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音乐美育简单说就是音乐的审美教育,它是按照音乐美的规律,通过多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培养、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促进他们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音乐美育能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柏拉图说过:"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美育对维持、培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美玉 《亚太教育》2019,(11):189-190
音乐是反映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人们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心灵上得到寄托,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还是幼儿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智力和情商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陶冶情操——音乐教育的德育与审美功能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已经走进了作曲家的灵魂,或许我们不知道引发作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按照新大纲规定,“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是中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和核心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传统的“听唱法”和“视唱法”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一套与其相适应的、符合音乐教育规律与特点的,又能真正体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方法。结合几年来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一…  相似文献   

5.
刘红梅 《四川教育》2008,(10):24-25
艺术是心灵的倾诉,可以拨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借声传情,可以表现人类多种细微复杂的情绪:喜悦、悲凉、深沉、哀怨、恬静、壮观、忧愁、思恋……可以说,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坚持情感体验原则,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6.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心灵与感情,培养学生没有“人我之见”和“损人之念”的人格。音乐是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愉悦身心的功能。学校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音乐素养的重要阵地,钢琴课程则是音乐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艺术鉴赏能力,实现个人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简要分析了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课程中渗透音乐素养的积极作用,在探究了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同时,指出了在钢琴教育课程中渗透音乐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及审美教育,并对培养儿童美好心灵和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作用。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欣赏、表现、演唱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  相似文献   

10.
随着音乐教学的深化改革,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审美教育就是美感教育,是人类自我教育的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培养人的感知、鉴赏和创造美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而它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教育指导音乐教学,并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便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体。音乐教学通过音乐艺术的各种特定的表现手段(节奏、旋律、力度、速度、音色、和声、曲式等)将美的特质诉诸于学生的感情、心灵、思想,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本文仅从音乐教学审美情感的理性升华、音乐教学内容的美感作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的多项思维三个方面,论述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实施审美教育。 一音乐教学审美情感的理性升华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应该知道,音乐特定的音响变化与人特定的情感存…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音乐非语义性和非具象形的特性,决定了音乐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在教育中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节奏、丰富的和声等等触及审美主体心灵,引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丰富审美主体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塑人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音乐作为艺术,最具情感性,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品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审美教育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蕴含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要素、各种表现手段做出整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表现音乐的丰富内涵,鉴赏音乐。使学生不仅现在受益,而且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这种审美教育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作音乐的能力 ,而且能促使人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 ,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审美教育既有自己的特殊功能 ,又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现培养人的共同目标中 ,它们既不可分割 ,又不能互相取代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 ,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蕴含着明显的德育功能 ;而良好的道德教育又有助于正确音乐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2):48-49
正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心灵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懂得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是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当然,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直接通过声音调动人们的感官,作用于人们的心灵。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悟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情感教学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和作用,针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以期在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完成对音乐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艺华 《文教资料》2006,(11):196-197
文章通过阐述音乐美的特性与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的无可替代的功能,而要使这些功能充分发挥,必须牢牢把握音乐教育的“审美”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音乐审美教育深层次的功能,积极大胆地探索音乐审美教学规律,揭示音乐审美教育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音乐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何广风 《中小学电教》2011,(12):137-137
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音乐真有这样神奇的功效吗?答案是肯定的。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情趣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