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先后在欧洲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最终于1815年取得反法战争的胜利。反法战争给英国经济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激烈的劳资冲突,特别是卢德运动的再次爆发.向英国统治阶层敲响了警钟。如何应对日益剧烈的劳资冲突,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面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史学界的重视。两个世纪以来 ,各国史学家对涉及法国大革命诸问题各抒己见 ,研磨不辍。方方面面的论著虽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亦称得上浩如烟海。因而 ,若在法国大革命研究上立意创新着实不易。近读马生祥教授《大革命与现代化 :1789— 1830年的法国》( 1998年 8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全书 31万字 )一书 ,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了 1830年的七月革命。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下限 ,史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法国旧制度下的农业与工业经济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交学界对法国大革命研究的严重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旧制度下的各种历史状况,譬如对农业和工业经济状况的看法不一致。人们往往认为,经济停滞和人民生活普遍贫困是加速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据笔者研究,在大革命前的近百年中,法国的经济状况比起以往来大有起色,并正在走向繁荣。 本文着重研究了旧制度下农业和工业的状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经济的繁荣造成的阶级间的不平衡,逼着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投身于大革命。  相似文献   

4.
刘文博 《文教资料》2011,(22):92-9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不是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本身的记述,而是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书中托克维尔叙述了自己对法国大革命从爆发的原因、革命的性质到革命结果给法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关于法国大革命,作为历史学家的托克维尔有他自成一家的看法,但是身为政治家的他不免会受到出身及其阶级地位的限制,所以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重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论法国》一书中 ,约瑟夫·德·梅斯特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国大革命观。梅斯特从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 ,以“神意”来解释法国大革命 ,强调大革命是神意对法国的严惩和重塑法国的手段。同时 ,他还力图证明法兰西共和国的无效的旧制度下君主制的良好 ,以此为波旁王朝的复辟提供理论基础。对梅斯特法国大革命观的探讨 ,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梅斯特的政治思想 ,也可以为我们全面评价法国大革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法国大革命头两年(1789-1791年)的区域划分与行政改革是法国政治现代化开端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分四个部分加以阐述和剖析:一,旧制度末法国行政区划的弊端及其特点;二,1789-1791年的区域划分与行政改革;三,地方政府机构的民主选举及其斗争;四,余论。文章最后还指出,法国今天的区域划分和行政组织基本上承袭了大革命时代所开创的区划和行政组织,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革命头两年的区划和行政改革决不会有今天法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法国大革命被神话的外衣下有极其丑陋的一面,路易十六--这位无辜地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牺牲品的法国国王,曾经为化解国家财政危机而励精图治,为支持法国大革命而拥护君主立宪,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位国王,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新占典主义美术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大革命的积极参加者。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大卫主要是借用古罗马的题材,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制造舆论,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评论家的热情赞扬,他们称大卫为“当代的拉斐尔”,说他“以其天才加速了革命的到来”。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大卫参加了当  相似文献   

9.
游戏时间到!     
下图是一幅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请你找出下图隐藏的9处错误。特别提醒: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在《论法国》一书中,约瑟夫·德·梅斯特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国大革命观。梅斯特从保守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神意”来解释法国大革命,强调大革命是神意对法国的严惩和重塑法国的手段。同时,他还力图证明法兰西共和国的无效的旧制度下君主制的良好,以此为波旁王朝的复壁提供理论基础。对梅斯特法国大革命观的探讨,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梅斯特的政治思想,也可以为我们全面评价法国大革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期,法国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对于为什么会发生法国大革命这一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考量分析.“托克维尔之问”给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动员、制度不断转型的现实中国以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是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为前提的.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知识经济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断言能否成立、知识能否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能否克服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等.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力图揭示知识发生经济作用的特点以及知识经济有别于其他经济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是高效率资源组织技术和组织手段为前提的经济,它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在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支配劳动被劳动支配资本所取代,技术创新成为新经济发展的灵魂,知识产权化、证券化,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经济的矛盾关系将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迎接新经济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新政治经济学是在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等问题时不将制度、法律、意识形态等排除在外,并采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内生地分析制度、法律、意识形态等,是一门横跨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学家对新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强调采用现代经侪学的工具、理论和方法对政治、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新政治经济学的广义定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对政治的影响;(2)政治对经济的影响;(3)采用现代经济学的工具、理论和方法研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问题.其方法论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个人主义;二是经济人和理性选择假定;三是将政治看作交易关系或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在促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这对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既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尽快实现强县富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某种经济体制的失效,根源于其背后的经济理论是错误的,是某种具有神话性质的理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一种具有神话性质的理论,这种理论通到新制度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的严重挑战.而1978年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以及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蜕变,实际上被解了传统的计划神话.人类的经济行为正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回归。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and of high technology,especial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together with the adiUStment of the USA government's policy,New Economy came into being in 1990s in the United States.As a new economic formation. New Economy is information\knowledge economy in essence. New Econom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ive periods marked off by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New Economy has its own characters and we should adopt an objective attitude towards it.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喜雪 《高教论坛》2005,(4):74-76,105
要上好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性经济理论和迅速变化的时代性内容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不断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中国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只有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 教育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