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是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肩负着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千百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神圣职责。而要培养出千百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最有文化也最应该讲文化的地方。那么多文化人——有文化的教师和学文化的学生——朝夕相处,切磋琢磨,讲学问,求真知,本身就是一种极有文化蕴味的生活。学校是文化人文化地生活的地方。学校如果没有文化,就如同一口枯井、一片沙漠。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同志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地提出来,这一思想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确了根本任务,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没有传统的文明不称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称其为文化。因此,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它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弘扬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弘扬传统文化知识,从小就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学校,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关键的环节。而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塑造学生的灵魂。也就是说教师的美德不仅直接垂范于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关乎一代青年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0.
文化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表征 ,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文化历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代表着当时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文化。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当今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 ,如何正确理解文化及先进文化的性质内涵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回应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取向以及一种行动方案,有其提出的理论背景、思想脉络和实践意向。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差异,没有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仍是以主流文化的标准及方式要求他们,因而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业低落。教师应该理解学生成长的母文化、学生文化行为所暗示的文化意蕴以及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将学生的母文化作为学习的桥梁,而不是学习的障碍,学校教育应适度反应学生的母文化,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更具脉络意义。教师需要关怀学生、与学生建立多种沟通方式、开发多元文化课程以及保持教学与文化一致性的教学架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一一教师,担负着培养适应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公民的艰巨任务,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才能使“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变迁的加剧、现代文化工业的崛起,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们经常会发觉自己离现代  相似文献   

14.
聆听     
《高中生之友》2014,(6):1-1
文化是衣服,是可以剥离的。道德是天性,是大道德,不是人靠文化规定的那种道德、。比如羊和牛都有道德,他们没有文化,他们道德从何而来,那就是天性。我们要保留内心跟文化没有关系的那种道德。  相似文献   

15.
许宁 《天津教育》2014,(3):71-72
面对这样一个题目,不同的教师也许会有不同的心情.有的是不屑,不屑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这么写好像是说他们没有文化一样;有的则是苦涩,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常年讲授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疏于专业发展,对自己大学时所学的专业讳莫如深,不愿提及.不管是何种心情,我想这些教师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有知识和有文化的内涵混淆了.知识是书本上的常识以及实际的技能;“文化”则是因知识的浸润、多方会通的启示以及人生社会实践的开悟而形成的一种涵养,一种人格魅力.所以有知识、有文凭并不等同于有文化.这也就是说,教师虽然肩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启发学生心智的责任,但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还要画个问号.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在这方沃土上融汇交织着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清廷皇家文化、满蒙民俗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承德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承德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作为教师的优秀代表,作为教师职业集中而完美的体现者,他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新生一代的培养者,各种社会人才的造就者:这充分说明了班主任工作是多么重要和崇高!如何扮演好人民教师中优秀代表的角色,在经历了十几年班主任工作中磨砺之后,笔者感触最深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在这方沃土上融汇交织着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清廷皇家文化、满蒙民俗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承德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承德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强调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也表达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我们中华民族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展示了光辉的前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祖国和世界的未来,把亿万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是人民教师光荣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