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段时间笔者在编辑部连续给一些函授学员打电话,对其提供的稿件进行电话补充采访。为什么?因为这些学员的来稿中基本新闻事实不清楚,编稿时“卡了壳”,如不进行补充采访,稿子只能废掉。函授学员来稿能进入编辑的视野、闯进编辑程序,很不容易。如果因为其基本新闻事实不清楚半途而废实在可惜,作为编辑也很不忍心。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8,(2):70-71
细心的函授学员可能已经注意到,军报上的《基层新闻函授学员作品选》栏目,几乎每期都有一篇小言论。它虽然只有三四百字。但在这个栏目中已算是“大块头”了,且用楷体字,排得都比较靠前,所以很是突出和醒目。但是与消息、通讯、故事、新闻照片的来稿状况相比较,函授学员的言论来稿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所以,常常一个月挑一篇能编发的稿子都比较难,有时因挑不出可编发的言论稿,只好不编不发。这就提醒我们应当关注这个问题,想方设法予以克服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袁雪峰同学:   函授中心尚未正式开学,就收到你采写的两篇报道新兵连的稿件,这是函授中心收到的第一份来稿,因此,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来稿了。   按说,作为函授学员,应当按照函授中心的教学进度和作业要求,有计划采写一些重点稿件,可从你的来稿中我们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带着自己稿件采写中的问题再去学习教科书,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试试看吧。   下面对你的两篇稿子进行点评。 第一篇稿子,消息: 《武警阿坝州支队关爱新兵实打实》   本报讯 袁雪峰报道:“爸爸、妈妈,我在部队挺好的,干部、班长对我…  相似文献   

4.
在军报收到的来稿中,军事训练报道占了较大的比例。据我们所知,不少初学写作的函授学员,采写军事训练稿件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稿件质量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从学员的来稿看,军事训练稿件在所用来稿中的比例仍然不高,且质量也不如其他方面的稿件。现就通讯员来稿中所反映出的军事训练报道的几个常见毛病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醒大家写稿时注意避免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在去年参加函授学习的时间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稿,先后在军地报刊上刊登稿件48篇,其中有两篇军事训练稿件被《人民军队》报头条采用,两篇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刊登后,还得到300元钱的奖励,年底,我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12个月的函授学习,解放军报第12届新闻函授班即将结束。这期函授学员,从分布上看,覆盖面很广,大部分是驻全国(除台湾省外)32个省、市、自治区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基层官兵以及一些军队院校学员,还有少量地方学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80岁的老人。这反映了函授学员们对军报函授的信任和重视。这对我们函授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来说也是鼓励和鞭策。我们感谢广大学员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从阅读学员习作和来信中看,他们的学习是认真的。学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特别是地处…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解放军报社函授中心恢复招生以来,我接触和编发函授学员的稿件已经8个年头了。虽然总的说来,函授学员的来稿状况年年都在进步,其中言之有物,有编发价值的稿件越来越多,但依然有相当多的稿件不够精炼。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函授学员高强报道:12月中旬,济南军区某团在“新闻报道总结大会”上,给7名战士报道员颁发了“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这7名报道员都是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的第十二届学员。一年来,该团为提高报道员的新闻采写能力,积极鼓励报道员参加解放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团里先后有12名报道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并且实现了人人见稿的目标。一年来,该团先后有180多篇稿子见报。参加新闻函授,成效显著,团领导要求报道员再接再厉,政治处又做出决定:凡参加2003年第十三届军报函授的报道员,团里为其报销一…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有幸作为第11届优秀学员在军报函授中心实习了3个月。短短90天中,令我最难忘的是函授中心的老师对学员那份执的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我深深感到函授中心是培养新闻报道初学成才的摇篮,函授中心的老师就是学员的启蒙良师:是他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和知识琼浆浇灌了渴望求知的学员;是他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员从这里开始实现人生梦想,迈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3,(10):67-68
教务部每天都收到大量的学员来稿,也常常接到学员询问稿子能否见报的电话,其渴望稿子见报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实际情况是,80%以上的学员来稿,质量较差,离发表尚有较大的距离。然而,许多学员看不到这个距离,甚至埋怨编辑“不识货”。这里,随便拆开几个学员来稿的信封,将这些来稿作一分析。例一:驻晋某部举行知识竞赛本报讯函授学员李红波报道:5月4日驻晋某部开展了以传承“五四”精神,发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赛场上队员们精神饱满,抢答激烈,对答如流。为该部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营造了良好氛围,为贯彻“三…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写的稿子总上不了报纸?"这是我以前心中常怀的问号,也是平时经常听到初学新闻写作者发出的抱怨。去年,我有幸作为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优秀学员代表到编辑部学习,亲眼目睹编辑老师们专心谨慎的改稿实践,心中的问号有了答案:写稿之前先"三思",再动笔,方能提高稿件命中率。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2,(3):68-68
解放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学员经过一年的学习,到今年2月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圆满结业。在此,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在学员结业之际,函授中心根据平时掌握的学员写稿和完成作业情况,评选出229名优秀学员。这些学员的共同特点是:(一)热爱新闻事业,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函授学习;(二)能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三)能积极主动与函授中心联系,有了问题及时请教;(四)能积极采写稿件供函授中心编发、点评。希望这些学员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新闻采…  相似文献   

