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近来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提法,人们各抒己见,有大加赞赏的,也有人表示怀疑:学生是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那岂不是要乱套?本文试从“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注意尊重和了解学生”,以及“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三个方面对这个热点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一、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教育首先的着眼点应当是共性。“教育有统一的教育目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组织,并在统一的时空内进行。”但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也为人…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在历来的教学活动中,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虽然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余地,但主动权仍然控制在教师的手中。我们根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和“创新教育”、“和谐教育”的教学理论,改变了原来的“法官式”提问形式,把课堂提问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中心任务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学生工作也应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思想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教育教学思想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模式,即充分发挥学生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工作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只有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套和衔接,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总体目标。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客观上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转换教师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就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较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即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如在教学《秋天…  相似文献   

5.
生物新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其符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最新进程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新课程呼唤高中生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开拓创新,倡导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拓展渠道,睿智探寻生物高效课堂的“给力”之源,逼近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给力激“活”学生探究兴趣;活动参与:给力激“活”学生智慧潜能;评价激励,给力激“活”学生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历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那就是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变“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历史教育不再以知识学习为惟一目标,而是以人格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历史教师应演化给学生“有血肉的历史教育”、“充满人性的历史教育”、“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7.
教育应“以人为本”,教师要注意言行,尊重爱护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研,给“差生”机会。  相似文献   

8.
儒家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其“仁者不忧”“为仁由己”“践履躬行”“因材施教”“教者必以正”等教育主张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诸多启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是获取真知的实践起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让劳动教育给学生成长赋能,给家庭教育缓解“焦虑”,青阳县第三小学牢固树立“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的意识,因校制宜,通过“五个加法”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从本质上说,是强调“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符合教育的本质的,遵循这一理念来实施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就需要我们以“生活化的学习”为准则确定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31日楚天都市报以《一声“蝗虫”好伤人,老师给学生取绰号惹麻烦》为题,报道了发生在武汉市汉口某学校的一起真实事件:吴女士的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取绰号“蝗虫”,同学们跟着叫个不停,结果伤害了孩子,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家长被迫给孩子转学。这类事情在中小学绝非偶然。有一些老师好给学生取绰号,好当众揭批学生的劣迹,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取笑学生,并以此为教育学生的惯用方法。他们给学生取的绰号千奇百怪:如称爱打瞌睡的学生为“猪八戒”、“瞌睡虫”、“瘟鸡”;称反应慢的学生为“榆木脑袋”;骂屡犯错误的学生是“…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宽松教育”是一种通过给学生提供宽松氛围以培养其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扣实践。“宽松教育”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局部实施”、“全面实施”及“调整”三个阶段。为确保“宽松教育”目标的达成,日本政府围绕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的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自身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空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为“生所不欲”留有余地,恰恰是教育之所欲.  相似文献   

14.
孙永刚 《新疆教育》2013,(3):197-197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既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也是我们办学应追求的目标。要落实健康教育的理念,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创建“幸福校园”。只有创建“幸福校园”,才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基于这一想法,多年来,我校坚持“给学生美好童年,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为目标,积极构建校园文化“三和谐”,  相似文献   

15.
理智的教育者认为应该“给学生一杆枪”,而不应该只“给学生一头猎物”.“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现代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下面就《有序数对》这一节课的教学,阐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学案”助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自主研读,独立思考找疑点  相似文献   

16.
我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提出“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我们还推出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学生“养成教育”成绩册,使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孩子成才积蓄力量。为了给学生营造自主成长的氛围,我们结合年龄特征,突出教育创新,努力使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红领巾网站、校长小助理、校园“十佳百星榜”等为载体,通过开展“金点子”“爱我二小”“才艺展示”“科技创新班”“小翻译家英语班”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发展、学有所…  相似文献   

17.
曹海永 《湖北教育》2003,(23):22-2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校和学生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曹海永 《班主任》2003,(6):12-1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  相似文献   

20.
曹海永 《湖南教育》2003,(18):28-29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