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使用文学作品来接洽作品与生活的桥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是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与写作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使用文学作品来接洽作品与生活的桥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是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与写作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从小抓起,不断积累训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保证。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写作能力。俗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搞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写作是阅读的具体体现,是阅读的外化形式。它们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只奇葩,缺一不可。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活即语文。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才有活力。新课标赋予了作文教学新的内涵:"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通过设计、指导、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素质,真真实实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要有效地提高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消除怕写作文的心理,使其愿意写作,应该和语文核心素养同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使其作文时有材料可写;重视"说"与"写"等,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大语文"教育观告诉我们:课外的阅读、写作、交谈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运用。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架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桥梁,架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并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一、在课外阅读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薛丽芬 《成才之路》2012,(11):37-37
正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意思是说,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写作服务。因此,阅读教学要抓住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实现阅读与写作双向发展,才是"大语文观"的导向集中体现。一、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搭建写作平台在实际工作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阅览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知识延伸,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如在教学《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贯通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文本中"阅读与写作"有效迁移的训练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促写于无痕,逐步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契合具有必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当前阅读与写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本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原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起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应重视作文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在第一学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其重点要落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孩子乐于表达;要落实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是吸收、厚积的过程,写作是倾吐、薄发的方式。"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地联系,阅读与写作两块内容占据了语文教学半壁江山。据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革故鼎新,要立足于初中生的学情,聚焦阅读和写作两个版块,通过多管齐下将阅读和写作完美地契合起来,依托阅读拓展初中生的文学视野,汲取优秀阅读素材的精华,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以实现对谋篇结构的学习和积累,以读促写,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中读与写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4.
阅读之我见     
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语文能力的获得是从长期而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活动中得到的。其中,读是理解感悟的唯一方式,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可是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其实,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二者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足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有可带动阅读。阅读的多寡,对写作  相似文献   

15.
马晓艳 《考试周刊》2013,(66):51-51
<正>"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又一直都是令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觅得一汪清泉、一股活水。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议患不明",意思就是要博览群书。阅读是一种能够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作用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吸取营养,积累写作材料,并找到写作的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语文观"下的"浅阅读"作为一种语文阅读方式,其定义具有层次性,其教材具有广泛性。在社会各界普遍批评这种阅读现象的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将其变成语文课堂的"帮手"。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意识,给学生传递"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焕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写作与阅读关系密切,互促互进。因此,要有效结合语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必须合理利用语文教材,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加强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其挖掘和积累生活素材与阅读经验,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及阅读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写作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写作教学观,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写作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激发写作欲望;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的空间,获取更多的写作信息;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文评价观,摒弃评价标准的模式化,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观,转变写作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我们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常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因此,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守好"阅读阵地",以便攻克"作文难关"。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品读语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给人的美感;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技巧,并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关注生活,展示自我;把时间留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阅读量,以丰盈其作文资料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