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收藏》2020,(2):173-173
展览展出的常玉作品均为台北历史博物馆推出的限量珍藏版画,这是其完整馆藏版画作品首次在内地公开亮相。40幅常玉精彩画作均以最新高科技的数位微喷技术将常玉画作经典重现,这不但让常玉传奇的一生永久传递于世,也让其艺术可以跨越博物馆之外,让更多人感受画作中常玉的奔放色彩与炽热生命,包含其扛鼎之作《四裸女》《菊》等知名作品。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期,中国画坛最强大最典型而又最复杂的是"吴门画派",简称"吴派"。该派领袖人物沈周、文徵明与著名画家唐寅、仇英,被文坛誉为"明四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可嘉靖以后,该派逐渐衰败,"吴派"传人董  相似文献   

3.
宋元以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流。对自然摹写的纯绘画技巧性的内容被淡化,"诗情"、"画意"、"笔墨韵味"与"金石气息"作为新的审美格调被确立,从而使充满人文精神的中国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它明快雅丽的绘画图案,丰富多彩的器物种类,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造型和复杂的装烧工艺,为历代研究者、收藏家和欣赏者所赞誉,被称为世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它虽产自于中国,但一些珍贵的"大器"却被藏于异国的深宫,长期不为人知。这些深藏在异国的元代青花瓷能否为国人一睹芳容?经过近半年之久不懈的努力,中国收藏家许明先生及其支持者开封市政府终于敲开了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大门,将三件珍贵的元青花迎回开封,实现了让国人一睹其真容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在海内外市场的起伏涨跌,我的认识是:中国当代艺术逐渐扭转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本土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觉醒,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视野中,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兼具中国本土元素与时代风格。从此前当代艺术品大量流到国外并被许多国外的藏家和美术机构抢先收藏于手中的中国当代绘画、雕塑多达千件以上,以及当前如纽约苏富比这样的国际大牌公司在征集如张晓刚、刘晓东等人的作品时都困难重重的事实来看,再一次感觉到我们又走在别人的后  相似文献   

6.
策勤 《收藏》2011,(11):37-41
广东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画坛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活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绘画团体。其高扬"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的旗帜,致力于维护中国绘画学统,树立国画的宗风。画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岭南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晖 《收藏界》2016,(4):96-97
中国历史上的元代,虽然国运不足百年,但它在绘画上却是个成就斐然可观的王朝。其绘画在继承唐、五代、两宋传统基础上,又进一步有了创新和发展。题材上,有山水、竹石、梅兰,尤其山水为主要绘画内容;画格上,突出作品的文学性,强调绘画中的书法趣味与诗、画相结合,融于一体;画风上,重视"古意"和"士气";理论上,既继承宋代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优秀传统,神似胜于形似,又发展了以简逸为上,把自然景物当作抒  相似文献   

8.
张楠 《收藏》2012,(19):178-180
"逸"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唐宋时是以老庄思想为主,追求散逸适怀的文化品格;元明清则是以禅宗思想和审美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力求清虚冲和为理想境地。佛道思想的这种混杂,在中国绘画史上一方面扩充了"逸格"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强调作为人本因素的集合对于绘画本身的主宰。中国绘画的"逸格"从唐代开始就被赋予了  相似文献   

9.
闫立群 《收藏界》2010,(1):91-96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李壮阁 《收藏》2015,(5):174-175
郭万祥,男,河北沧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工商学院工艺美术师,烟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其《荷塘秋色》入选法国巴黎中法文化年"中国当代艺术精品艺术展"并获银奖。2009年8月,其重彩绘画《福禄寿喜》图入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2010年5月参加中日韩绘画艺术交流展。2011年11月,作品《花开芙蓉》获中国文艺"山花奖"。201 1年至2013年先后三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23)
正2016年10月15日,佳士得在北京金宝街的艺术空间举办了开幕仪式,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正式投入使用。"欢迎来到我们的新家!"佳士得全球总裁彭凯南宣布了佳士得在北京的乔迁,同时,新的艺术空间也迎来了它的首展——"毕加索的缪斯和神话"。6幅毕加索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参加了展览。此外,马克斯·恩斯特、费尔南多·波特罗、常玉、朱德群、曾梵志等东西方先锋大师杰作也在展览中亮相。  相似文献   

