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觉得,古典诗歌则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中国是产诗的国度,尤其是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到宋词……古典诗歌的吟哦穿透了中国的历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律诗绝句等古典诗歌的文学样式,来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汗牛充栋的古典诗歌中。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2.
杜纪红 《考试周刊》2013,(18):24-25
<正>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我们的祖先吟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的那一刻起,诗歌就以其形式灵活、言简义丰的特点奠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源头地位,几千年来屹立在我国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所以,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课堂上发掘诗歌的艺术价值,让学生认识古典诗歌的整体美感,体味诗中真情,想象诗画美景,领悟诗言之理,感受诗语之雅,理应成为古典诗歌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我不断探求教学诗歌的有效方法,下面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3.
翻开历史画卷,诗歌是其中最绚丽、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民族的诗风词韵让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成长、成熟。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正所谓文贵含蓄,诗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品味意境是鉴赏诗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优秀诗歌流传于世,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曾出现过《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古典诗歌,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让当代中学生学习这些古典诗歌,去感受这些艺术精品的魅力,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确立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目标,也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诗歌能够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它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炼、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歌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教”,就是通过诗歌教学来“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以诗比民”,“以诗教民”(《经解篇》).古人尚且如此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今人更不应忽视诗歌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法,品味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知人论世之〈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有幸聆听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两节同题异构课,两位执教者同样出彩,更重要的是,两节公开课以不同的解读角度设计课堂,呈现出迥异的教学风格,引发了众多听课者对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考。思考一:古典诗歌教学意义何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散曲各领风骚数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余秋雨先生是这样评价古典诗歌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  相似文献   

7.
正本学期的公开课笔者选的课题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是一首历来被给予高度赞誉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美感。基于单元目标以及诗歌自身特点,笔者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诗歌意境美的体味以及诗歌景、情、理的把握上,希望能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借助意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这种富有凝炼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罗霁 《林区教学》2010,(7):50-51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智慧的审美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浸透着中华民族生命的诗文化,应该最具有灿烂的诗意、夺目的美感和光彩照人的人文精神。如何发挥古典诗歌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的作用,是新课程小学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进而百川归海,真正实现信息时代下教育是"海"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古典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分量不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读以养目,鉴以养心”的目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最近两年来陶渊明的诗歌更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就考查了陶渊明《移居》(其二)诗的鉴赏与练习。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认真搞好古代诗歌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语言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正>古典诗歌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困扰着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和"落点"呢?这次听了各位老师的市属优质课,尤其是湖州二中许琴琴老师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选自余恕诚主编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给我颇多启发。这堂课的"起点"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不衰。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让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诗词妙作——走进学生的心中,是每  相似文献   

16.
万娟 《教师》2008,(19):22-24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和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相似文献   

17.
张阳 《文教资料》2014,(13):1-2
班婕妤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作家,现今流传下来署名班婕妤的作品最具影响力的为《自悼赋》、《怨歌行》及《捣素赋》,后世由这“两赋一诗”衍生出诸多经典的诗歌意象。本文就这三篇作品中的诗歌意象进行探究,论证班婕妤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重分析讲解,轻意境鉴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甚至把诗歌的每一细节都贴上标签,求同轻异,不仅使学生难以领会古典诗词应有的美感,而且抹煞学生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几种常用的方法。一、读出诗词味《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古语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形象地说明了古典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认真阅读这些诗词对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提高文学鉴赏力大有裨益。由于中学语文教材诗歌教学较为分散,因此,可对古代诗歌作一个整体设计,使高三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效益。一熟悉基本篇目、巩固识记内容首先要求熟悉初高中课本入选的基本篇目,做到熟读成诵,并能默写。其次要求识记文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它是复习古代诗歌的第一步。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古诗歌特点 (一)阅读高中语文第五册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古代诗歌的杰出成就。 (二)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根据不同的标准,通常分如下几类。按表达形式分:叙事诗、抒情诗。按来源分:民歌(《术兰诗》)、文人诗(由文人创作的诗歌),按篇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学生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将会从中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现状以及为什么会出现中学生鉴赏能力较低的问题和如何提高中学生鉴赏能力来分析,希望能够给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