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嬗变的基本要素,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载体和遗传密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起来的大学,作为革命老区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红船精神与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两大革命精神,二者各具特性,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有所区别,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沂蒙精神和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又始终贯穿着创新、奋斗、奉献的伟大实践,二者一脉相承,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精神源泉。沂蒙精神与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展现和升华,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铸就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对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沂蒙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论断,结合沂蒙精神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紧跟共产党、热爱子弟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启示我们,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价值。近年来,临沂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把沂蒙精神融入办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学科平台建设、融入社会服务、融入高等教育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沂蒙精神重要讲话作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以沂蒙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以沂蒙精神凝聚群众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沂蒙精神培育青年学生,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铁道兵精神和沂蒙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传承这两种革命精神不仅要深刻地意识到二者蕴含的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深厚的军民情谊,同时还应看到二者在形成缘由、创立主体以及精神内蕴层面存在的不同。深刻理解铁道兵精神和沂蒙精神之间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和高度把握二者的内涵。新时代应大力挖掘和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推动铁道兵精神与沂蒙精神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彰显了党群同心的巨大力量。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体现了其厚重的价值意蕴。沂蒙精神的孕育生成凝聚了党群同心的历史伟力,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推动了沂蒙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助推沂蒙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事业的发展,助力革命老区奋进新时代。从对各个时期沂蒙精神价值意蕴的历史考察中可以得到以下现实启示:无论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党的领导始终是关键,要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党群同心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开辟沂蒙革命根据地65周年及庆祝建国55周年,2004年7月28日至30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济南军区政治部、山东省军区政治部、临沂市委联合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社、山东省出版总社,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沂蒙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央、山东省、全国革命老区和临沂市的专家学者共200人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继1991年、1997年、2002年三次沂蒙精神研讨会之后的第四次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以沂蒙精神与全面建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临沂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大学精神与产业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还能没有大学精神吗?这似是没有疑问的。然而,应有与实存并不是一回事。人们并不难看到死气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大学,还有俗气充斥校园并排斥着大学精神的大学。说来,大学对自己精神的理解也很不一样,至于如何在培植自己的精神则更不一样。大学有大学精神,中小学何尝不应有自己的精神,一个事业单位、一个企业单位又何尝不应有自己的精神。大学也许更需要精神,更应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为什么这样需要、这样独特?大学不仅在传播真理,而且它应站在开拓真理领地的最前沿,无疑,真理至上、学术至上应是它的一面旗帜。可是,这面旗帜并非在每所大…  相似文献   

12.
遵义精神的灵魂是超越.围绕勇于超越的精神,指导超越的思想基础,实现超越的道路,引导超越的理想信念等方面,遵义精神的内涵可总结为:实事求是的思想、独立自主的态度、为民奉献的信念、勇于超越的精神.即“求是、自主、为民、超越”八个字;而遵义精神的外延则包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民主集中、和衷共济的集体主义精神,求是遵道、机智权变的思想智慧.遵义精神与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毅隐忍、厚德载物,心怀天下、追求和谐”等传统精神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性格之精髓的生动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3.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先进群体意识。沂蒙精神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展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沂蒙大地的展现。沂蒙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从古代到现在,一代又一代沂蒙人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使沂蒙精神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14.
15.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发展观已由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观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的精神层面发展成为人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精神可分为两种基本层面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特点。在人发展中所起作用也不相同,忽视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必须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起来、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某些现代西方批判理论家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控制、支配、统治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造成社会的生存、发展及文化危机,把科技推到“原罪”地位。而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和精神,政治意识形态长期占据话语霸权,科学素质和精神亟待提高,因此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科技批判理论。而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极其丰厚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观点也值得商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建立在早就发达起来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早熟而缺乏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是现代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的人文精神应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应从知识、精神、能力三个方面同步进行、全面发展,而其中"精神"的培育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本质包含着探寻自然、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探寻人世、求善的人文精神.两者交融互补,保证了人类实践发展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是创业者开拓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与培育是当代大学创业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人类社会早期不是孤立自存、互不关联的,而是本固融合的.由于近代社会割裂二者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恶果,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深感有其融合的必要性.因为二者融合会起到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既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又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在我国现阶段更需要这两种精神的融合,运用它可以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与伦理价值观,合情合理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歌德诗剧《浮土德》是以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成长为线索的,文章从理性和欲望的相互制约中分析"浮士德精神"的成长。浮上德精神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以,人类社会的精神成长也是理性与欲望即灵与肉的双重建构下得到发展与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