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民良 《资源科学》1994,16(4):49-54
本文分析了迁安县经济发展的过程,认为强化资源开发类工业的发展是迁安县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迁安县工业发展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作者认为,虽然迁安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迁安模式对于我国中西部资源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并且据此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汤绍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的“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513001)被批准列入“2005年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计划”。该项目野外工作时间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二马和杏山两个勘查区共完成地表钻探42个孔3729195m及其他相应地质、物探、水工和测量等工作,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4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8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迁安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关乎迁安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对迁安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加快迁安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开发旅游资源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应注意当代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以特色取胜,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的监控机制,并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陈良猷  黄海军 《预测》1993,12(4):11-15
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开发和建设,这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条件。国内外的实践说明,国家资源的开发,城乡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巩固,旅游资源的开拓等等,无不植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因此,发达国家过去工业化的历程中都优先进行交通建设。我国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的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就越来越大,我国矿物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基数过大,所以人均平均矿物量不大,由于多因素影响我国的矿产资源发展,从根本上就是制约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矿业资源面临着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此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勘测矿脉和开采技术两方面进行策略化进步,这样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矿物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工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缓慢,支柱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这些客观因素一直制约着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为西部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面对西部大开发的良好锲机,成人教育独特的教育体制和资源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中必将展示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锂在科技、经济发展中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锂盐生产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丰富的盐湖锂资源与开发前景。认为盐湖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着眼于锂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并就建设盐湖锂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发展锂电池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2007,29(1):2-8
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富集的油气资源没有推动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于全国中下水平,如何将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全国油气资源富集省份—陕西省为例,通过对油气资源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油气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了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西部油气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完善油气资源开发产业链条以规避“资源诅咒”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也开始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迈向知识经济新时代,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联系尤其紧密。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党的十五大和全国九届人大会议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本目的在于要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此。本文拟就人才资源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尽管随着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煤至今仍是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主要能源,它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人们对煤矿资源的开发主要在中煤层,对薄煤层和极薄煤层中的煤矿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薄煤层和极薄煤层中的煤矿资源。本文首先阐述了薄煤层和极薄煤层资源及其开采的状况和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薄煤层和极薄煤层的采煤工艺。  相似文献   

13.
全球资源与气候环境的变化使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甘肃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构建包含低碳指标的工业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Weaver-Thomas模型,对甘肃省工业产业在低碳约束下的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依此对其工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新时期下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衡量标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利用清洁能源、坚持节能减排,才能实现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发海洋这一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宝库也已上升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问题。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到越来越重要。丰富的生物、港口、矿产、旅游等资源,有利的地理位置,显示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海洋运输、旅游、海上油气开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资源开发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灾害频繁、领土争议等困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①实施以淘汰高污染产业、发展清洁及环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②加强包括宣传、规划、环境治理、防灾减灾在内的综合管理;③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生物和海洋探测等技术,走“科技兴海”之路;④大力发展海洋油气、旅游、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一)区域资源的丰富和合理开发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经济空间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是: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西部却极端贫困,天赐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西部的经济振兴带来人们所期待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天赋资源,特别是工业金属矿产,能源等贫乏的沿海地区,经济不断地在崛起,并且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丰富产品在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同时,许多已打入国际市场。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梯度”越拉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盐资源非常丰富 ,除了沿海地区的海盐以外还有很多遍布全国的内陆盐湖。盐 (Na Cl)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所必须的 ,也可以广泛运用于工业及其它各个领域 ,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盐资源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我国民族  相似文献   

18.
傅雷 《中国科技论坛》2007,(12):115-118
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资源城市自身发展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背景,资源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姬洪军 《现代情报》2003,23(4):58-59
文章阐明了信息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指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论述了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市场化是加速实现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20.
2001年3月份,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使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空前兴旺,给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合理利用、开发、整合文物资源,加快城市旅游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