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夸美纽斯著作中提出,要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校园里可以少些抱怨、吵闹和无益的劳苦,多点悠闲、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生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生本理念下教师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3.
正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可见,只要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少教多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笔者认为,只有先有了老师的"少教",才会有学生的"多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如果喋喋不休唱主  相似文献   

4.
<正>何谓"少教多学"呢?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把"少教多学,变灌为导"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精心安排课前预习提前预习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经了解,多数教师也注重让学生提前预习,但  相似文献   

5.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6.
李亚民 《广西教育》2014,(9):104-104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理想境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如同生本教育方兴未艾一样,现代教育技术也在发  相似文献   

8.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里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校园里因此可以少些抱怨、吵闹和无益的劳苦,多点悠闲、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但是,怎样才能少教而多学呢?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及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尝试,各有心得与收获。我认为教学手段上的改善应该是最直观、最有效、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单继林 《安徽教育》2010,(10):39-40
<正>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可目前有些学生认为"上语文课无用",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临时抱佛脚,而老师常常辛辛苦苦  相似文献   

10.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而传统作文教学按照“教师命题—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模式机械重复,教多学少,学生苦,老师累,效果差。教师要用智慧“少教”,引领学生积极“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打造师生共赢的写作场。一、兴趣导航,激发写作情愫  相似文献   

11.
<正>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我理解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上,学生想学、乐学,教师主要是组织、引导,这样上课不辛苦,也不用加班加点,还有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  相似文献   

12.
王国斌 《学子》2013,(7):132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夸美纽斯)今天,我们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应当仍然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一、确定目标明要求: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这样学生和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历史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尝试着进行少教多学。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地做到少教多学"。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感想时所说的:"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为此,我在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讲学习。这俨然成了传统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在现行语文教学中“多教少学”是客观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其实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也是一个动态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怎样去把控这一过程,使课堂教学能够有序、高效,这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和挑战。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有这样的表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种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能够实现"少教多学"。  相似文献   

17.
朱凡 《成才之路》2014,(3):16-16
正多年来,少教多学,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教学的理想和追求。早在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指出:"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学过程平淡乏味,极大地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教师教得累,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不好。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好学、多学、乐学,快乐健康地成长呢?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白俊红 《考试周刊》2009,(43):224-224
“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是教育学的奠基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种教育或教学,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的建树或知识的获得。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学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王媛媛 《语文天地》2011,(23):58-5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灵活使用比较教学法,把同一专题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摆脱传统的"单篇"授课模式,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