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应希腊科斯塔斯·基里亚西斯基金会邀请,《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李胜先总编于2006年5月29日至6月4日接受该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文化大奖并访问雅典。期间,采访了希腊文化部长乔治·武尔加拉基斯(Giorgos Voulgarakis)。  相似文献   

2.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为呈现吉列隆父子对于爱琴海史前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贡献,特别于即日起至2013年1月举办《希腊铜器时代的历史图象——吉列隆父子复制文物展》。  相似文献   

3.
应希腊科斯塔斯·基里亚西斯基金会邀请,《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李胜先总编于2006年5月29日至6月4日接受该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文化大奖并访问雅典。期间,采访了希腊文化部长乔治·武尔加拉基斯(Giorgos Voulgarakis)。记者:请部长阁下介绍一下希腊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现状。乔治:希腊和中国的现代文化关系是建立在两国政府1978年9月22日签署的双边文化合作协定基础之上的。希、中双方定期签订的这个文化协定的执行计划,规划并确定了具体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执行计划侧重于文化、艺术、档案、图书馆、科技、教育、体育、青年交流以…  相似文献   

4.
先秦兵家人文主义精神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兵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表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观念;主张不战而胜、兵不血刃而天下亲,表现出追求和平与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倡导诡诈与仁义辩证统一,对敌人用诡诈,对士卒与百姓施仁义,体现其惩恶扬善,去邪扶正的道德追求;既重天道,又重人道,主张去鬼神、任人事,具有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口号,蕴含了厚重的民本与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5.
宗世昊 《寻根》2021,(2):4-8
酒文化在陆上丝绸之路大致按照向南和向西两条路径传播,在酒文化传播的诸多构成要素中,尤以酒与酒具的交流呈现出中原与外域、边塞与内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构成了唐宋丝绸之路酒文化的基础。唐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果酒西传"唐宋时期酒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唐国史补》的说法,各个地区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酒:"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文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期。古风时代是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神话在这一期间形成,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亚12众神统治希腊人的信仰,并至今被各国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提及;文学艺术中,诗歌、雕塑、壁画也初具规模;哲学家泰勒斯打破了人们以往“以超自然的方法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成都旅游的文化定位,应该与成都的历史文脉传承相一致,与成都文化的基本性质及地方特色相一致。基于此,成都的旅游文化应定位为“中国西部的优游天府”,并建设“长江上游文明之源——古蜀文化”,“江源水文化”、“春回锦江”(锦江花市)、“古代东方音乐之都”、“四合院休闲文化”、“乡村林盘文化”、“蜀茶道”、“蜀酒道”、“旅游购物天府”等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8.
唐代以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窗口,如晚清、民国期间大量的留日学生与旅日文人,如“封建”等词汇正是经日本翻译而传入中国。今天,当我们重新思考、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涵义,展开往昔这一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之时,更加促使我们反思中日文化交流中放送者与接受者这一身份的置换之缘由。因此,对日本五山文学这一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的研究,也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一词是人们最喜爱应用的一个词语,有的人由于不知文化一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社会上无论出现了什么事物都冠以文化,以示文明高雅,这种现象谓之“泛文化”(又叫伪文化)。伪文化之泛滥与社会上的庸俗、媚俗、鄙俗和恶俗相关联。空口无凭,举例为证:收藏旧时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小说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编演妓女电视剧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烁 《世界文化》2014,(8):54-55
如同衣食住行一般,沐浴更衣同样也是人生的必备之事。公共浴室并非是中国独有的沐浴文化,人们在这里放松自己,愉悦身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从最初的便民作用逐渐衍生出不同的社会功能。澡堂现已成为各国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不错选择。桑拿浴传入中国,首先是从北欧。湿桑拿浴从土耳其传入中国,因而被称为土耳其浴;干桑拿浴从芬兰传入中国,因而亦称为芬兰浴。而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也拥有着独具一格的澡堂文化。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姜炎文化与粟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寻根》2003,(1):30-33
文化。上述观点中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即炎帝部族是姜炎文化的创造者,宝鸡渭水流域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本文认为姜炎文化是姜炎部族在距今约7000年的宝鸡渭水流域创造的原始农耕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地域文化。大约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时,炎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姜炎文化进入兴盛期。到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时,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败给黄帝,姜炎部族与黄帝部族融合,姜炎文化与姬黄文化开始交融,并形成了华夏文化的主体。再到距今约4000年左右,黄帝部族的一支后裔周人与姜炎部族通婚,姬黄文化与姜炎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产生了更为先进的…  相似文献   

12.
世文 《世界文化》2001,(1):11-13
巴黎因其拥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而被誉为充满梦幻的艺术之城;因其统领全球时尚,又被封为世界城市的女王;因其环境优美,建筑物多姿多彩,素有花都之称。据传,巴黎之名与希腊神话还有一段渊源: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是个美男子。由于他拐走了绝代佳人——希腊斯巴达王后海伦,引起了长达10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最后毁灭了特洛伊城。帕里斯也是神射手,曾一箭射死希腊军中的大英雄阿溪里斯。古代居住在塞纳河流域的高卢人崇拜威武的勇士,喜欢以他们的名字为地方命名。西岱岛的高卢人,更选中帕里斯这个名字来称呼自己居住的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希腊文化年”重要活动之一,主题为“迷宫”的希腊《漫画与现代艺术展》日前在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亮相。该展通过希腊当代艺术的展示,使中国和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公民之间更多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15.
李舫 《文化市场》2007,(1):30-31
2006年的中国, 是文化中国,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焦点、看点,2006年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三大现象可圈可点:一是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之年,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高扬为证;二是文化大事件频仍发生之年;有首个文化遗产晶的到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证;三是文化现象典型化呈现这年,有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选秀恶搞日炽、学术大众化普及化、收藏拍卖跟风、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等等为证。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对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关键词作出梳理。也期望与读者交流辨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酒的地位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  相似文献   

17.
邸永君 《寻根》2006,(5):136-141
琴,亦称古琴,琴身多镶以美玉为饰;或云王母娘娘曾邀诸神抚琴于瑶池,故又称瑶琴,是我中华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乐器。古人以琴棋书画为四雅,而琴居其首;文人又终身与琴剑为伍,有“琴心剑胆”之目。其于助我先人承载文化、传播文明、交流情感、排遣幽怨、陶冶情操等方面,作用远远超出音乐本身,早已演化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颇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竞技,同时还是重要的文化盛会。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时,希腊政府首次提出“文化奥运”的概念,旨在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传达和复兴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们对希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了解。  相似文献   

19.
奥运:创意文化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典奥运会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古代希腊的化和现代希腊的风采。雅典奥运会给人的第一启示是,奥运会不仅是金牌的竞争,更是化的“竞争”;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化、超等级、超地域的巨大狂欢节,是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主题性国际化活动,是世界各民族化艺术尽情展示交融互惠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刘梦溪 《寻根》2009,(3):4-6
我近来对国学和相邻概念所作之辨析,不是表示我反对国学,或者不要国学,而是主张国学无须太热。20年前的1988年12月15日,我在《中国文化》创刊词里写道:“与学界一片走向世界的滔滔声不同,我们想为了走向世界,首先还须回到中国。明白从哪里来,才知道向哪里去。文化危机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临眉睫的当务之急。如果世界同时也能够走向中国,则是我们的私心所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