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杂技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其可溯之源虽久,可载之史却甚少,对杂技艺术的系统梳理与理论研究则更少。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不登大雅之堂的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杂技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杂技节目在国内外一些大型赛事中屡获佳绩,为中华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杂技艺术和杂技团体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奇葩、美丽友好的使者”。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上海市文联共同主办,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市马戏学校、上海杂技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12月18日,正值中共中央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会议。四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来,中国杂技也旧貌换新颜。从单一的技巧展示走向了更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是摆在杂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与创新 在20世纪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使中国杂技从地摊卖艺走向了舞台表演;第二次变革就是从表演形式的单一化变为艺术多元化。21世纪的中国杂技正酝酿着第三次重大变革,这就是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模式培养和造就大量高素质的杂技人才,创造出全新表演形式和内涵的杂技作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探索的课题,也是杂技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就对杂技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提高杂技演员的表演能力是重要一环。一、表演能力欠缺是当前杂技演员的短板我国的杂技艺术在无数从业者的努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经过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杂技不仅在技巧上始终在国际杂技舞台保持着领先水平,而且在节目编创、舞  相似文献   

5.
<正>覃鸿植(1943年11月—2022年12月),出生于广西梧州,汉族,中共党员,一级演员,著名杂技、滑稽表演艺术家,全国优秀教师,曾任广西杂技家协会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杂协滑稽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杂技团团长、广西杂技家协会名誉主席。对杂技舞台的热爱与执着作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杂技艺术家,覃鸿植长期从事杂技表演专业,在杂技舞台上展现着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诠释着中国杂技人的信念与执着。  相似文献   

6.
<正>荷兰的马戏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也有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荷兰与中国杂技结缘,“星辰马戏”为中国杂技艺术走向欧洲市场做出了不少贡献。荷兰马戏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1796年,荷兰出现了第一场马戏演出,演出是在荷兰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代尔伏特举行的。马戏团老板是皮特·马吉托,节目有《走大绳》《马上杂技》《手技》和滑稽等。这次马戏演出不是在马戏大篷里,而是等当地集市结束后在场外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落幕的第12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中国杂技艺术家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杂技艺术家们同台献技,让我们在领略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杂技艺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对比中国杂技与国际杂技之间的差异。我明显感觉到,中国杂技就整体而言存在着一种缺陷,尤其是在与国际杂技表演同台对比的情况下,这种缺陷就显得愈加明显,我称之为“中国杂技的人文情怀缺失”。这里我要说明,中国杂技中有些优秀节目很好地表现出了人文关怀,但就整体而言,这样的节目比较少。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马戏团精心编排打造的大型原创杂技晚会《鹤舞云天》已于8月末正式公演。晚会以杂技的技艺和美丽的丹顶鹤为依托,展示了浓郁的黑龙江黑土风情,并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展现当今鹤城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正##七、杂技主题晚会的趋势走向与发展建议杂技的"杂"表明了这门艺术广阔的表演手段,杂技的"技"点明了这门艺术的本体核心。杂技主题晚会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萌生、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创新思维在杂技界的一次大胆实践。这一在短短20年间发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关联着当代中国杂技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杂技事业的振兴进步息息相关,它未来会呈现怎样的趋势走向,杂技人又应该怎样认识和行动呢?(一)未来趋势走向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国杂技在广阔的国际赛场上叱咤了30多年。自1981年开始参加国际比赛,中国杂技屡获殊荣。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杂技共获得国际赛事的首奖、金奖150余项,几乎摘取了国内外所有顶尖杂技赛事的最高奖项,中国因而被誉为“世界杂技大国”“世界杂技金牌储藏库”。就像中国乒乓球一样,中国杂技在国际赛坛上的领先位置一度难以撼动。  相似文献   

11.
12.
浅析40 mm大球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须晓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35-235,237
采用文献资料和访谈研究方法,归纳并阐明了大球对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以及乒乓球器材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球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芹 《体育科技》2000,(4):16-17
大球的采用使得乒乓球比赛的对抗更加激烈、精彩。由于球体的增大 ,造成了球速减慢、旋转减弱、回合球增多等一系列的变化 ,从而大大增强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同时也在训练方法、手段、技战术等方面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应如何适应大球的相关对策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参赛队伍、奖牌分布、参赛运动员年龄以及男、女各单项难度发展现状等进行了综合剖析;同时,在追溯我国体操运动员参加世界体操锦标赛28年历程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54个世界冠军的项目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澳网四十     
《体育博览》2010,(1):106-109
如果把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比作一个人。你会怎样来形容他?一个104岁的耄耋长者。还是一个41岁的中年绅士?一个在南半球阳光下跳着土著舞蹈的热情女郎,还是惬意地坐在路边长椅上慈祥的老妇人?当澳网刚刚度过进入公开赛40周年纪念时。这个无法界定其性别的虚拟化人物正当盛年。  相似文献   

16.
林琳  董文旭 《体育科技》2008,29(1):48-52
通过文献赍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调查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女子体探运动员比赛成绩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体操运动员在比赛能力上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在团体比赛中动作失误过多,弱项差距大,其中落地稳定性差是最主要的弱点,中国女队团体技术实力与美国队相比存有较大差距,各单项比赛中小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针对比赛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在今后的训练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救赎40小时     
《当代体育》2012,(16):24-26
埃里克·斯波斯特拉,这个严重缺乏睡眠的工作狂主教练,在比赛前的40个小时是如何准备他的赛前计划的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运动员比赛风险问题进行了探析,阐述了运动员在今后比赛中风险处理办法和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