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隐形课程通常包括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坐标、思维方式、信仰等等。认识隐形课程的特点及其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隐形课程,又称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是目前课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自开始研究这个概念及其效用以来,隐形课程已表现了它强有力的态势,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其作用极为显著。许多德育理论专家认为:隐形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比任何正规课程(formal curriculum)都来得有力。 一、隐形课程的概念 很显然,隐形课程是相对于显形的正规课程提出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课程。早在本  相似文献   

3.
张勤 《成人教育》2005,(8):43-44
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德育是一个不间断的链。成人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成人教育对象中储存着可观的隐形德育资源,研究它不仅有利于挖掘和利用,还有利于将被遮蔽的假隐形德育显露出来,让真正的隐形德育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隐形课程具有多样性和潜在性。把握隐性课程的涵义与特点,认识设计隐形课程的重要性,这对于小学英语课程结构的合理设计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隐形课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如何把握和运用好隐形课程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本篇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隐形课程具有多样性和潜在性。把握隐性课程的涵义与特点,认识设计隐形课程的重要性,这对于小学英语课程结构的合理设计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隐形课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如何把握和运用好隐形课程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本篇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目前显现课程的开发利用做得比较好,但是对于隐形课程就不够重视了,在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平台搭建、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培训及各种保障措施上都做得不够。鉴于此,高校英语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务必要重视隐形课程的开发利用,创新隐形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大力开发网络隐形课程和现实隐形课程,加大隐形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隐形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从而构建大学英语隐形课程教学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部分班主任只重视显性德育的功能和作用,而忽略了渗透隐形德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但会降低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效率,也难以收获最佳的德育工作成果。因此,班主任应深化教育改革思想,在专业化发展中加强运用隐形德育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隐形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的优势互补,不断促进初中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对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以德治国”思想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出发,分析德育课程体系中的认知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形课程及其各自在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剖析隐性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宽泛性、可操作性,以此来揭示隐形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组刘坤 《黑河教育》2013,(10):71-71
在阐述体育隐形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体育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体育隐形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以及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必须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既需要显性的学科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形课程作支撑。隐形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无形之中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隐形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大学隐形课程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素质教育必须以大课程体系为载体,既需要显性的学科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形课程作支撑。分析了隐形课程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讨了隐形课程的意义及作用,提出了建设隐形课程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3月6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公布《德育工作委员会2009--2010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立项申报办法》及《德育工作委员会2009—2010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立项申报指南》,开展2009~2010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研究。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在实习实训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方案实施研究等38个职教德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成为本次专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思想品德课中的隐形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人为本”(而非以知识为本)的课程价值理念。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常常以隐形状态实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细节的处理中,浸润在对知识的探求中,融合在师生的交流、合作、对话中。思想品德课中就包含着丰富的隐形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开晓莉  盛鹏飞 《考试周刊》2013,(62):165-166
实行学分制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学分制的实施,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使原有的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实效性,重视多渠道的隐形教育,切实加强高校隐性教育育人功能探究。本文对学分制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学分制下高校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学科教学也应该紧紧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德育的隐形渗透,可以从正确的认识方法、正确的态度、高尚的情感和文明的行为几个环节进行恰到好处的渗透,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我校借鉴学科教育课程化的某些优势,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将其设计转换成导向明确的、持久影响的、且又可以进行有效评价的德育课程. 一、凸显文化对德育课程的浸润 1.以物态文化建设为基础,重视德育隐性课程的扩张,赋硬件以生命.让校容校貌塑造课程文化.学校是生活的学校.学校极力构造课程物态文化,树立"让文化浸润德育"的思想.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校园成为隐形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有效、规范开展德育工作的保障。本文结合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的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德育工作要求突出德育与教学的一体化,突出德育工作的全员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突出德育资源的丰富化,突出德育途径和评价的多样化。只有德育课程化,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才能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些新问题,结合南方医科大学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德育应特别重视教育阵地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不断加强对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教育四个阵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