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段时间以来,中关村能否成为下一个硅谷?是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中关村缘何成为今日话题的焦点,让我们听一听有过硅谷工作经历、深谙其精髓的微软中国研究院李开复院长一席谈.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地。在中关村的街头,人们抬头看到联想、同方这些国有品牌广告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自豪,但当低头看到无处不在的小广告的时候,又有什么感想呢?  相似文献   

3.
田长霖是硅谷成长的见证者之一.6月4日,这位伯克利加州大学前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中关村青年创新论坛发表演讲,描述了硅谷成长的技术轨迹.硅谷以航空和国防工业起家,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和芯片工业,再到目前唱主角的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生物技术也在崛起,硅谷目前已经有600家生物技术公司.那么,新一轮的技术浪潮又会是什么呢?田长霖肯定地说,是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4.
蒙梓 《神州学人》2001,(3):32-32
中关村在国内通常被喻为“中国硅谷”,那是因为在美国先有了一个叫“硅谷”的地方。中关村是否将成为“硅谷”的翻版? 年初,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发起,联合硅谷华源科技协会、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主办的论坛,吸引了20多位华人企业家、投资人和工程师专程从美国硅谷赶来,与国内知名IT人士、有关政府部门官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展开专门讨论。500多名与会者就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其中,中关村能否像硅谷一样在世界信息领域有大作为成为本次论坛的热门话题。   中关村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关村形成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中国有了自己的“硅谷”。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问我 你的学校在哪里 我会自豪地告诉他 在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 英才荟萃的地方 如果有人问我 你的学校叫什么 我会骄傲地告诉他 中关村一小 孩子的乐园我爱你,中关村一小@秦妍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创业园区,聚集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各路精英.以台湾“远见“多年技术积累为依托,1993年成立于北京的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以其主打产品“文曲星电子字典“而影响亚洲,并在近年引起高校毕业生的关注.他们的成功秘诀在哪里?他们为人才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机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吴文建先生.……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创业园区,聚集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各路精英.以台湾“远见“多年技术积累为依托,1993年成立于北京的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以其主打产品“文曲星电子字典“而影响亚洲,并在近年引起高校毕业生的关注.他们的成功秘诀在哪里?他们为人才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机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吴文建先生.……  相似文献   

9.
5月24日,由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美国中华网络协会和留英学者专业团体联合会分别组织的3个中关村访问团的近60位回国参加北京科博会的海外学子,带着近60个高科技项目集体来到中关村,寻找发展机会。100多家北京企业闻讯赶来“淘金”。参加项目推介的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的18位成员此次带来了17个项目,硅谷中华网络协会的20位成员带回了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13个项目,留英学者访问团带回的项目最多,共26项,涉及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这些项目大都为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且在各自技术领域中处…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这片占据中国科技、教育、文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硅谷,除了引以为傲的IT(信息技术)外,最具发展潜力的恐怕就算是BT(生物技术)了,而BT中最活跃的当属ABT(农业生物技术)。因为,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关村的农业科技力量绝对是最密集的。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一只淘气的海龟悄悄爬上了岸,因为它听说在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有不少“海龟”,他们被各大公司聘用,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它动心了,不远万里,来到了北京中关村……谁知,这只是一场误会。这里是有不少“海龟”,可人家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高技术人才,简称“海归”。  相似文献   

12.
杨玄章 《大学生》2012,(22):47-49
曾经在美国硅谷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一个顾客走进硅谷的一家宠物店,看到一个标价5000美元的猴子,问老板说:这个猴子为什么这么贵?老板答:这个猴子会写C程序,且干活儿很卖力。顾客又看到一个标价一万美元的猴子,问:这猴子有啥技能,贵这么多?老板答:它会写C++程序,且有系统设计的能力。最后顾客看到一个猴子标价五万美元,吃惊地问老板:  相似文献   

13.
一幕幕人才掠夺战,在素以“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愈演愈烈。令人忧虑的是,设在此地的外国驻京商务机构,高薪挖人才,使这个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著”民办高科技企业受到很大冲击。 除少数有才干跳槽者不满老板的平庸昏聩而辞职外,另一些人却是单纯出于金钱上的考虑,认为“他山的果子甜”在中关村附近的高档公寓、写字楼  相似文献   

14.
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65年前,是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性平台。  相似文献   

15.
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我们便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类比:上海——东方的巴黎,哈尔滨——东方的莫斯科,苏州——东方的威尼斯,陆家嘴——东方的曼哈顿,中关村——中国的硅谷,某球星——中国的贝克汉姆,某演员——中国的卓别林,等  相似文献   

16.
3月24日~29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在北京召开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以及成果展示会和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200多人参加了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许嘉璐、国家总督学柳斌以及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等出席了庆祝大会。美国有硅谷,中国有中关村。为了适应高科技园区对基础教育的客  相似文献   

17.
1965年前,是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级平台。  相似文献   

18.
去过中关村,留心过路边的广告牌.你一定不会忘记那黑底白字巨幅广告,上面只有一句话: “左岸公社,少数人的精神家园。”“左岸”,原指巴黎塞纳河左岸一处人文浓郁的场所。而这个在中关村出现的左岸写字楼,大大强调了“少数人的精神家园”,旨在创造一个独特的儒商氛围。而高中校园里, “少数人的精神家园”演绎为一个个特殊的班级。他们在“左岸公社”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是些什么人?喧嚣?狂妄?高人一等?机会主义者?抑或是贴上标签的另类? 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更不敢妄加评论。  相似文献   

19.
硅谷精神     
小小硅谷,誉满全球。 其实,硅谷一无秀丽风景,二无贵重宝藏,它之所以出名,全在于聚集在那里的一群出色的人才,全在于他们超常的工作效率,全在于他们凭以产生这种效率的硅谷精神。 什么是硅谷精神?可以这样答曰:高智商的释放,高潜能的发挥,高频率的运转,高品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位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实验区内。近十几年来,学校锐意改革,提出“教育技术现代化,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办学新思路。学校状态快速提升,已迈进海淀区先进校的行列。作为1998年教育部命名的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之一,学校在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创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