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1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铁的性质是初三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讲述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单质,再安排一章铁,使学生既学习了一定的非金属单质,又接触一些金属元素的知识,一方面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因为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拨的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第一节铁的性质的学习也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等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的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2.
李雪梅 《化学教学》2003,(11):34-35
1教材分析 1.1地位和作用 铁的性质是初三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讲述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单质,再安排一章铁,使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非金属单质后,也接触一些金属元素的知识,一方面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因为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拨的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第一节铁的性质的学习也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等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的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本章之前,教材已经讲述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单质,在此处安排一章金属铁,使整个初中的化学教材既有一定的非金属元素知识,又有一些金属元素的知识。这样,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就比较完整了。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5.
方向东 《化学教学》2000,(8):30-32,44
1 本节教材背景本节教材是高二上学期第三章《铁》中的第一节 ,在此以前 ,我们已经学习了钠、镁、铝等典型的金属元素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2 教学对象现状分析(1 )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和《镁铝》二章时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 ,但对过渡元素还很陌生 ,对次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的金属元素的性质缺乏了解。(2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学习 ,加之是重点中学的学生 ,素质较高 ,有学好化学的愿望 ,愿意动手实验 ,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但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铁的知识,如铁的性质、几种铁合金、生铁和钢的冶炼。在高一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碱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本章第一节又学习了镁和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金属钠是碱金属的代表元素,本节设置在第一节学习有利于巩固运用第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和吸热反应等知识,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版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九章<探究周期律·构建周期表>. 1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章位于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板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卤素、硫、氮等非金属与铝、铁等金属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氧”、“氢”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碳”一章的教学,介绍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内容不仅跟“氧”、“氢”两章密切相关,也是这两章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氧、氢两种非金属元素,主要介绍它们单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而碳元素则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元素知识体系,作为今后认识其它非金属元素的标准和实例。2.补充和发展了前两章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一级过渡。例如把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提高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理解。由元素、单质的概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三课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人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本课题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堂课的重点是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实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学会从化学视角来认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是学生在掌握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理论知识,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了解了研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含同种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初中学习过氯离子的检验等,这些为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本节教材以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为载体,构建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模型,突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后面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碳是学生连续学习的第三种非金属元素。跟前两种元素(氧、氢)不同,碳的单质是固体。因而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学到一些固态非金属所特有的物理性质,同时还能学到有关固体之间的反应,溶液之间的反应,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 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元素,在小学自然课、植物课和前面两章的教材里,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已获得了不少有关碳的知识。例如学生已经知道空气里含有二氧化碳,碳能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都放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3.
说“硫”     
方景毅 《化学教学》1999,(12):25-27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位置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氧族元素》的第一节.人教社95年版本,P.62~P.66页.2.本节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本节与第一章已学过的《氯气》相似,都是研究非金属单质.教材按硫元素的存在形式、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为顺序编写,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学好《硫》,不仅为学好硫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是学习氧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基础.学好氧族元素,将在卤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销的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几种销的其它重要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钠的性质,了解了钢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及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通过初中化学的教学,学生虽已具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初步知识,但还有不少内容是他们不熟悉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2)使学生掌握钢…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特点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 ,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初中已学了铁等金属 ,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 ,这为进一步学习碱金属打下了基础 ,同时碱金属的知识较其他元素族相对简单。因此新教材将其编排在第二章学习 ,一方面可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 ,另一方面可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本章共有三节内容 ,即钠、钠的化合物和碱金属元素。教材一开始就在复习初中金属原子的结构特征及碱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指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 ,接着通过实验来具体研究钠…  相似文献   

16.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内容繁多琐碎,在学习时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高考重点考查各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非金属元素时要理清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它的性质是高考的热点、重点也是难点,铁与前面学习的钠镁铝等金属元素的性质有较大反差,它是一种重要的变价金属,学好铁一节的内容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能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用到多种方法,如  相似文献   

18.
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本节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第八章第四节,第八章是初中化学的最后一章,它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无机物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一章是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在本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二、第三节学习的是“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第四节重在指导学生用学习酸的方法来学习碱,并通过分析碱与酸的差异更加深了学生对酸的认识,同时也为盐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四节的第二课时要讲的…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铁的性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通过这一节学习金属铁,可以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备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体系,也为今后有关元素和化合物学习进行知识上的准备。我在对本节教学设计上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20.
氧族元素一章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它包括三部分的知识,一是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二是氧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三是硫酸工业和环境保护。近些年的高考试题非常注重对氧族元素知识的考查,以氧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为依托,既与金属、非金属知识密切相联,又充分利用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