13.
我是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政治部新闻报道员,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1届、13届函授学员。去年。在函授中心全体师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荣幸地被评为第13届优秀函授学员,年上稿量有近百篇之多,仅中央级稿件就被报纸、杂志、电台用稿32篇,荣立了三等功,被军区前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三等奖,被军区直工部评为先进新闻工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翻阅函授学员来稿,准备着手为《函授通讯》编选一期学员的作品。在众多的稿件中一篇稿题为“他用生命‘采写’了最后一则壮丽的新闻──追记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的八届函授学员游德生烈士”的通讯,那么突出地跃入眼帘,怎么回事?这显然是在报道一位函授学员牺牲的消息。我的心怦然跳动,迫不及待地读了下去。原来,这里记叙的是八届函授学员、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部三连战上游德生救人的事迹。事情发生在今年6月对日下午。游德生随排长来到黑龙江边,准备联系艇组,乘巡逻艇到江上巡逻。排长去艇组驻地了,他正在江边等待。这时,突然…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我高考落榜后,报考了海南企业外交函授学院新闻系。近两年来,边学习边写稿,稿子不时被报刊电台采用。1991年,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后,写作兴趣更加浓厚,近半年间,我经常串乡村,跑机关、到学校,捕捉新闻信息,采写了近百篇稿子。 1991年正月初二,东王海村的几个青年变打女婿为考新郞,我详细了解情况后当晚写了一篇题为《羊年初二考新郎》的稿子,被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6.
李建辰参加了9、10两届新闻函授。两年来,由于他潜心钻研新闻理论,刻苦锻炼写作能力,在同期的学员当中,可算是一个进步较快的“尖子”人物。为了检阅学员的新闻鉴别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为了检查函授教学的效果,910两届函授,每年都围绕消息、通讯、言论、调查报告4种新闻体裁,组织4次改写和撰写习作活动;教务处从学员的大量来稿中,筛选出较好的作品,刊登在《函授通讯》上,供学员们交流写作心得,探讨新闻业务。最近,我们回顾并总结了这项练笔活动,惊喜地发现,这两年共8次改写和撰写的结果,李建辰的习作竟有5次被选用(去年选用…  相似文献   

17.
光阴似箭,转眼间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即将结束。作为本届函授学员,回想起这近一年的学习历程,心绪难平,真舍不得说“再见”。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参加函授前,我曾多次向媒体投稿,均无奏效。参加函授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辅导下,我已在《解放军报》上稿1篇、《军事记者》2篇、其他媒体20余篇,使我再次激发了写稿的热情,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熊建同志:你好!今编发你一稿,拟发11日军报,寄上大样剪贴,存念。祝学习进步!”这是马厚寅老师于3月7日给我写的亲笔信。捧读来信,令我感动不已。马老师为了一名素昧平生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窗     
某师积极鼓励支持官兵参加新闻函授本刊讯陈广斌报道:济南军区某师采取深入部队宣传、典型畅谈感受、制订优惠措施等方法.积极鼓励支持官兵报名参加军报第六届新闻函授。目前,这个师已有107名官兵报了名。他们规定官兵参加新闻函授的费用,报名时由师、团负责报销一半,对学习结业时被函授中心评为优秀学员的,给予报销全部费用。南政院新闻系十年育才千余名本刊讯李翔、陈愉报道: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组建10年以来已为全军培养新闻人才1472名。这个系在教学过程中以成果促教学,注重学员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19.
函授学习刚刚开始,我们就接到不少学员寄来的稿件,有的学员还诚恳地在附信中请求老师帮助修改,指出不足。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的呼声:我写了那么多稿子,可是不知为什么,老是见不了报。这些学员多半并非参加函授才开始迈进新闻领域的。或者说,有相当多的学员还是干过~段时间报道工作的,写过不少稿子。因此,他们急于想找点窍门,寻求一点登上报纸版面的捷径。几年来,对学员,不仅是那些从未接触过新闻工作的学员,而且包括那些干过一段报道工作的学员,我们总是在学习2初,向大家提出:何妨采个“拔漫步”,先扎扎实实地做…  相似文献   

20.
当1998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新闻函授中心也跨入第10个年头。在第十届学员开学之际,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我们的新闻函授中心,以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为新闻写作爱好者成才铺路架桥为办学宗旨。举办九届以来,先后有42000多名学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今年是函授中心创办10周年,函授中心教务处的同志根据近明年的教学经验,组织一些教学人员和老新闻工作者编写了一套(新闻写作自学丛书》,共7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