-1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戏剧创作。能力目标:品味诗化的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同上文(略)。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梁敏 《学周刊C版》2011,(12):155-156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感受毛泽东凡人的真挚情感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对联引入,激情释题1.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幻灯1)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物精神品格,领悟劳动的时代价值。2.通过分析人物通讯的典型性特征,掌握人物通讯的阅读策略。(教学重点)3.探究作者的采访感受与主观评价,体会和理解新闻报道立场。(教学难点)【课前准备】1.阅读本文和本单元其他两篇人物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  相似文献   

10.
【习作目标】 1.选择身边的一位同学,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徐烨 《语文天地》2017,(2):14-15
【教学目标】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创意】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  相似文献   

12.
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2)体会本剧矛盾冲突的特点,赏析王利发等主要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学流程】 Step 1.Warming up(略) Step 2.Presentation (1)自我介绍,互致问候。  相似文献   

18.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2)掌握液体体积的量取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物质的量浓度有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合作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 1.认识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