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挫折教育:适时渗透,培养学生认识挫折的能力;组织活动,锻炼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走出挫折的能力;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挫折的能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挫折承受力,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过硬心理素质、磨练他们意志的最好途径。鉴于当前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现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挫折。要教学生认识到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  相似文献   

3.
陈明强 《考试周刊》2012,(73):127+31-127,31
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正确认识挫折、挫折的原因、提高耐挫折能力等入手,分析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性,探讨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优势,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瑞 《文教资料》2007,(6):174-175
本文就如何提高青年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探讨了学生挫折心态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论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如学习上的挫折、人际交往上的挫折、就业挫折、经济挫折和人格完善挫折等。针对以上挫折提出了相应的挫折应对策略,具体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挫折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整自身抱负水平、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宣泄方法以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等。期望通过这些策略能使大学生耐挫力获得提高,使其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语文教学是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挫折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挫折是一道调味剂,遇到挫折时要有勇气面对,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心,不畏惧、不妥协。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认知及社会阅历等限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本文根据高职学生遇到挫折后产生挫折心理的各种表现,分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的原因,结合挫折教育现状,提出了矫治高职学生挫折心理的策略,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8.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意识。这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正确的挫折意识。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不可避兔的。这样就使学生有足够的应付挫折的思想准备,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教给学生对待挫折的具体办法,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实际能力。其次,加强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学生缺乏理想,常常就会为一些小挫折而失意。一旦有了远大理想,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为理想去奋斗,从而善待挫折。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我常组织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如“我的理想”,“逆境成才…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的认识分歧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学生是否缺少挫折 关于这一点,有的人认为现代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缺少挫折磨练,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任何挫折打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而有的人却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纷纷出现,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并不缺少挫折,缺少的是教育者对处于挫折失败中的学生所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苏南地区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均承受很大压力,出现受挫心理。须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受挫折现状,分析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论述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设挫折情境,设置有针对性的挫折承受力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挫折的两面性与挫折承受力 (一)挫折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 中学生若对挫折处理得法,就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意义.首先,挫折能激发学生的行为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  相似文献   

15.
姚远 《教书育人》2010,(6):23-24
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伴随挫折。虽然学生的经历较浅显,但也会遇到诸多挫折。由于学生的经验浅,抗挫折能力弱。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使学生明白,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难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在生活、学习中不怕困苦,不怕挫折;使他们懂得,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勇敢面对挫折,才能够实现其目标。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抗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的全面教育不能缺少挫折教育,应在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承受挫折的勇气、战胜挫折的信念、克服挫折的行动、挑战挫折的实力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是长沙市砚瓦池小学挫折教育的主题。近年来,该校在突出德育首要地位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遂宁师范学校102名在校中师生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中师生遭受挫折的成因有两方面一是素质性挫折,二是境遇性挫折.针对学生受挫折原因,积极开展了对中师生进行挫折耐受性训练和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9.
挫折对学生的心理既能产生有益的作用,也会妨碍学生学业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创设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培养学生树立直面挫折的意识,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