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田间小路上、  相似文献   

2.
王伟进 《考试周刊》2012,(82):193-193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在游戏中还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玩沙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之一,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童年的快乐,同时又能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各类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动作技能、语言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民间游戏是农村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其智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踢毽子、跳格子、打陀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力的象征。丰富多彩的玩沙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强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本文针对目前幼儿玩具日益科技化、电子化、价格高昂化的现状,特别指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幼儿玩沙玩具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了玩沙工具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玩沙活动中利用废旧物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形式,学前期的儿童就要以游戏为主,剥夺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则会窒息他们的童年生活,将导致他们发展得畸形.鉴于角色游戏与幼儿主体的密切联系,从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与幼儿主体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正面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鹤琴先生曾明确地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国必先强身,要强身应注意幼年的儿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健康第一”是幼儿园首要任务。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各类游戏蕴藏着发展和教育的契机。在体育游戏中,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纲要》也直接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实,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那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又如何发挥游戏的作用呢?本文试从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谈谈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的经验,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刖是住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牛活的早期经验。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角落,都被教帅尽町能地利用起来,设置成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概括化的情感倾向。研究儿童的游戏首先应当从考察儿童游戏的诱因与动机开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天然的生活方式,想想我们的童年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自主游戏中玩耍、快乐、满足和发展的。因此,游戏应该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是他们天性的表露,我们应该把这种游戏构成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引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但是事实上,很多幼儿园忽略了幼儿游戏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幼儿年龄小,正处于玩乐阶段,心智不够成熟,天性好动喜欢玩乐。在幼儿发展的关键阶段,要遵循幼儿喜欢玩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游戏,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兴趣,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也通过益智的游戏活动起到了教育的功能,一举两得,所以幼儿园应当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使幼儿园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幼儿园始创于1952年,是一所独立建制的江苏省优质公办幼儿园。1998年异地新建后,目前在园幼儿501名,教职工62名,其中专任教师37名。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坚持“为幼儿健康、快乐童年奠基”的办园理念,构建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育人环境。依托本地绿色生态资源,打造体现绿色育人理念、强调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自然天性、以“健体、健智”为核心目标的幼儿园课程,发展幼儿个性,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幼儿园始创于1952年,是一所独立建制的江苏省优质公办幼儿园。1998年异地新建后,目前在园幼儿501名,教职工62名,其中专任教师37名。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坚持“为幼儿健康、快乐童年奠基”的办园理念,构建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育人环境。依托本地绿色生态资源,打造体现绿色育人理念、强调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自然天性、以“健体、健智”为核心目标的幼儿园课程,发展幼儿个性,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顾春燕  王晨蕾 《文教资料》2006,(18):173-174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分为两种,一类是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自主游戏;一类是教师组织的、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手段游戏或教学游戏。本文认为自主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都非常喜欢的活动。游戏既能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等的发展,还能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当孩子们进入到幼儿园后,幼儿园则会有一系列的游戏陪伴他们快乐成长。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游戏教学展开分析,希望给同仁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完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愿地参加游戏活动,既是学习,也是劳动,更是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陈鹤琴老先生说的:“儿童以游戏为生命。”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根据《纲要》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将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愉快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活动是儿童教育、生活的主要方式.<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抵制那些急功近利的、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做法,要保证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游戏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传统民间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游戏,对幼儿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因为幼儿的主体性,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目的在于创设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生活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祖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所共有和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许多经典的优美的游戏给多少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使游戏在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明确,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广大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着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一种课程模式来加以实验研究,在课程的组织方法、手段方面,开始注意体现“多样化”、“个性化”、“个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