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对阅读及阅读教学作了新的定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对话成为语文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质性规定.目前,由于对对话肤浅甚至歪曲的理解,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对话出现了不少误区,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对话,真正实现师生、生本的有效对话,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对话理论出发,通过对对话和阅读对话本质及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阅读教学中阅读对话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宏珍 《考试周刊》2012,(92):49-4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以说,“对话”已经成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的本质做了准确的解读,“对话”成为语文阅读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材编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组织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对话,是相互信赖的精神的交融;对话,也是教学相长基础下的相互切磋。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仔细品味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教学的对话,总会发现种种问题,时时会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对话。那些对话看似热闹,其实只不过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那么,怎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如何确保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是现代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统一在这个核心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是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动态的交互系统。王富仁教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那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师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因而,倾听,可谓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可谓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热点话题,承担着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形式创新的期待。就其运用于目前中职语文阅读课堂上的研究和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本文试以一线教师视角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让"对话"真正融入语文的几点建议:打破形式,以学生为对话主体;紧扣学科,教师引导对话;重视自我沉淀,在对话中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2001年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界掀起一股研究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热潮。不同层次的研究者广泛开展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与摸索,本文试就近三年的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对话是在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阅读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韩秀焕 《成才之路》2010,(11):I0020-I0021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全新理念。这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标理念的审视下,  相似文献   

14.
当前.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这一观点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对话理论,给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话.给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语文对话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师以大量的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新课标主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本内容,注重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针对传统的“传话式”教学,新课标开创性地提出了“对话式”教学新理念,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6.
曹沸 《现代语文》2007,(10):71-72
回顾语文阅读教学历史的进程,这是一个不断地在反思、探索与改革中迂回前进的过程。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对话理念,更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奠定了当代阅读学的理论基础,创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带来了阅读教学策略的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8.
对话是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阅读教学的本质也是对话,有效的对话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肤浅走向深入,进而提高阅读效果。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与编者对话等途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鸿鸣 《教师》2014,(35):82-82
"对话"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表现,是语文教育功能的延伸。将"对话"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设计中,可以将语文阅读学习生活化,让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哲理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也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