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但是,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得情感上的协调一致,实现理想的师生心理位置互换,还未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常常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当你兴冲冲揣着教案准备授课时,学生却由于前一堂是活动课而大汗淋漓、身心疲惫地趴在桌上,或因考试刚结束而情绪亢奋不能自抑,甚而对课题不感兴趣而无精打采……面对这一切,正需要教学者互换心理位置,然而往往有“别扭”现象,“流水不畅”。这也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看成只是被动纳物的…  相似文献   

2.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但是,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得情感上的协调一致,实现理想的师生心理位置互换,还未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心理位置互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心理位置互换即心理换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实际出发,去理解对方、体察对方,去分析对方的行为动因。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心理位置互换的实质在于求得对他人的了解、理解和谅解,以实现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准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这是师生达成心理换位的前提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内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这一时期典型的心理特点。首先,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成熟感和…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位置互换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兴和县教研室方玉奎兴和县第二中学王景亮心理互换是说,一个人应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体会其所思所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心理位置互换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互换,从作者的角度、所处地位、位置、环境去感知...  相似文献   

5.
社会在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应该采取全新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教育。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心理,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情感心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影响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形成和建立起什么性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起着主导作用,而师生交往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而且也应致力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是作好教学工作及其它教育工作的心理基础。 心理位置互换即心理换位,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实际出发,去理解对方、体察对方,去分析对方的行为动因。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心理位置互换的实质在于求得对他人的了解、理解和谅解,以实现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所谓心理位置互换 ,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那种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 ,从受教育者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并激发学生产生类似的行为反应。亦即达到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叠加渐进的效益 ,即发展起教师与学生间“忧乐与共”的行为来 ,促进教学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首先 ,心理互换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有利于获得教育的整体效益。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理位置互换 ,就要求教师着眼于每个学生所认知的东西 ,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构 ,把他们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换句话说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之间 ,存在着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其中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 ,师生关系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知识传授关系 ,更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交流、情感交流关系。本文拟对课堂情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做一初步探讨。一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情感起着主导作用 ,它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情感是最能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群体心理状态 ,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 ,在学…  相似文献   

9.
面向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旨在通过认知互换,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能学懂,学以致用。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理解计算机相关概念和方法的问题,提出基于认知互换的教学模式,使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教师从初学者-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从教师自身的本源出发,研究如何能让学生快速理解晦涩的计算机课程。本文以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互换为基础,研究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是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探索,通过认知互换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来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很强的一种内动力。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智力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认识活动,又有情感活动。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使学生处于积极心理的状态,在充满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变化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生活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融入作家所创设的情景中,感悟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从而激发情感意识,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情感教育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吴淑莲 《成才之路》2009,(20):95-95
所谓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在心理课堂认知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调节,提高数学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昵?经过多年的心理课堂教改实践,体验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心理位置互换是最佳方式。“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境地和心理位置上,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推测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即我国俗语中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种方式的益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进而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的情境呢?笔者认为,应创设"导情一煽情一燃情一践行"的情感场,润泽心灵,唤醒情感,实现情智相生、情理相融、情通理达。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创设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语文知识授受、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学情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和情感需要的了解和调控.  相似文献   

15.
理解是人对自己的思想内容及其建构过程的反思。教学是师生在教育目的规定下共同对课程内容的认识途径和策略进行理解的过程。教师在理解学生和文本中理解自己,学生在理解教师和文本中认识自己。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自我理解的进步过程。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在理解课程内容过程中理解自己,也在理解教师的过程中理解自己,从而得到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正是在理解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建构思想,拓展情感,矫正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进步。  相似文献   

16.
语文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情感、闪现思维火花、发现疑难问题、实现主体性的角色本位。  相似文献   

17.
情感因素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感情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把情感教学放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充分发挥情感的催化作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标为主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施薇骅 《现代教学》2006,(10):37-38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感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情感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应该视为情感教学的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精神、品格、审美特点的形象化阐释。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性化思维,在教学中有一个感染与感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一定的角色,除了思维参与外,还需要有心理与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特定的情境设置。一、教师与学生、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情境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水平、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与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创造相应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某一情境,参与思维与情感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情感则是合作的心理基础。教学过程缺少了情感,如同植物生长过程缺少了阳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注意对师生情感的培养和运用,既体现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也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技巧。一、情感的效应———学生爱学你的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一般会爱学他所教的课程。这种“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广泛存在。我校教学考评委员会曾在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内容是让学生写出“你所喜欢的老师”、“所喜欢的课程”。尽管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