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很早就被心理学家研究,但是对自我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很多心理学家都曾试图对自我下定义。本论文立足于我国心理学现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在自我及自我参照效应方面的新进展。随着对自我研究的深入,发现自我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文化下包含的成分是不同的,进而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试图更加深入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2.
自我研究是近年来逐步进入教育研究领域并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正式的研究方法,是指教师本人在自身的教育叙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文章以叙事的笔触讲述了“我”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剖析了“我”如何认识、建构与发展专业自我的知行历程及阶段特征。研究表明,教师对“专业自我”的认知及建构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外"自我表露"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当中重要的行为表现,是表达和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有关"自我表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心理学理论非常丰富,中外学者从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对"自我表露"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自我表露的相互性、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表露创伤性经历等,目前中国学者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与国外大致相同.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自我表露"的影响成为研究的发展方向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研究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自我效能感的本质、功能、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走向,为自我效能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来源于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围绕其内涵、如何测量以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等方面。对于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向,对于进一步开展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我解释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其历史不足20年。该文从自我解释研究的背景入手,简要介绍了自我解释的内涵和自我解释效应的认知机制,之后分别阐述了以往关于自我解释的研究,最后提出自我解释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业自我妨碍成为自我妨碍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业自我妨碍进行研究。将从四个方面对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进行综述: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我国学生自我妨碍的状况和特点、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及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崔彦群 《文教资料》2009,(2):121-123
自我研究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众多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形成了许多富有争议的论断.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几个不同方向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略述一下国内近几年的自我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我解释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解释是指学习者向自身做出解释,以理解新信息的一种认知活动。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解释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更好,这种现象称为“自我解释效应”。文章从自我解释效应的影响因素,促进自我解释和自我解释的心理机制三个角度出发,回顾了以往关于自我解释的研究。最后,提出了三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自我系统研究中自我动机,自我表征类型,自我表征源泉,工作自我概念,自我系统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自我系统研究的基本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