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旗手     
航宇 《生态文化》2011,(4):22-22
对于他这样一个人,也许你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浩瀚的时代长河中,这个人是可以称得上旗手的,无论他的过去还是他离休后的那些日子,这个人总是把自己训练得相当精彩和完美,把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呈献给施甸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而属于他的仅仅是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斗笠,除此之外再一无所有地告别了他所热恋的土地,悄然地离去。  相似文献   

2.
张冀 《职业圈》2014,(19):99-99
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像是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人—样,谁会去注意他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有极其深刻的根源和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打造,与企业的命运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3.
面对越来越猛烈的经济大潮的;中击,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法宝。如何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突出企业精神的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重新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重新崛起韩民青一个世纪以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在持续着对现代文化问题的争论。究竟如何认识现代文化的历史本质、矛盾和危机?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会怎样?中国新文化建设应循着一条什么道路前进?这都成为人们思考、争辩的焦点。本文...  相似文献   

5.
肖坦 《职业圈》2014,(2):6-7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被解释为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始终处以领先地位的“核心专长”。这种核心专长,我以为不是“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能够担当的,历史证明,是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软实力只有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才有根,才给力。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把企业文化视为一种目标而不是一种手段,从而误导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辛勤翻译诗作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外文书店,在众多的中国文化名著英译本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译者杨宪益、戴乃迭的名字。 这对夫妇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把中国的优秀文化精品译成英文传向世界;又把一些重要的世界名著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他们为促进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杨宪益先生在中国文坛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饱学学者,而且还是一位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他的童年生活、求学经历、异国婚姻乃至把酒当茶、随口赋诗等等都有许多可称道的故事。人们一提起杨宪益,自然会联想到他在外文翻译和外国文化研究领域的成就以及被誉为“酒仙”的美名,因为这是构成杨宪益形象密不可分的两项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打造职业化团队。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强企。以文化融合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我认为应重点坚持“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内容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制度文化来约束人。用精神文化来凝聚人,用物质文化来塑造人,推进文化“落地”。  相似文献   

8.
一场发端于美国金融业的危机现已扩散至全球各行业,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逐步受到影响。那么,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危还是机?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如何在本次危机中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持续有效地推进“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9.
黄河 《职业圈》2008,(4):51-5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10.
刘力  周岩 《生态文化》2009,(2):F0004-F0004
常熟市虞山林场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双丰收。如何保持蓬勃发展势头,在飞速前行的快车道上不减速、不出轨,实现恒久不衰的长远发展目标?虞山林场选择了文化立场战略。他们把涵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和职工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把链接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全部纳入先进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连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打造具有虞山特色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14,(22):52-53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企业文化?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而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企业文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全民族的精神核心,鼓舞干劲为国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塑造一个既是民族的,又是企业的,还是个人的精神理念,为此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超越管理、运营、治理的、治心,它是道,而不是术。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关的概念,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一点,但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至今也未有一致的意见。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古今中外有百余种,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主要指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文化一词引申为  相似文献   

13.
佚名 《职业圈》2010,(13):94-94
你希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一个“抓手”吗?你愿意进行企业文化的层级“定位”吗?你能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拧成“一股劲”吗?  相似文献   

14.
姚卫东 《职业圈》2011,(36):25-25
企业文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是文化、经济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企业没有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要把他当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因为当代的企业管理已经冲破了先前的一切传统管理模式。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出现。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来源于人,企业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人,企业文化规范的对象还是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研究并解决企业中人与企业是否适应,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企业中的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和支撑,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可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整合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军 《职业圈》2014,(2):10-12
先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它是战胜困难的顽强信念和强大力量;在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它是前进的动力和广阔的前程;在企业日常运行中,它像空气之于人,像阳光、水分、土壤之树木花草,维系着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企业如果没有先进企业文化,那么正常运转将难以维持,发展壮大更无从谈起。如何建立先进企业文化呢?笔者以为,先进企业文化应当把奉献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不是一件漂亮的外衣,不能通过提炼几句文化理念、设计一套漂亮的文化手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体现。企业文化是拿来用的,不是给人看的。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个性十足、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企业文化昵?就炼化企业而言,其基本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19.
何谓“文化”?好比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对“文化”也许就会有一千一种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个如此宽泛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唐踔 《文化学刊》2010,(6):74-78
文化交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中国民族文化的不仅仅是大好的机遇,同时还有更严峻的挑战。牢牢地抓住机遇,勇敢地面对挑战,多措并举,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