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张岱年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也就丧失了民族的凝聚力,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良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有其思想基础,必须对...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教育战线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首先,要加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教育。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是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爱国者思想感情的基本特征,是爱国行为的动力。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面对发展的差距,面对霸权主义者的压力、渗透,比较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在各个领域中全面加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教育。像我们这样第三世…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教育,须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个是培养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忧患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正面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教育的主要方面。但同时,还必须使学生树立新形势下的忧患意识,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以此作为激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的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锻炼了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如果丧失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就丧失了民族自立的根基.一个民族的人民必须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胸中充满自卑情绪,妄自  相似文献   

5.
田建国 《教师博览》2002,(5):8-9,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青少年既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既能够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培养开放的爱国情怀,增强“全球意识”;进行新的国家安全观教育;加强民族前景和传统化教育,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蒋妍敏 《考试周刊》2011,(21):21-22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他们用这种民族精神保护法语、推广法语,以保护法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曾说过,历史是爱国心的源泉。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民族团结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进行民族自尊心教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集中地体现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气节)方面,其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及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以  相似文献   

9.
浅论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大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有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教育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努力成才。  相似文献   

10.
<正>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及自信心通过了解我国生物学发展史、生物学成就及生物科学家的事迹,如1976年袁隆平院士培育出了杂交水稻,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人在高科技领域为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及自尊心。2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明确了吸  相似文献   

11.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也是我们抵制西方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也是我们抵制西方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活动目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是一种精神的纽带,还是一种包容与兼收,更是一种继承和创新.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指出:“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相关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给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读懂孩子在做什么,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跟随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受世界许多国家民众的喜爱.考察和研究中日文化古籍、文化巨人、文化精品在国外的传播状况和影响,有利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拓宽学术研究视野,重新评价中华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美德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瑰宝.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操、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蕴藏着前人无数智慧心血,是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浓缩,历经岁月的打磨,到了今天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教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高青年素质,应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入手。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全球竞争,坚持艰苦奋斗,养成惜时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一、思想道德素质(一)政治素质1.政治常识:初步了解基本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国情的有夫知识和国际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常识。2.政治态度;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邓小平理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中华民族,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具有民族回结意识。3,政治表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二)思想素质1,世界观: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