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莫娆 《广西教育》2014,(41):99-99
正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笔者从阅读教学、口头表达训练、写作教学3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鉴赏,如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的作文,表现出词汇贫泛,语言平淡、枯燥等现象,甚至出现词不达意,语序混乱等。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通过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输出信息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首先简要介绍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然后指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影响,最后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相关知识、教师以身作则和组织语言实践活动等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在刚刚接受教育时,受启蒙老师影响最大,会在今后发展之中对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素质的表现。在当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教学语言的关注力度不够,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好语言,从而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勇 《教师》2014,(32):36-36
教师语言是向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本文提出规范性、情感性和生动性三个方面的语言教学原则,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引领个性——激活语言表达灵感;巧妙模仿——挖掘语言表达的个性魅力;大胆想象——启迪学生语言表达入境之美三方面入手,唤起学生的个性觉悟,引领个性发展,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从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感染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提高小学生对于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兴致盎然的开启语文学习新模式,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靠学生对语言多感悟、多积累、多运用。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教学,是思维不断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序地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树立学习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汉字以及中国语言文化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学生之后学习各个学科都起着重要的奠定作用,对学生之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方面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对课堂语言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生动形象、自然得体、幽默诙谐、悦耳动听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感教学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蕴含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在此谈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修养教育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语言学科的本质属性上来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关键的,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侧重于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训练,淡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4个环节,其中说占得比重很大,它要求学生接到问题后,用极短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迅速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鲜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想说、敢说、会说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当然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艺术的教学语言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能聚焦为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满足学生对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审美期待.课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媒介,所以要注意:1.语言表达上的科学性;2.语言表达上的启发性;3.语言表达上的美感性.从而练就一口艺术的语文教学语言,把学生带进无比瑰丽的语言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开展成语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语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结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成语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弱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矫正语言缺陷,更好地开发弱智儿童的能力,这是我们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低年级就开始重视句式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语言训练,让弱智儿童掌握规范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入手,详细体阐述语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征,通过语言特点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情感性等方面表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以阅读课本为基本教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往一些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时,会将阅读与写作视为不同的板块进行分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应摒弃这种教落后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实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为前提,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情感的沉淀,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强化。本文就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