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重点探析谢灵运与佛教徒之间的交游及其文学的关系。谢灵运与僧徒独特的交往方式,促进了佛教在南朝的发展:受佛教的影响,谢灵运在对实体自然的刻画中蕴造出理想状态的自然,其本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得益于佛学理论“顿悟说”.谢灵运创作了一批以“清”为尚的山水诗,从实践和理论上为“神韵诗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性灵说”人文意义的阐释意在深化古典文学的研究、探寻其当代价值。“性灵说”的人文意义在于对本真之人及其情性的强烈关注,于宋明以来的儒家正统思想之外,探求着中国人本真生存的道路。诗论与对人本真的认识二而一的关系,是认识“性灵说”人文内涵的关键。从体用两个层面对“性灵”之“实”、“虚”问题向深向广探寻,显示着性灵说在集传统性灵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对人问题认识、体悟之深刻。深入理解与灵性阐释“性灵说”离不开对“性灵”思想源流的辨析。“性灵说”成熟于明清时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思想文化和文学渊源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只将“性灵说”的焦点放在钟嵘身上不同,认为“性灵说”在一整个南朝已 具规模并渐成思潮。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从“谢公屐”想到<游园不值>》一文(载《小学教学研究》今年第4期),觉得该文有些说法值得商榷。作者提出:“谢公屐’,又名齿屐,是晋朝诗人谢灵运创设的登山、下岭、履平地的三用木屐……履平地时不用屐齿。”据《南史》、《宋书》等史书以及《辞源》《辞海》等工具书所载,谢灵运系南朝宋人,《南史》、《宋书》均有《谢灵运传》。由此可知,谢灵运并非晋朝人。所谓“三用木屐”,也不宜径直断定为谢灵运所“创设”的。《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辞海》“谢公屐”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木屐。”一说“常著”,一说“常穿”,均无“创设”之义。其实,“屐”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也提到了  相似文献   

6.
张佳胤是明代嘉靖七子之一,以功业文章彪炳史册。其对诗歌本质的论述很有特色:一是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时期力倡性情说,认为诗歌当以情为本,缘情与言志兼重;二是三次以性灵论诗,以"雕拟不施,性灵洞见"为纲,即以性灵为本,重视独创与自然本色,反对复古模拟。他先于公安三袁而标举性灵说,成为这一学说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7.
说摘句     
在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古代诗评中,摘句评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这种诗歌批评的样式,渊源于孔子与下人说(诗)论(诗)的摘句法。而正式形成于南朝萧齐时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正式提出了文学批评“摘句褒贬”的命题。①梁钟保(诗品序)说到“张际(视之异体字)摘句褒贬”。人们怀疑张际似有以“摘句”批评的专书,惜未见其书。不过,说明南朝晋宋以还,“摘句褒贬”已经形成一种可与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曹丕(典论·论文)相提并论的批评时尚,这种批评的样式很是盛行。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先土茂…  相似文献   

8.
南朝诗人鲍照的山水诗较少有人重视。本从语言、结构、写景和意旨等方面谈他的山水诗。鲍照与谢灵运的山水诗部“尚巧似”,逼真地描写景物,这是时代的审美风尚所致。但二家山水诗在语言,结构、写景和寄托方面部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鲍照是南朝刘宋时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与谢灵运、颜延之鼎足而立,并驾齐驱。在谢灵运被杀,颜延之见弃,元嘉文学即将转入沉寂状态的时刻,鲍照“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把元嘉文学延续下去,并且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元嘉十年之后,鲍照的诗篇“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形成了刘宋文学后期绚丽多姿的面貌,并把这一时期的文学推向高峰,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唐代诗坛而言,“李、杜、元、白皆从此出也”。特别是给李白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拟就鲍照乐府诗对李白的影响,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