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是否爱差生,乃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切莫轻易地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也许,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就在他们中间。  相似文献   

2.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在校时期的青少年,亦彼此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有的学生品学皆优,但有的学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学校存在着一些学习、品德方面的差生.差生的转化既是中小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点,又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本文着重讨论教师的情感对转化差生的作用以及教师对差生的施爱方法.要转化差生,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要“热爱”差生.热爱与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事业心的体现,而且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耳聪目明、思路敏捷,能发现最不起眼的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状态的因素而机智地肯定、鼓励或预防、消除,能在别人看来毫不相干的材料中吸取教育学生的营养,把握教育的良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热爱、尊重、信任和关心差生.  相似文献   

3.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4.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边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便是以师爱为主的师德。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好生、差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把教师热爱学生看作“教育的奥秘”一样,师爱确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给学生以爱,学生才能将这种爱转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激发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要转化差生,教师必须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爱心。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基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特别是对差生,更要多爱护关心、帮助、鼓励,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熟悉。教师要了解、熟悉差生的个性、特征和表现,要了解差生的知识缺漏情况。还要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家务重不重,父母亲对子女学习情况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现代中学教师最显本的行为准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人类的道德标志,这种爱与父爱、爱同样无私。现代中学教师的爱生必须具有广博性,它不受学生成绩优劣、品行优劣、衣着容貌、家长地位等方面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应偏爱差生、穷生。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力人师表,只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活动和真地社会活动一样,真成果决非由单个人旁动所能取得,而是教师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位教师都是“有所长”者,也是“有所短”者,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9.
一切有效的教育都离不开对学生真诚的爱,因此,热爱自己的学生既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但人的感情有时是会游离于理智支配之外的,教师也不例外。爱好学生,几乎人人都能做到,好学生品学兼优聪明礼貌,自然惹人喜爱;爱差生,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他们或是傑骜不驯,或是愚昧迟钝,并不“可爱”。在做恶作剧的差生面前,当老师的流露出激愤甚至厌恶之情是  相似文献   

10.
加强师德建设 实现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热爱、尊重学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  相似文献   

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主要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在于对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首先就是对学生的爱。教育者不热爱儿童,教师不热爱孩子,就如同歌唱家没有嗓子,音乐家没有听力,绘画家没有色感,即便是有深厚的教育理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都将会无用武之地。教师的工作决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在与学生不断地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中传授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地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作为班主任,时刻要对每一个学生热情相待,一视同仁。尤其不能歧视学困生。学困生本来就很自卑,很需要老师热情鼓励和帮助,如果老师再“雪上加霜”,冷眼相待,势必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西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也可以说是班主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但教师对学生的爱,掺不得半点私心杂念,要爱得纯洁无私,没有界限,没有等级,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钱红艳 《教师》2012,(36):18-18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进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一个个学生培养好。”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笔者从言语之爱,架设沟通的桥梁;关切之爱、维护自尊的良方;赏识之爱,照亮心灵的阳光等方面诠释了爱对幼儿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7,(12):86-8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心来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呵护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我会用一颗柔软的心尽力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管他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20.
教育需要爱     
吴维斌 《教师》2012,(9):19-19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是啊,没有爱哪来的教育?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尽心尽力地去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四好少年”。因此,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