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的传媒业实在是太缺乏太需要准确有效的数据了.业内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业外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这传媒业的水是深还是浅.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关于传媒业的数据多年来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难出来,偶有一些零散信息,也是像雾像丙又像冈,让人欲信还疑。但这不能成为不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测评出台的理由.因为它会对传媒业的决策等带来严重的误导.贻害深远。真实的统计数据和基于真实数据的科学测评.在竞争加副.改革深入的今天.尤为让人期待。  相似文献   

2.
“巴黎的浪漫,不在于大街上有多少亲密的恋人,而在于它曾经见证过多少浪漫的故事。”曾在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法国办事处和法国旅游局驻中国办事处先后服务达10多年之久的段正湘先生这样诠释巴黎的浪漫。弥漫在巴黎上空的浪漫中,有一份是属于中国人的。准确地说,是属于1919年到1923年在巴黎及周边地区生活过的一群中国人,这群人用少年志气、青春热血,挥洒出一份别样的、不可复制的红色浪漫。他们当时的身份,是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出现,使法国对中国的影响,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反现代派     
【主持人语】当埃菲尔的铁塔计划公布后,立即受到巴黎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嘲笑和反对。他们感到这么一座钢铁怪兽屹立在巴黎的上空,会完全改变巴黎的景观以及巴黎作为一个文学艺术之城的浪漫色彩。多年后。当埃菲尔铁塔已经作为现代巴黎的地标而无论从巴黎哪个角度都躲不开它那高耸的黑影时,曾经的反对派莫泊桑干脆选在埃菲尔铁塔里面吃午餐,他说:"这是巴黎唯一看不到埃菲尔铁塔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提起云南民歌,人们就会想起《小河淌水》。这是云南的天与地,云南的情与爱,云南的灵山秀水共同养育的美妙旋律。半个世纪以来.这首最有云南味儿的民歌以钢琴曲、抒情乐、舞蹈、花灯乃至散文等不同的方式四处传播,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它代表的是浪漫,是自由,是每个人心中最纯洁的那片真情。然而,你可曾想过,《小河淌水》会成为一个造福云南人的产业。让我们一起走近邵筱萍,听她讲述一首民歌是如何撑起一片产业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2-25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侯.不但会凭空给自已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55-55
纽约、巴黎、东京……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城市都是浪漫和时尚的代名词,而对于我,一个在外企工作的MM,它们只是一个个工作的地点,在公司设于这些城市的公部间飞来飞去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朋友羡慕我年纪轻轻就已经到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我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收藏品时,更是会眼红不已。可他们怎么会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出差就像喝咖啡闻起来香,喝起来却是若的。  相似文献   

7.
冯天江 《大观周刊》2011,(37):23-23
有“乐府双璧”美称之一的《孔雀东南飞》给我们讲述了一出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刘兰芝、焦仲卿最后为了他们纯真的爱情而双双殉情自杀.历朝历代来倾倒了多少有情有义的少男少女们。我认为《孔雀东南飞》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广为传唱.除了上述原因外.更在于诗歌中时时处处高扬的一种反抗精神.虽然最终刘兰芝、焦仲卿在封建家长专制的高压下不得不选择以死抗争,演出的是一出人生悲剧.但在诗的尾声部分中“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实际上就是封建家长专制向忠贞的爱情的让步,更为浪漫的是作者想象刘兰芝、焦仲卿魂化为鸳鸯.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传达出作者对未来世界的一个展望——有情人终会成眷属.忠贞的爱情一定会最终战胜封建家长制的高压.  相似文献   

