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奥沙利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溶液-乙腈(99:1);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本方法准确度试验、线性范围试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进样精密度试验均符合方法学试验要求。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5小时内稳定。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高,可作为奥沙利铂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原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制剂中乳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imate NH2柱(250mm*4.6mm,5um),以乙腈:水(57:4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45℃。结果:盐酸表柔比星不干扰乳糖含量测定,耐用性试验符合规定,乳糖溶液的溶度在0.25mg/ml至2.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8%,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符合规定,溶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美洛昔康注射液中美洛昔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ODSC18色谱柱(柱长150 mm,内径4.6 mm,粒径5μm),甲醇-0.lmol/L醋酸铵溶液(1: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美洛昔康在6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n=9)。结论:本法应用于美洛昔康内注射液中美洛昔康含量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建立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Venus-il XBP不锈钢柱为填充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nm;柱温为30℃。结果:专属性试验符合要求,线性试验结果表明在0.1~0.3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好,准确度、中间精密地、重复性等均符合规定,所建立方法可行,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研究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0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更昔洛韦应用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加速淋巴结回缩,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虽然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症状均较轻微,未对患儿正常治疗产生影响,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总结18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的资料;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MV-IgM和CMV-DNA,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X线胸部照片以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治疗,或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同时防治混合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尽早使用呼吸机。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总结18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的资料;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MV-IgM和CMV-DNA,并结合临床症状以及X线胸部照片以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治疗,或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同时防治混合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尽早使用呼吸机.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杂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05mol/L庚烷磺酸钠,磷酸调节p H值至2.8)-甲醇(85:15);检测波长为201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本方法专属性试验、最小检测限试验、耐用性试验均符合方法学试验要求。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靠、操作性强,可作为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的有关物质的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注射用奥沙利铂杂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溶液(取10%磷酸溶液0.6ml,加水稀释成1000ml,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调节p H至3.0)-乙腈(99:1);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本方法专属性试验、最小检测限试验、耐用性试验均符合方法学试验要求。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靠、操作性强,可作为注射用奥沙利铂的有关物质的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毅 《西藏科技》2009,(7):51-5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简称传单)的疗效对比。方法:70例传单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治疗组35例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均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1);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肝脾回缩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变异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单较传统的利巴韦林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更准确的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对测定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精密度、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建立的线性方程为y=0.033X(R2=0.9981)。  相似文献   

12.
建立卡巴他赛注射液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系统适用性符合要求,专属性实验表明辅料对含量测定无干扰,耐用性试验良好,在2mg/ml~8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及重复性试验符合规定,准确度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9.5%,所建立的乙醇含量测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同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用对比试验法来对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与优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实验的研究与优选,最终确定了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0.8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9.2%,RSD=1.10%。结论:该工艺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质量控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大批量生产的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8,(4):26-27
目的:建立了测定注射用头孢西酮钠中残留溶剂甲醇、丙酮、异丙醇、乙腈和二氯甲烷的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1:1)为样品溶剂,通过对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以DB-264毛细管柱为分析柱、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以丁酮为内标对照的残留溶剂测定方法。结果:5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0.9998,n=7),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3655μg/mL~0.742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00.8%,RSD为1.9%~2.6%,n=3。结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关系良好,能够满足对注射用头孢西酮钠质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测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含量,对其方法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含量。结果:该操作方法简练可行、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测定结果准确。本文中所用方法可以作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氯诺昔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5%三乙胺,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6.8)-乙腈-甲醇(50:3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4nm;柱温:40℃。结果:氯诺昔康在35μg/ml~147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1.22%(n=9)。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可用于注射用氯诺昔康生产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天青石矿石中碳酸锶、硫酸锶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和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天青石矿石中碳酸锶、硫酸锶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和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徽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5×10—7mol/L。用该法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6.5%-100.4%。并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5×10-7mol/L。用该法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6.3%-100.4%。并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