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f小调超级练习曲第10号》就像李斯特本人那样耀眼、充满激情且富有诗意,它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优秀的炫技性作品之一。早在1824年,13岁的李斯特就创作了这首曲子的简易版本,并且将该作收录在12首练习曲的曲集中。15年以后,在他作为技巧大师生涯的高峰,他出版了该作的修订版本,经修订后的版本要求钢琴家有卓越的、几近超越极限的技巧。(舒曼被李斯特的练习曲所深深折服,以至这样描述道:“练习曲所表现的狂暴与恐怖的效果,意味着几乎需要10—12位演奏者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2.
里盖蒂作为二十世纪的代表性音乐家,其钢琴练习曲作品集的问世打破了二十世纪早期近50年中西方音乐界没有出现以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集为代表的钢琴独奏练习曲集的沉寂,从而再次树立钢琴练习曲在器乐独奏作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部练习曲中,里盖蒂从没有停止过对作曲技法的创新,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他创新创作手法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3.
练习曲作为钢琴作品中特殊的一类,有种种不同的题材和内容,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在技术上具有特定的训练目的,它比较倾向于技术性;而另外一种则为音乐会练习曲,在前者的基础上派生而来,将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性巧妙的融为一体,使之逐渐演变发展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作为最具有炫技特点的二十三首钢琴练习曲,李斯特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这些练习曲的特点,其中《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二《轻盈》是李斯特最精美的音乐会练习曲之一。在李斯特的钢琴创作中,无处不彰显着他个性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舞》从曲式结构、旋律、调式调性、织体、速度与力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这首练习曲的分析与研究,展现这首作品独特的魅力。也能为以后的学习与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Op.72这套练习曲集的技巧性和音乐性都非常丰富,是钢琴学习者学习肖邦、李斯特等高难度练习曲很好的过渡教材,这套练习曲中第二首作品是一首训练左手快速跑动的练习曲,本文通过技巧演奏、音乐处理以及踏板运用等三方面对这首曲目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者学习这首作品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重要代表作——《超级技巧钢琴练习曲》是其风格的初次体现,其中的作品之十f小调练习曲,更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以这首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演奏的处理方法以及情感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这首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帮助演奏者能够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7.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音乐会练习曲最能凸显其演奏技巧方面炫技性的特点。他认为,每一首作品都要包含不同的内容与形象。所以,在出版之前,他为每首作品都添加上了相应的标题。本文将从作品简介入手,对作曲家如何表现《轻盈》的音乐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侏儒舞》的演奏技巧、李斯特的突出贡献论述了《侏儒舞》这首作品。李斯特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的、冗长的纯技巧性练习,而是以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倚音、顿音、八度音等交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  相似文献   

9.
李斯特是19世纪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涉及各种体裁的作品,其中,音乐会练习曲作为他钢琴作品中独具代表性的体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的《轻盈》为研究对象,以作品的曲式框架为脉络,从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织体、力度和速度的术语内涵理解等几个音乐要素,展开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钢琴演奏以及钢琴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作品33号的第一首展开研究,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和他的音画练习曲进行简介浅析,主要围绕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11年创作的、在他音画练习曲作品集中素有"悲壮的独白"之称的作品33号的第一首,对文章将从这一首作品的民族特性及演奏技巧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究,更多的挖掘这一作品33号第一首的内在艺术。  相似文献   

11.
"钢琴之王"李斯特以艰深的技术,丰富多彩的旋律线条恢弘大气的音乐风格著称,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更是惊人惊叹。  相似文献   

12.
在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中,音阶是所有演奏法的基本,是李斯特演奏技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跟音阶一样,分解和弦也是演奏技巧的根本;双音与和弦的洪水式使用法,不仅能引发华丽的效果,同时也不会使音的流泻变得很暧昧;八度音奏法与断奏,也是李斯特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作曲家尼古拉·凯帕斯汀是20世纪新生代作曲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八首音乐会练习曲》创作于1984年,是他风格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也是在当今各大钢琴比赛中经常被选用的作品。本文以"凯帕斯汀音乐会练习曲Op40.No2演奏分析"为主题进行研究,试图分析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演奏特征。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凯帕斯汀的音乐风格及八首练习曲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谱例从曲式、和声、节奏三方面对该曲进行具体剖析;第三部分笔者根据个人演奏经验总结了该作品的技术难点和练习方法,深入探究作品的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今天,钢琴作品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李斯特是著名音乐家,他的钢琴作品演奏技巧丰富,风格富有个性特色,具有极强的借鉴与学习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李斯特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李斯特钢琴作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肖邦练习曲Op.10号中的12首练习曲创作于1831年至1836年,1837年出版。其中Op.10.No.3速度徐缓,曲调优美,是一种触键练习曲。起初,这首练习曲并没有冠名,后来肖邦在听古德曼演奏此曲时感念祖国,将此曲命名“离别”。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该作品进行曲式以及教学进行分析及研究,为该作品提供一些演奏上的总结和经验,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肖邦练习曲Op.10号中的12首练习曲创作于1831年至1836年,1837年出版。其中Op.10.No.3速度徐缓,曲调优美,是一种触键练习曲。起初,这首练习曲并没有冠名,后来肖邦在听古德曼演奏此曲时感念祖国,将此曲命名“离别”。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该作品进行曲式以及教学进行分析及研究,为该作品提供一些演奏上的总结和经验,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阿尔坎练习曲Op39.no12,又名"伊索的飨宴"。它选自阿尔坎十二首小调练习曲的最后一首。这首练习曲不仅充满高超的技巧性,另外还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容。整首练习曲,阿尔坎使用不同的变奏手法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对该首练习曲的创作技巧以及技术分析,来研究阿尔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大师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鉴赏两首作品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了解两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演奏片断,学生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9.
"练习曲"是指作曲家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它往往只是依据单一的动机写成的。最早系统地创作钢琴练习曲的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所创作的《12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很多曲子都带有"练习曲"性质;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后,又有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创作的迄今为止最为艰深的钢琴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晶 《华章》2010,(25)
双音是演奏钢琴音乐作品的一种常用技巧,在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鬼火"中,双音将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起来,其相当高的演奏难度对每一个钢琴演奏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鬼火"中双音的简单阐述,来论述如何更好的弹奏"鬼火"中的双音技巧,表现音乐,充分的演绎李斯特这首钢琴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