8.
也谈浪漫     
世人常谈浪漫,我常听、常看。有时看浪漫者,从头到脚无浪漫之形,也无浪漫之气;再看环境,污秽嘈杂,也难生浪漫之意。由此看来,浪漫对人生不可多得,它应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因我无浪漫之情怀,也无浪漫之机遇,觉得浪漫不可企及,但是斗胆谈浪漫总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9.
侯燕 《新闻三昧》2004,(10):12-14
2004年的夏天注定是不平凡的,拥有百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回到了它的故乡——希腊雅典。古老的雅典城包涵了太多传奇的神话,美丽的爱琴海又让它多了一分浪漫,在这样一个神奇而又浪漫的城市举办的奥运会将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法兰西个性     
在很多人眼里,浪漫、宽蓉、开放是法国人的代名词。但在我看来.个性张扬才是法兰西民族的最大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4,(6):43-43
1953年,盛田昭夫第一次出国旅行时就想过,公司的全称“东京通信工程株式会社”不适于用在他们的产品上,它太绕舌了。即使在日本,他们也要把它简称为“东通工”.但是在美国,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出这两个名称来。英译的公司名称是“Tokyo Telecommunication En—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不只是在讲述一段或狂野或神经质的爱情,以及一些或粗鄙或浪漫的边缘人生活细节,它同时还进入了新桥的文化地理语境作为游客,你无法想象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天气去新桥。这地方一定要挑晴和的日子前往,最好是在5月的初夏,黄昏或夜晚。即使在头脑中一千次想象过新桥,但那都不是它真正的样子。它是第一千零一种,亦即它自己的本来面目。新桥长不到300米,宽不到30米,单看这规模和格局,不要说不够资格称特大桥,勉强算在中规中矩的大桥当中,排名也多半是非常靠后的。但它却是巴黎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桥,也是外地人玩赏巴黎风光的必游之地。这样的殊荣,从它建成已  相似文献   

13.
国内的传媒业实在是太缺乏太需要准确有效的数据了,业内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业外的人想通过它来了解这传媒业的水是深还是浅,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关于传媒业的数据多年来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难出来,偶有一些零散信息,也是像雾像雨又像风,让人欲信还疑。但这不能成为不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测评出台的理由,因为它会对传媒业的决策等带来严重的误导,贻害深远。真实的统计数据和基于真实数据的科学测评,在竞争加剧,改革深入的今天,尤为让人期待。  相似文献   

14.
初读李世琦先生的文评作品,有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后来要了他的文集细读.发现他的文思果然别致。格调也不同于流俗。平日里看惯了一种文体样式.渐渐地被它同化.就会不由自主地养成对它的认同意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风气甚至传统。风气和传统都是惰性气体。容易让人懒惰.所以在一种风气或者传统里写作的人.若不小心很容易养成重复自我的习惯.因为重复自我是一种自给自足,不必耗费多少心力.就能长篇大论信口言说。近20年来中国流行气魄宏大、理论精到的文评作品.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向外国文艺家学习的虚心和成绩.并且其中有思想有见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确实不少。但也有些作品常常是长着同一副面孔.一本正经的沉闷.让读者看了犯困。我想.这类文评的作者大概过于重视文章的套路规范.把本无定法的文章写得如依法炮制.浅层次地重复自己.思想作平滑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喧嚣的都市待得久了,很多人都会心生倦怠,想收拾行囊一个人去旅行,想找一个清净之地游山玩水,让自己疲惫的心静一静,歇一歇。我也时常有过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特别大,诸事不顺的情况下,这样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但没有想到的是,无意间与《于丹生活感悟》这本书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浮躁的心也安静了许多——因为,风景不在别处,它就在你的心里。  相似文献   

16.
吕向梅 《大观周刊》2012,(39):238-238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逐步知道了要想学好英语,不需要多读.体会它在和人交流时的的感觉,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种族的碰撞     
片如其名.《撞车》给人的观影感觉.就像在看一个失控的十字路口,每辆汽车都想尽快通过,互不相让.看得人捏了一把汗,直担心那些车随时会撞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4,(8):26-27
我们这些导演,电话特别多,我们一般怕两种电话,一个是怕想当演员的人来电话,一个是怕记者的采访电话,因为记者的采访登出后常常会变形。  相似文献   

19.
“情感报道”该是近几年来报纸出现的新文种——我找不到什么现成的词来给它归类,只好用“文种”这个词来表示它的不同凡俗。这是一种用各种文体杂交出来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 先说它的内容。它是报道人的.但却并不报道人的事迹、经验、成就,所以你无法将它归到往昔的人物通讯的文本里去。在内容上,你说它是真实报道吧.人名、单位可是子虚乌有。一个真实的人如果顶着个假名,尚且难以把握他的言行;一个文章里的人若再挂着个假名,其人其事就更难免被作者信马由缰地演绎了。对于这类报道,你说肤浅吧,它可是已经深刻人的隐私中;你…  相似文献   

20.
文学在思考什么?作为巴黎大学哲学系教授,阿尔都塞的学生以及阿尔都塞学派的批评家皮埃尔·马舍雷在他1990年出版的这本书的标题中,向每一个读到它名字的人发问。每个人对于文学所思考的对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或多或少地总会归于高尔基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文学就是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