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供水管网的漏水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管网漏水会导致供水压力的下降、供水不足,而且还容易造成地下的污水浸入给水管内从而污染水质,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使漏水周围土质松软,对地下埋设物、道路交通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象严重,管网的漏损率已成为衡量供水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系统分析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城市节水防漏提供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丹 《华章》2011,(21)
城市地下管网纷繁复杂,属城市运行的命脉.城市地下管网档案真实地记载着地下管网工程从筹建到验收的整个过程.但长期以来,许多城市由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导致地下管网档案管理不善、资料残缺不全,给城市建设、管理和旧城改造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城市建设和改建工程中,管网“打架”,业主各自为政,互不相让的现象经常出现.本文分析了地下管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规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供水管网中的节点流量具有不确定性,为了研究节点流量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能力的影响,建立供水管网节点流量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分布水力模型。一种是供水管网中各节点平均分配流入量的均匀模型,另一种是在供水管网各节点按需分配流入量的分配模型,比较两种需求分布模型的漏损定位性能。利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完成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漏损定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具有模型精度高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该方法通过计算供水管网中监测值与水力模型模拟值的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漏损,并能准确定位漏损节点。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供水管网节点流量的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性能有突出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粮库地下管网不够科学规范等管理问题,引入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了粮库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粮库地下管网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粮库地下管网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6.
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以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客户营销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为基础,整合三大系统的数据,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表现供水管网各管段及泵站的流量、压力、流速、流向、水力坡度变化,分析和评价管网布设的合理程度及运行规律,优化管网设计,完善供水调度方案.该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使供水企业逐渐告别粗放型的管网运行管理模式,令供水管网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铜陵市的迅速发展和供水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供水管网的更新改建频繁,现有的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安全用水、优质服务"的要求。铜陵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铜陵首创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建立后全面存储管网图形和属性信息,并可随时动态更新维护。应用结果表明:铜陵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供水管网管理和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G IS管理城市的地下综合管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也是建立数字化城市的基础.本文通过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开发的具体实例,分析了地下综合管线开发的系统结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为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系统建设提供了借鉴方案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混合遗传算法在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混合遗传算法来求解供水管网的一级调度问题.主要采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调度的历史数据作为模型验证.在遗传算法生成初始种群时,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用较优的一类历史数据作为初始种群,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改进的遗传算法技术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采用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供水管网调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WebGIS的特点和当前C/S模式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根据基本要求设计出了B/S体系结构的WebGIS系统。系统的强大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决策支持和办公辅助,是一套有效的供水管网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供水管网管理中的诸多困难,从而保障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GIS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WebGIS必将在供水管网管理中显示它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管线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性,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新浦热电项目取供水顶管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阐述了顶管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分析了在进行顶管施工过程中,对顶进轴线、管底高程、平面顶进速度、转角、机头纠偏、管道外围压注触变泥浆减阻,以及泥浆置换和地面变形的质量控制措施,计算了机头迎面阻力与机头顶进阻力,并描述了总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施工困难,顶管技术作为一种下管道施工手段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中,泥水平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简要介绍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监理过程,重点说明了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顶管硕进的速度控制、纠偏控制以及通过对土压控制设定值的审核、触变泥浆配置与注浆操作的检查来进行地面沉降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水力学基本理论,介绍了雨水管道系统淹没出流状态下水位雍高值的计算公式,结合某港区雨水管道设计方案,提出在淹没出流状态下,应采取加大雨水管管径的措施,以达到减少水位雍高对雨水排放的不利影响[1]。  相似文献   

15.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位高、水量大,且有地下室的工程。为了便于施工并保证地下工程质量,施工中降低地下水位就十分重要。拟以一工程为例就轻型井点降水方案作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临江工程场地因其土层渗透性较强,且江水在汛期内水位变化加剧对场区内地下水带来很大影响,不宜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洪水位作为建筑抗浮水位。对此,以福州地区某一临江工程为例,提出根据规范法、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的半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来预测抗浮水位,3种方法得到的建议抗浮水位分别为10.00、9.78、9.08 m。并通过统计周边场地水位资料,发现勘察期间历史最高水位和洪水位高程普遍低于以上3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临江建筑抗浮水位直接采用地面高程或江水洪水位的不足和片面,为今后类似建设项目抗浮水位的选取和抗浮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解决采暖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是提高供热品质的首要问题,目前可借助于平衡阀和专用智能仪表来实现.建筑物内部系统竖向失调则可通过设置带散热器温控阀的双管系统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梁雪松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112-113,116
垃圾邮件的泛滥严重影响了电子邮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反垃圾邮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目前反垃圾邮件的主要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开源软件构建反垃圾邮件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热电厂的供热机组已确定的条件下,供热方案的优劣就直接影响机组的供热能力、供热面积、热网投资、发电煤耗,影响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及热网供热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本文即是通过对铁煤集团热网工程的三环制供热方案及改造成低真空供热方案的比较分析,对热网工程中低真空供热的利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泵输出的周期性脉动流体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流体谐振、激励管路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振动造成的故障,人们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开发高性能滤波器,消除和抑制脉动压力幅值;二是合理设计管路结构参数,避免流体谐振.两者均需计算不同结构参数和频率下的脉动压力,了解其幅频特性。本文采用刚度矩阵法,对管路各子系统耦合,求解管路系统压力分布,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