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普通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从众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现象"是指在集体活动中,少数人的认识或行为不由自主地趋向于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因环境、器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常常与老师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往往容易导致某些消极因素的出现.通过对我校2006级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过程的走访及座谈,并发放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体育课选课过程中存在从众现象,并提出建议: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努力提高和强化班级凝聚力;切实注意班级舆论影响;加强对开设的体育项目的宣传;减少大学生选课过程的从众现象,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小学阶段。低年级教学是基础。这个基础是否扎实,对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倍重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3.
学生从众现象已然成为教育中的普遍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现象的真实写照。对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可以对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深入了解,并进一步为教育中积极应对从众现象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合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巧妙回避学生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从众现象已然成为教育中的普遍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现象的真实写照。对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可以对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深入了解,并进一步为教育中积极应对从众现象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合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巧妙回避学生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校承担了“关于小学生特长的激发与培养”这一课题以来,我校针对长期以来体育课由于学生在体能、动态、基本素质等方面个体差异较大,因而造成课堂教学中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也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对“分层递进”教学作了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一、素质分层: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打破以往体育课全凭学生性别和高矮固定队列队形的方式,将班级里的男、女…  相似文献   

6.
刘文昌 《山东教育》2002,(14):49-49
体育课教学以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道德为目标。其实质是一个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环境比文化课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显示个性,学生行为中真实的一面就会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促进学生规范意识的养成规范意识的教育应是体育课教学中首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体育课中对“规范”的养成目标,至少应抓住三个方面。l.队伍集合和解散的规范。包括…  相似文献   

7.
“拖堂”和“占课”(如占用体育课)是教学过程中常有的违反教学规律的现象,学生对此深恶痛绝。造成这种现象除了跟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有关之外,笔者认为与教者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无关系,教者教学行为的失当直接导致教学时间的隐性流失。笔者试图从学生探究活动中列举一些导致教学时间隐性流失的失当行为,反思教学对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发生各种影响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如不及时矫正,不仅干扰课堂教学,妨碍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动作、有效地锻炼身体不利。因此,研究和探讨体育课堂里的问题行为,是当前我国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等方法,揭示学生体育课堂里的问题行为,提出其处理矫正的一般方法,为体育教师卓有成效地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学生群体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学生群体角色的失范现象、学生群体意识的缺乏现象和学生群体的从众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忽视与误诊。从群体的角度透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缺乏有机的组织联系导致学生群体角色的失范,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群体意识的缺乏,课堂环境失谐导致学生群体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学生的从众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不可否认,语文课堂中的从众行为,有其积极的因素,如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影响等.但是,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实践新理念的主渠道,从众行为有着很大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倪善梅 《学子》2012,(3):41-42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表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教育的艺术包括说话的艺术和同人心交流的艺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性格特点——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却玩得“乐此不疲”的现象。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直接作用于他们...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 为学生的从众行为是影响课堂 教学效率低下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不可否认,语文课堂中的从众行为,有其积极的因素,如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影响等。但是,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 课堂教学作为实践新理念的主渠道, 从众行为有着很大的负效应。首先,从众行为影响学生的进取心。如部分学生由于群体压力而顺从另一部分学生,使自己的思维与言行不一致,形成不敢质疑、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久而久之,造成学习思维的匮乏,思维的进取心严重受挫,最终造成思维的惰性。其次,从众行为影响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从众心理”的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在未成熟的中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很大。影响外部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从众心理”。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得到体现,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坚持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则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14.
<正>组织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上课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一系列心理特点,因此课堂秩序难以调控,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中时有发生,可以说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与组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下列举三种组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科学。几年来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教学的必要保证。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于学习有无兴趣与老师的启发、诱导有关,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寓教于乐”,注意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课堂中客观存在着学生的从众行为。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二重性。当前中小学生课堂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养成、影响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及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教师应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鼓励性”班风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诱导性信息的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注意班级群体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从众行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周宇峰 《考试周刊》2014,(17):126-126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是孩子们整个学生生涯体育教学的开端,这时期的体育教学对他们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喜欢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还要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青少年学生一些令人费解的划一行为现象。比如一些同龄人忽然都穿上一色的鞋,理一式的发型,追求一式的穿着等,以致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规范,无形中制约着许多学生的行为。有的学生明知一些事情不对,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众心理和行为。所谓从众心理和行为,是指个体在团体中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团体的影响,而在感知、判断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社会从众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暗示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能够很迅速地引起某一个人不加分析与批判地接受与模仿。从众行为在团体中  相似文献   

19.
周在天 《甘肃教育》2005,(12):10-10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误区 一是从众、无奈心理。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个体的行为在群体压力下趋向于与多数成员的行为一致时的现象,就叫从众。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叫做从众心理。许多学生进入中职也是受这种心理影响,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家长认为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年龄尚小,在中职学一段时间再考虑,显得很无奈;而学生则认为上什么学由家长来定,无目的性和主动性,认为别人都上学去了,我也要上学,显得盲从。反映在学校的具体教学上,教师认为学生难教、学生认为难学。  相似文献   

20.
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激发、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麻雀嘴巴”和“鸦雀无声”的现象,如何认识这两种现象?哪一种更适合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呢?让我们首先从两个课堂教学案例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