12.
极限片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它和同是艺术品的中国绘画有相通之处,比如"留白"。1995年,《中国皮影》邮票问世,为配合这套邮票的发行,山西省孝义市邮电局、吕梁地区邮票公司携手推出《中国皮影》极限明信片,一套4枚。  相似文献   

13.
王志军 《收藏》2010,(8):66-71
任何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与飞跃都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华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其他文明的兼容,而绘画艺术为文明的缩影,更直接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宋元时期达到巅峰以后,逐渐复归平寂,其后的800年间学画者非宗宋即习元,鲜见创新,西方绘画艺术虽几叩其门,但难起波澜。  相似文献   

14.
张士增 《收藏》2006,(8):30-31
中国绘画由周泰汉唐至宋元明清,其实一直是重视色彩的,有证可考的秦汉时期,作品大多是色彩斑斓的,唐代更有青绿山水的创立,宋人小品的色彩也令人折服,只是到了元代以后,忽视色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崇拜文人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中国的文人传统常常影响宫廷、文学艺术界乃至民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文人画遂成画界主流,水墨形成逸笔草草的绘画被标榜为上品,其他类型的绘画一般都被贬低和忽视了,这主要原因的确在于文人。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1,(5):107-107
文人画,系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夫画"。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渔隐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设色写意为多。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的一个交集。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  相似文献   

16.
展·讯     
《收藏》2013,(13):160-161
中艺(香港)·黄三大师内画烟壶珍藏展6月11日至7月10日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该展览展出一系列由中国鼻烟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内画鼻烟壶大师黄三大师创作的内画鼻烟壶作品,让艺术爱好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大师创作。黄三大师于1982年开始学习连环画、国画,至今已有30年,师承于鼻烟壶内画泰斗王习三大师。其绘画风格在前辈们的绘画基础上加以发展,秉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吸收西方绘画理念,将中西方绘画融合一体,独创出内画鼻烟壶"墨色网络交织肖像技法",将内画鼻烟壶的艺术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曹东辉 《集邮博览》2009,(11):48-49
石涛(1642—约1708)(图1,清代汪昉摹绘的《石涛执拂小影图》)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中国邮政于2009年3月22日发行《石涛作品选》特种邮票一套6枚(图2)。石涛的一生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他年轻时就数次到扬州;1692年(康熙31年),他51岁时定居扬州,建大涤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作品有不少被搬上了邮票,我们在制作、收集和欣赏这些绘画作品极限片时,会发现有些邮票与原作之间存在着差异。本文着重研究邮票上的中国画、壁画、年画三种主要形式的中国绘画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蔺颖慧 《收藏界》2012,(11):137
2012年9月9日上午,冯骥才在北京画院迎来了自己的又一次艺术大展,此次展览非同以往,它汇集了冯骥才在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四个领域的重要成果,冯骥才自称"四驾马车"。著名主持人张泽群主持了开幕式。冯骥才,一个中国大地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当代著名作家、画家、艺术家、教授、文化遗产保护倡导者与身体力行者。冯骥才是当今文坛少有的横跨多领域并都建树颇丰的文坛大家,他称自己的工作方式为"平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没有体会过马拉加阳光的人,就创造不出立体主义的绘画艺术。"这块孕育了艺术巨匠毕加索的旅游胜地,同样是足球的沃土。马拉加俱乐部,因为去年夏季卡塔尔王室成员阿卜杜拉·纳赛尔的入主被戏称为"西甲曼城";因为波尔图三连霸教头费雷拉和夏季逾1700万欧元的引援,它被寄予进军欧洲赛场的厚望。但是加了钞票、加了球星、加了名帅,马拉加独独欠缺加把劲。这座一年300天阳光普照的城市,依然没有看到光明和希望,22轮过后,这支球衣赞助商是中国品牌的球队依然名列西甲倒数第一,即便他们在此前的转会市场上得到了德米凯利斯和阿森霍等名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