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3,(3):80-80
黄玉峰:“三个面向”的现代教育核心是培养“公民” “三个面向”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具有思考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具有现代精神的“公民”。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读书要多动脑筋,现在不比过去,干什么都得靠本领了!社队办厂也有这样的呼声:厂要立牢“脚”,要有人才搞几件过硬的产品;他们感到苦恼的是创造型人才太少了。是的,种田要讲科学,办厂要能竞争,企业改革要有生命力,都得靠有创造精神的人。知识和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按照“三个面向”改革小学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小学阶段,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语文教学角度看,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个面向”精神,我理解今后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着眼二十一世纪,即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健壮的体魄以外,在智育方面,无疑应该是具备现代化知识并富于创造性才能的人。为此,历史课要贯彻“三个面向”,固然要改革教材,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不改变历史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要想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着手,逐渐形成“读、理、练”三段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把一堂课分三段,即阅读、整理、练习三段。第一段,约化十分钟左右时间,通过教师出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素质的竞争。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这样的职业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健康的职业意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奠定成为社会职业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取决于素质的竞争。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这样的职业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健康的职业意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奠定成为社会职业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意味着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为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把握和落实“面向现代化”。教育面向现代化主要是满足四化建设的需求,适应21世纪科技与人才竞争的新形势,为各条战线培养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现代意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有精良素质的人才。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逐步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历史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竞争、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理念,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就是培养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造就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用精辟的语言,阐明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准绳。“三个面向”和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一样,就是要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是“三个面向”的核心。也就是说“人才的准备是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要求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造精神和才干的人才。我们必须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标,认真加强和改革班主任工作。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首先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学生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既背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遵照“三个面向”和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学校培养的一代新人应该是具有“四有”和“两个精神”。为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学必须改革。教改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问题。要想调动教师对教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展望未来社会,国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中国才能立于新世纪的强国之林。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先导”,学生需“先行”。化学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前提。要拓宽求知范围,树立书本上有知识,书本外也有知识和能升学是人才,能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也是人才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以科学民…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教育观的转变教育观的转变就是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独立思考,勇于竞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才。二、质量观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质量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李恒仁 《教书育人》2000,(12):29-30
未来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大学俄语教学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以《新大纲》为依据,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四点具体工作: 一、把“文化因素”引入教学中 我们都知道,外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移入”( )的过程,它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对移入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等值交流,另一方面又要求无条件地、但又是积极地理解、吸收与本国文化不同的信息。由于俄汉两种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使企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占有量和人的创新精神。没有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为了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淄博市总工会从1999年开始,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技能素质的重要载体,先后推出“职工文明素质工程”、“职工知识武装工程”、“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创建学…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课题的确定 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我们组的老师们认识到:应该把实验教学和传授知识结合起来。把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四化建设要求的人才。于是我们就确立了“在化学教学中,边讲边实验有何优越性”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拓宽学生就业面,使职校毕业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我们从1993年起开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试点,先后在几个班级进行了实验。一、“复合型人才”的概念界定‘便合型人才”应是’海素质、宽基础、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谓“高素质”,即是指必须有较高的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扎实的能适应一个专业岗位群的文化、专业、技能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美育素质,有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头脑、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转岗、转业的适应能力和敢于自主择业、创业的能力。所谓“宽基础”,即学生的文化、专业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是人们所关切的课题.为了迎接甘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各国先进国家已把目光盯在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上,培养创造型人才则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明确了我们的教育应着眼于大规模的培养现代化人才.“现代化人才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性,而创造力则是他们最重要的能力”,换句话说“现代化人才”就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当前学校教学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变中,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强烈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